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背後意義

當教育中的工業生產味道逐漸褪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逐漸加強,學生的表現就會愈來愈趨多元化而且不可測。教師的作用就不再是按標準作評判。

上周論及的學生作文批改,文章登出之後,沒有料到會引發背後的不少問題。批改這個話題,欲罷不能。

教育界固然會有興趣,教育界以外的讀者,也許因為兒時作文老師的批改記憶猶新,也會有興趣。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教育「習俗」,可以翻出教育背後的種種。

上周的討論,本來是借助機器批改的可能性(也已經是事實),嘗試挖出教師批改與學生寫作之間不必要的矛盾,進而希望帶出以機器「把學習還給學生」的前景。

這樣的想法,寫作時也預期會收到兩方面是反對,腹背受敵。一方面,教師會迅速使用AI批改,因而不再考慮「以批促改」的不合理。另一方面,研發科技的,會覺得科技的發展是「硬現實」,已經進入人類社會,問題是教育是否追得上。兩者都會讓機器批改被廣泛使用,因而「固化」了教師學生「一對一」批改作業的習俗。這對於學生的寫作學習,一點好處都沒有。

遇到兩位校長,她們異口同聲說,AI批改,很受香港教師歡迎,因為可以減少許多批改的工作量。初聽起來,不會覺得這是教師懶惰,因為香港教師出名的勤奮,「有得返工,冇得放工」,許多都是啃個麵包當晚餐,七、八點鐘才回家,說不定還要帶學生作業回家批改。會覺得教師希望借助科技減輕負擔,起碼是情有可原。

科技減輕負擔 多與學生交談

但是兩位校長不約而同提出來的,卻打開了另一扇窗口:「教師需要省下多些時間,多與學生談話;現在的學生太需要與教師交談了。」這裏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關懷,紓解他們的迷茫、憂鬱、困惑……頓時想到,這的確比批改的改革重要得多。頓時又覺得,上周的討論,相對於學校面對的現實,有點離地。也就是說,即使是使用科技純粹就是為了節省時間,也可以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這又聯繫到學校裏面根本的矛盾:有了悉心的課程教學,有了豐裕的課外活動,也可以有不少的校外項目,但是仍然需要有學生在知識與技能以外的成長。這自然而然也落在教師身上。在華人社會,教師會覺得這是天職。但是,很多人反映,疫情之後,學生的情緒問題多了;在不少學校,學生的情緒困擾上升成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有老師說,現在的學生有「社恐」──害怕群體生活。不少人認為這是疫情期間兒童與少年沒有群體生活所致;但也可以看成是社會個人化的大趨勢,只不過疫情催化了這種發展。不管如何,這些知識與技能之外的事情,已經不是以往學校裏的「偶發」事件,而可以變為全校性的陰霾。

測評有兩種性質,前者在於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訊息;後者是對於學生成果的測量,用來決定學生的成績、名次、升級等等。(Shutterstock)
測評有兩種性質,前者在於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訊息;後者是對於學生成果的測量,用來決定學生的成績、名次、升級等等。(Shutterstock)

批改習俗背後 評分意識牢固

在這種情形下,探討批改的做法,研究批改的改革,就排不上議程。或者說,教學方面的改革,排不上議程。當然,這也是對一所學校的考驗。有些學校,整個的氛圍文化,有利於學生融入學校的群體生活,學生容易被感染而心態積極,發生的情緒問題就相對比較少,發生了也容易紓解。這樣的學校,就會有比較充裕的空間,做教學方面的改革。

兩位校長的話,把筆者拉到另一個現實。學生的作業的批改,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那是一個現實,老師會覺得要負起責任;學生情緒不穩,迷茫、困惑,又是另一個現實,老師也會覺得要負起責任。學校和教師必須同時在兩個現實裏生活。兩難與掙扎,也許是今天學校生活的常態。

但是即使是局限在批改這個「習俗」來說,又有另一種聲音。很多人提出批改的評分問題。第一、批改涉及評分,而評分要講究合理性與公平性,科技批改,容易做到這兩點。第二、批改的評分,還要估計家長的期望;他們會對學生互評採取不信任的態度。第三、若真要學生互評,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評他人的作業,其實可以比教師批改更花時間。

對前線的教師來說,這三點都有道理。但是試想一下,這三點的關注,都是一個「評」字。其實與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

第一、如上周本欄所說,學生的「寫作」與教師的「批改」,並不一定有直接的、積極的關係。以為教師不改,學生就會一直錯下去,是沒有實證的關係的。反而是教師若「精改」,反而讓學生少了自己改進的機會。

教師,容易誤會學生寫作的進步,責任在於教師自己的批改;學生也容易把改進的責任,誤會是教師的責任。

第二、值得認真反思「評」—測評的意義。學理上,教育界都會知道測評有兩種性質:進程性(formative)與總結性(summative)。前者在於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訊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後者是對於學生成果的測量,用來決定學生的成績、名次、升級等等。作為教育工作者,會覺得自己對學生的測評,是為了他們的進步,也就是進程性的。但是一旦有了「評」的意識,就實質上陷入了總結性的思維。

不然,何來上述合理性與公平性的顧慮。進程性的測評,着眼於學生個人的進步;合理性與公平性,則是一個系統性的考慮,是一名學生相對於其他學生而言的考慮,實質上是總結性的測評。關鍵在一個「評」字。

第三、這個「評」字,不知不覺地,指揮着我們許多教學的活動,不止於作文批改。「評」,有對與錯、好與壞、高與低的意念。「評」,也就是評分,是要把強弱、優劣劃分出來;雖然教師沒有這種意圖,但「評」其實含有篩選、擇優、淘汰的潛意識,相當牢固。即使讀者看了這一段話,也許會問:「評分有什麼不好?」「不評分學生怎麼知道自己的表現?」

學生以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再讓ChatGPT批改並分析學生的觀點。(Shutterstock)
學生以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再讓ChatGPT批改並分析學生的觀點。(Shutterstock)

靈活運用科技 改變教學形態

然而,當教育中的工業生產味道逐漸褪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逐漸加強,學生的表現就會愈來愈趨多元化而且不可測。教師的作用就不再是按標準作評判。

最近在香港翻轉教育協會的年會,聽到一位老師的一個例子,頗能說明問題。

這位老師教語文,課文是「差不多先生傳」。給學生的題目,是如何把課文的「差不多」,與數學上的「四捨五入」,以及成語「斤斤計較」,三者如何比較。學生以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再讓ChatGPT批改並分析學生的觀點,跟着與學生一起,對機器的評論作批判性的討論。學生的文章,觀點很多元,甚至有學生認為差不多先生是一個正面人物,又或者覺得「斤斤計較」不一定是壞事。這些都在ChatGPT的評論中得到關注,在學生集體討論的時候,逐漸匯聚到比較趨向一致的觀點,也可以保留一些分歧的意見。

這裏面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ChatGPT作的工夫,不是任何單一個教師可以完成的。

二、整個過程,學生是主體,他們在掌握自己的學習;也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這與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效果完全不一樣。

三、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是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思維,本來是學習語文的根本,卻往往把純粹的交收作業,或者純粹的寫作技巧練習,變成了全部目的。因此,若使用得法,科技務求可以讓教學進入新境界。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