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至1994年間,是本港教育界重要的年份。1988年,香港中文大學第一屆小學教育學士學位兼讀課程開辦,至1992年頒授學員學士學位,是本港小學正式設立學位教師、學位校長職級的年份。
當年第一屆學員畢業後,在學界十分活躍,94年,與中學同工合作成立教育評議會,同年第一、二屆學員在中大教院的支持下,成立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至今都已成立30年。本年內會分別舉辦慶祝活動及出版紀念特刊,在此不作詳述(留待兩會官式宣布)。
文正只想在此特別感謝3位在中大講授課程的老師,及分享當年我學習到的一些心得。
(一)徐碧美教授
徐碧美教授在課程裏教英文,主力是教學法及政策,當時有一個重要討論:究竟英中裏的英文課堂是否要全英文對答?(據說當時有些學校在英文課在課室裏講母語的學生是要受罰的)我記得當時教授的大致說法如下:在英語為非母語地區,教英語要由母語過渡,而母語是基礎,她說:母語學好了,學第二語言,事半功倍。
有一個例子,學「單車」或「自行車」一詞(bicycle),學生對”bicycle”十分陌生,但了解什麼是單車(自行車),教師可先教「單車」,學生自然了解是代步器,然後教他”bicycle”,不用介紹單車代步的原理,學生便會知道”bicycle”是什麼意思,這便是從母語過渡新的外語。
再有一個例,在一節英文課,老師用英語發問,學生全部閉口不答,教授說,你可知道學生不能回答的原因?
(1)他不明白你講的問題是什麼意思;
(2)他明白你講的問題是什麼意思,但不懂得用英語回答你(因你不准他用中文答,便閉口不言)。
教授說,若沒有人答,你可以通融學生用中文答,可能立即有學生回答,答案也是對的,然後你鼓勵其他同學,協助該同學用英文答(或由老師代答),那麼整個學習完成了。
我覺得這很重要,我們常說建構知識,由已知到未知,容許學生先用中文答,然後再用英語答,便是一個好的方法,好的過渡。英語老師上課時如何運用,存乎一心。
(二)黃顯華教授
教授教我們「課程」,一開始,他說課程就是生活。而中國古代的六藝,是科目系統化的開始,至今六藝仍有些是現代課程的一部分等,我們都記憶至今,教授曾在中學教數學,他說,教師要學習「四両撥千斤」的工作方法,同時要學生在課後保持學習心態,他強調學習動機及樂趣的重要,有一個例子,我至今記憶尤新。他說,每次總結性評估,他會嘗試叫學生供應試題(或測驗卷題),在課程範圍裏由學生出題,交老師選擇,在試卷裏,每個試題後,他會標示姓名鳴謝出題的同學,同學們樂意設計刁鑽題目,並視考試為樂事,是挑戰。
(三)鄭燕祥教授
教授講授教育行政,主要是領導、組織與管理,我記得他有一份功課,叫我們去觀察不同謀生機構,商業活動機構,了解機構運作方式及意義,並書寫報告與學習心得。
我曾與同學去觀察一處食客眾多的大排檔,伙記不用紙張記錄食客位置及點用食物,食客點菜後,伙記用唱名方法傳去伙頭師傅,然後稍後取菜,直送食客位置,百試不爽,我們歎為觀止。他們各有勢力範圍,不重疊,不出錯。
我們又試過去銀行默坐一句鐘,觀察職員的分工、補位,了解組織的文化、溝通習慣,然後回家書寫觀察心得。
教授主張從做中學習,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聯念鞏固,反思作結。
在這裏我草草記下在中大學習的二三事,並衷心感謝予我記憶最深刻的3位導師,當然,當年有很多好老師曾教授我們其他學科,得益良多,篇幅所限,在此未能一一點出姓名致謝,謹誠心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