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和平中心(下稱中心),舉辦了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教育的未來2024論壇。中心在論壇公布香港年輕人的家庭教育觀點的調查結果,並探討香港家庭教育及家族承傳在香港的實踐情況。筆者覺得論壇有助提振年輕人對家庭教育價值觀在新時代的路向與發展,及有助他們建立植根於中華文化的家庭教育觀。
倫理道德教育 已開始動搖?
中心的調查,發現香港年輕人的家庭教育觀,仍主要圍繞在倫理道德的價值觀上。這源於儒家倫理道德的家庭教育觀,經歷3000年的植根,已成為中國人家庭教育不可破滅的核心,年輕人的家庭教育觀仍圍繞在倫理道德的價值觀上,實屬正常。但調查報告「仍主要」這3個字,顯示出年輕人對倫理道德作為家庭教育的價值觀,已開始動搖。
對以中華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作為家庭教育價值觀,有學者同意,強調只要做好儒家思想中的「修齊治平」,便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單位,若家家能做好「修齊治平」,社會便會和諧,國家便會井然有序。可這並不是簡單的事,單是要做到「齊家」也不容易,特別是年輕家長極側重孩子的學業和考試成績的今天,家庭教育的價值觀已慢慢由倫理道德轉向於學業成就,脫離了家庭教育的「齊家」價值觀。那怎樣才可推動「齊家」的家庭教育呢?關鍵就要向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推行「詩禮傳家」的家庭教育觀。
詩禮傳家的家庭教育
要推行「詩禮傳家」的家庭教育,政府必須作出宣傳,提示家長自覺學習中華文化的家庭教育的知識,實踐《大學》的「三綱八目」,特別是「誠意、正心與修身」,並以此養成家風,以引領孩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達至「齊家」的境界。
「齊家」是使家中成員親愛和睦。筆者相信所有家長都有「齊家」的理想。然而,現實是家家有本不同的「經」。在論壇中,有退休企業巨擘慨嘆家族承傳不過三代。他說財富承傳令孩子們互相鬥爭,以致家族企業不能永續。因此他強調家訓實在很重要,認為父母應為子女做好榜樣。當然,「父不慈,則子不孝」,但要氏族企業永續傳承,家庭教育,除德行先行外,更要定出承傳家族企業的家訓,以繁衍壯大家族的企業。《禮記‧學記》篇云:「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也許家長要孩子承傳家族企業或自己的專業,家庭教育在倫理道德之上,還要加上「克紹箕裘」作為家訓,以永續家族的企業和家長的專業。
發揚光大家訓
談及家訓,有學者在論壇中指出中國古代很多大家族都有家訓。他提議這些家訓中的一些條文,例如做人的美德,可在香港承傳及發揚光大。然而這些家訓,大多是「格言」、「庭訓」其至是訓示式的「聖諭」,這該不是這一代孩子的茶。同時,家長對琳琅滿目的古代大家族的家訓名著鮮有接觸,若以「聖諭」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極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對此,筆者建議家長選取一些切合自己家庭教育價值觀,並符合孩子成長階段的家訓名著,定時在茶餘飯後,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學習。
執筆之日,正是九一八事變93周年的日子。回望歷史,新時代的家庭教育,特別是年輕人的家庭教育,除以返本開新的原則,以中華文化為根,實行「詩禮傳家」、「克紹箕裘」的家庭教育外,更要具愛家、愛國、愛港這新時代的家庭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