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數周本欄的文章,收到一些反饋;也聽到一些不同的出來的意見。筆者修正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在這裏與讀者分享。也歡迎進一步的討論。
還是從數周來討論的「批改」說起。最近有機會訪問中國對教育研發最先進的一家科技公司。許多研發的新品種目不暇給。其中一部批改學生作業的機器,批改的是手寫的作業或者測驗卷。教師只要在一份卷子上作出批改,輸進這部貌似影印機的機器,機器就會自動批改之後輸進的無數卷子。
這部機器引起了筆者的幾個觀察。
一、機器批改,已經毫不奇怪;AI可以出試卷(許多教師已經在用),學生在機器上答卷,AI可以即時批改;這部機器的特點,是仍然可以用於原始的筆紙測驗,教師不必改變他的運作,不需要什麼新的科技。
二、這部機器的作用,在於教師只需批改一份卷子,機器就可以代勞,批改無數的卷子,而且都是筆紙運作。
三、機器的批改,是以教師批改的第一份範例作為根據的,還是需要人的示範。
四、這部機器明顯的作用,是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批改工作量。
科技是手段,可以有多重目的
引伸一下,又得到幾點啟示。(一)如上周所論,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也許是華人社會普遍的呼聲。科技以此為研發目的,天經地義。(二)這個研發品種,技術上並不太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卻非常簡單,這也是許多科技研發產品的共同特點。(三)但是教師的使用,卻不牽涉到突破性的教學改革;例如上周提到的學生互評──雖然科技可以加入這個元素,但是涉及教學的新思維,容易使許多教師卻步。
回到一個根本的原理:科技是工具,是人類使用的工具。就教育來說,AI的運用,在乎目的。第一層,也是最簡單的目的,也許就是上述的減輕工作量,一切的教學運作,毋須改變。但是,上述的例子也說明,減輕工作量與代替教師,還不是一回事,不容混淆。
第二層目的,是幫忙思考,例如出題、批改、備課、布置作業……教師也許在AI供給的方案上,作出修改,但是教學的理念毋須作變化。這也會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卻需要教師動腦筋。教師動多少腦筋,因人而異。有些老師,也許覺得AI給的東西,也不錯,稍微改動,就使用了。也有些老師,把AI的方案作為起點,不斷加工修改,甚至絞盡腦汁;也許覺得AI給的東西有新意,花的時間就比較多。
不過在這個層次,不需要有太大的教學形態的改變,一樣的目的、一樣的內容,一樣是處理好一堂課,設計好一個單元的教學,作為目標;「教」,仍然是關注的焦點。不過在這個過程中,AI可以幫上很大的忙。
筆者也知道,已經有不少的家長,運用某種AI,為自己的孩子提供額外的作業,為孩子準備測驗、考試。當然這也許會增加了孩子的作業負擔,就要靠家長掌握的分寸。
讓學生預習,把學習起點提前
第三層目的,讓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例如所謂「翻轉課堂」,也就是讓學生首先在課前自學、預習,課堂上就可以在學生已經學習的基礎上,作討論、消化、深化、延伸等等。簡單來說,是把學習的「起點」移前了,由學生開始。教師在課堂上是作加工、鞏固、加厚的功夫;也把學習的效果(不能叫「終點」)移高了。因為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有變,也可以說是初步的教學革新。但是教師比較容易入手。
聽過一位在中學教編程的教師,事前把下一個單元的課題教給學生,讓學生用AI自學預習。在課堂上學生可以交流各自的認識,展開討論;教師就變成了討論的主持人、協調員。本來也許枯燥的內容,卻可以在活潑的課堂裏學習。
也聽過一位小學四年級的教師,預告下一個單元是「熱的傳遞」,要學生用AI自己預先學習。AI給出了熱的傳遞三種方式,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釋之外,還建議學生可以在家裏做簡單的實驗;又給了簡單的選擇題,讓學生自己檢測。在學生追問之下,還提供了在網上可以取得的三本參考書。
試想一想,真正上課的時候,會是如何的一種熱鬧情況!值得一提的是,與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不一樣,30名學生,也許會得到30種AI的「產出」。教師面臨的,是如何掌握新的課堂形態。這種課堂的改變,教師是歡迎,還是覺得難以應付,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第四層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就如上周提到的,學生的作業,讓AI作個別批改與評述,學生與AI個別互動對話,不斷地改善自己的作業。
也可以是學生不同意AI的評論,要求AI修改它的評論。這個互動的過程,遠勝教師一個人的批改,也超越把教師的批改作為終點。這種複雜的學習過程,傳統的批改無法比擬。
第五層目的,讓學生互評,教師不作大幅的批改。這就是把學習的成果,也放在學生手上。這就包含教學理念的改革,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調教師測評的重要性,不放心把測評放在學生手上。
也有強調測評的公平性,認為學生互評,就是沒有客觀的標尺,就沒有了公平性。也有覺得學生互評,就會有多元而發散性的結果,不可控也不可測。總而言之,背後的潛台詞,覺得學生作業的評改,具有評比作用。本欄上兩篇文章,引起不少的議論,大致是圍繞着這些觀點。
筆者不禁覺得,本欄不斷議論的現代教育制度的經濟話語,以及由此而演化出來的學歷話語(分數、成績……),深入人心、根深柢固;是社會上教育理念的文化底蘊。也許,筆者的觀點太急進了。
生成式AI,到底要解決什麼?
最近收到一個視頻,是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創始人兒子用GPT學習數學的勾股原理。機器按部就班地讓這孩子認識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直角邊、sine、cosine等等。特別的地方,孩子在熒光板上的畫線,與他的語音配合,在動態中得到AI的即時反饋指導。這的確是先進的科技。旁邊的爸爸,覺得這不可思議,也許將來可以代替教師與學校。可汗學院是著名的創新型學校,他的創始人把這個軟件作為驚世製作,老實說不無意外。
因為這個孩子的「學習」過程,並沒有需要他的思考,就是要他記牢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以及一些三角函數的定義。似乎完全是一個記憶的過程。
記憶是需要的,但是這種純粹為了記憶的記憶,在人的大腦裏,是一個幾乎是瞬時的過程,不需要靠按部就班的反覆刺激;而是需要在反覆使用中才會鞏固記憶;也是這樣的記憶才有用。
這個例子引起筆者的注意,是因為本欄前兩周論及的,假如我們對於學生的學習,沒有一個認真的認識,就會以我們習以為常的「教學」作為藍本,這樣設計出來的科技手段,就只會「固化」了一些慣用的、很可能是過時的教學手段。
筆者要問的是:這樣的AI設計,到底旨在解決什麼問題?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