苗綠:中國人才培養要走向國際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說缺乏國際語言、國際體系和它的思維方式,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中國的人才培養和走向國際。今天討論的重點是培養人才,但是有時候是土壤問題。我個人還是提倡中國未來教育發展需要更多的引進國際化元素。
10月28日晚,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搜狐教育聯合舉辦了「第八期教育跨界尖峰對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華裔科學家、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畢奇,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三位重磅嘉賓一起探討諾獎與中國的人才培養。以下為特邀主持人陳勤與苗綠女士的對話實錄。
 

苗綠:中國人才培養要走向國際

 
主持人:屠呦呦獲得諾獎是否說明我們的人才培養機制,是不是也意味著這個突破?
 
苗綠:對的,無論如何是一個中國的科學家獲得了諾獎和世界的認可。有人說我們有中第三世界心態,總是對國際的承認很敏感,但總之國際標準認可了中國人,而屠呦呦一定是符合這樣的標準的。
 
屠呦呦女士得獎我覺得是一個必然也是一個偶然。當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教育體制不斷的改革,高等教育品質的提升時,社會就會出現這種人才。同時我覺得有一定的偶然性。無論屠呦呦得獎還是莫言得獎,其實中間都有「推手」:屠呦呦得獎不能不提饒毅教授在國際上的力薦和傳播,莫言獲諾獎也少不了葛浩文、陳安娜這樣的功臣。
 
其實這說明了要獲得諾獎這樣的國際大獎的承認,中國人缺乏一點國際經驗或國際途徑,需要中間有國際的轉化如國際語言、人類普世的語言幫他們表達,未來中國想要獲得更多的這種國際大獎少不了這種國際轉化。
 
我特別同意剛才謝維和教授講的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國際交往非常重要。今天英語可能只是一個工具,這背後其實是一套思維方式。為什麼我們老說印度人培養了很多世界500強的 CEO,而中國沒有,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背後的思維邏輯,他們懂得這套國際語言國際體系和它的思維方式。可能我這樣說有點功利性的感覺,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說缺乏這個環節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中國的人才培養和走向國際。
 
主持人:中國的科研和教育如何才能國際化,怎麼才能更好的國際化?
苗綠:我覺得是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面,比如說現在提倡到中國投資,中國企業走出去,我覺得中國教育同樣是這樣的。今天中國人在國外重要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很多,但真正引用率卻很低,我想這背後跟中國的實用主義哲學觀有關係。中國的教育國際化也提了很多年,我們的智庫這些年也一直在做留學藍皮書,有一個資料是現在海外有108萬中國留學生,但海外到中國的留學生只有30多萬,而且其中一半都學語言的,獲得學位的非常少。
 
2003年到2014年,過去十年持有F1簽證在美國的高中中國籍學生增長60多倍,這個資料還是很驚人的,而且留學低齡化比較明顯,而且讀本科的數量也很多,這就說明一個問題,中國人是重視國際教育而且是有需求的,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在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留住這樣的生源?比如我們可以發展中外合作辦學,像寧波諾丁漢、上海紐約大學等等這樣的學校可以更多的在中國遍地開花,可以留住一部分的孩子,把中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提升。
 
還有比如各大個城市高中都有國際班,我們可以把這種經驗更多地推廣,還有中國的高校也可以走出去,與別人進行合作。一方面引進來,一方面走出去,來推動中國的高等教育或者中國教育的國際化程度。
 
主持人:像日本、以色列這些年獲得諾獎的人很多,這和一個國家的教育有關係嗎?
 
苗綠:肯定是有關係的,像一個文學獎的得主,他跟自己國家的文明、文化有密切的深厚的關係。當然教育分成很多種,可以是學校的正規教育,也可以是社會的教育,整個文化的滋養。有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好象接受的教育並不是很完整,或許沒有正規的受到完整的基礎教育或高等教育。
 
因為我是北師大出來的,因為在師大有一個作家班是和中國作協一起聯辦的,所以他也是我的師兄,也是校友,跟莫言老師接觸算比較多,也比較瞭解莫言老師。他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年代,他在社會上和軍隊裏很多年,這種社會教育對他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沙龍現場嘉賓(左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華裔科學家、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畢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謝維和,主持人北京印刷學院教授陳勤。
沙龍現場嘉賓(左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華裔科學家、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畢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謝維和,主持人北京印刷學院教授陳勤。
 
其實屠呦呦和莫言兩位大師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我前面提到的他們都有國際傳播或推廣的過程。莫言老師在得獎之前已經受到國際承認了,在得諾貝爾獎之前,義大利、美國等給他頒了很多獎,有時候跟他開玩笑說拿獎拿到手軟了。莫言的作品很受西方人的喜愛,他借鑒很多瑪律克斯的現實主義的手法,他的作品別人能看得懂。中國有很多優秀的作家,連莫言先生自己也認為比他優秀的作家很多,但他得獎我覺得跟國際化有一定的關係。
 
主持人:您認為我們的人才培養機制該如何改革?
 
苗綠:人才機制分為培養、引進、使用、激勵各個方面,我覺得這些年我們國家在國際化程度上面有非常大的突破,包括中國推出的「千人計畫」確實為中國的人才使用生態開了一個口,更多的使用國際化人才,更多的信任,然後吸引他們回到中國。雖然今天討論的重點是培養人才,但是有時候是土壤問題。我個人還是提倡中國未來教育發展需要更多的引進國際化元素。改革開放剛開始引進來很重要,但開放促改革,這未嘗不是一種方法。這也是中國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的一種途徑。而且我始終認為最終咱們的目的是要培養像文藝復興式的人物,目的性不能太強,哪怕你是經濟學家、科學家,我們需要的是去發現一個事物帶來的樂趣,創新和創造本身帶來的價值,而不是說我做了一個事要去拿諾貝爾獎,目的性太明確可能最終培養不出最優秀的人。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