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高頭是擔、儋還是檐?

古人造字以及用字時,往往有因為思路不同,而創造或使用不同偏旁的字的。「字」乃「詞」這個音義組合的紀錄而已,實不必太過計較其形體。

2 (dam55

潘永強《擔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擔高頭」條已指出,粵語「dam55高頭」的dam55當作「擔」。潘氏又舉《管子‧七法篇》「擔竿而欲定其末」以及馮夢龍《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中「擔手不起」中的「擔手」即「舉手」為證。

可惜,我們常見之字典、詞典均未見指出「擔」有「舉」義,即使《康熙字典》「擔」條下,亦未有「舉」義。或者正因如此,潘氏亦未提出任何字書為證吧。有見及此,筆者就據日常翻檢所得,在此補充一些古代字書的相關資料,讓讀者可以進一步肯定我們的祖宗言(母語)中的「擔高頭」的「擔」有多古雅。

古代字書中的「擔」

《廣雅‧釋詁》︰「摳……檐……舉也。」王念孫《疏證(卷一下)》云︰「『檐』者,《說文》『儋』︰『何也。』《管子‧七法》篇云︰『猶立朝夕於運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秦策》云︰『負書擔囊。』『儋』、『擔』、『檐』並通。」

值得注意的是,王氏所引《管子》及《廣雅》中的「擔」字,是「从木」,作「檐」的。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的是,王氏未有指出《管子》及《廣雅》中的「檐」係誤字,只說「檐」與「儋」、「擔」並通。不過,古人也有跟我們大部分人一樣,認為「檐」是誤字的。

如《慧琳音義》卷一《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第一「重擔」條︰「下

濫反。《廣雅》︰『擔,負也。』以木荷物也。《說文》︰『舉也。從手,詹聲。』經有從木,作『檐』,誤也。」

又卷四《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百一卷「重擔」條︰「下

濫反。《廣雅》︰『擔,負也。』《考聲》︰『以木荷物曰「擔」。』《說文》︰『手舉物也。從才,詹聲』也。經有從木,作『檐』。『檐』音閻。『舍檐』字也。」

此條甚為重要,因為一則「擔」字今本《說文》未見,慧琳讓我們知道《說文》原有的「擔」條可能是在唐、宋間,人們傳寫或刻印時脫漏了;二則,慧琳讓我們知道佛經亦有將「擔」寫作「檐」者。由此可見《管子》原文本來亦可能作「擔」。

不同偏旁的字

其實古人造字以及用字時,往往有因為思路不同,而創造或使用不同偏旁的字的。就以「儋」、「檐」、「擔」三個字形同表「舉起」之義為例,此三字同音(中古音丁甘反或都甘反[動詞],

濫反[名詞]),同有「舉(起)」之義。若以此乃「人的動作」這個角度觀之,此字自可「从人」,作「儋」;若以此乃「手部動作」這一角度觀之,此字又可「从手」,作「擔」;若以此乃「以木荷物」的角度觀之,此字亦可「从木」,作「檐」。

王念孫之所以不拘泥於此詞的形體,正是明白到「字」乃「詞」這個音義組合的紀錄而已,實不必太過計較其形體,對上古的文獻裏面的字詞,尤其當用此一觀點去理解。這正是其在訓詁學上超邁前人的地方!

除三國時代的《廣雅》外,唐朝及遼朝的字書同樣可以證「擔」有「舉」義。字音與釋義均據梁 顧野王《玉篇》的《篆隸萬象名義》(唐 空海和尚編著),其手部「擔」條云︰「丁甘反。舉;負。」可惜宋本《玉篇》「擔」條只剩下「負」義。

又遼 釋行均的《龍龕手鏡》‧手部「擔」條云︰「都甘反。擔,任也;負也;舉也;以木荷物也。」

(粵語詞彙研究所:耽)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