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80年代初期的時候,我作為一個中學的語文老師,遭遇了好多尷尬。其中,有一年我在高密四中,有兩個班沒有語文老師,因為高一新擴了兩個班。沒有辦法,那個時候鄉村學校要聘到新畢業的大學生很困難。所以,就在四個月的時間裏將近一個學期,這兩個班是沒有語文老師的。學校沒有辦法,只好讓其他班的語文老師來代課。這個代課是沒法代的,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教兩個班的語文課,在座的各位老師都知道,教兩個班的語文課是很辛苦的,再給別的班代課很困難。所以沒有辦法,只好老師和學生一塊兒制定他們的自學計劃,讓學生去自修,同學們實在感到太枯燥的時候,老師就把學生放到閱覽室裏去讀書,或者把圖書館的書借到教室裏讓學生讀書。一個學期下來,從學校到語文學科的老師都捏了一把汗,擔心這兩個班的語文成績,可是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卻讓語文老師很尷尬:這兩個班的語文基礎知識並不比平行班低,相反閱讀題目和寫作題目的成績比平行班的成績還略好一 點。
這件事情讓我們開始思考:我們(語文老師)到底在幹什麼?我們課堂上那一些汗水、那一些努力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帶着這樣一種思考,1995年我來到了高密一中,在一中又遇到了一件事:一位考上大學的畢業生,寫信給他沒有考上大學、正在一中復讀的一位好同伴,介紹各個學科的學習方法。當談到語文的時候,這個學生告誡他的同伴,他說了一句話:「語文吶,你可千萬別上語文老師的當!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那些東西沒用。」這封信後來被這個班的班主任老師發現了,回到辦公室她當着全辦公室的語文老師就講了這封信,我發現老師們好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她們真的是被刺疼了!但也確實是被刺中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學生說的話有一定道理,我發現語文教改的時機到了。
為了統一老師的思想,也統一社會、家長的思想,在那個學期的期末,我就讓剛剛上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和上初中四年級的內侄女參加了高三的語文期末考試。卷子批出來就更加讓我們老師尷尬了:當時高三還有兩個複讀班(高四),他們的平均分是84.5分,但是這兩個孩子的平均分卻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這兩張試卷直到今天我還保存着。
這兩個孩子一個差了六年,一個差了三年,雖然老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了大量的講解、大量的訓練,但他們有的是什麼呢?他們有的是在不同年齡大量的適合他們的名篇名著的閱讀。因為我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提出、購買和推薦了適合他們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閱讀書目,購買了大量的圖書,而且我書架的書在不斷地減少,他們書架上的書在不斷地增加。當買的書不能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把我的書也偷偷地拿到自己的書架上,有些還寫上他們的名字。暑假的時候,我讓讀初一的兒子寫下「 你最喜歡的十本書及其理由」,他在初一讀的都是這樣一些書:《紙牌的秘密》、《涅克維奇精選集》、《死水》、《鵝掌女王烤肉店》、《伊豆的歌女》、《唐宋名家詞選》、《雍正王朝》、《蘇菲的世界》、《契訶夫精選集》 、《戴高樂傳》。其中,《戴高樂傳》他買了三本,每一本都比照着讀,而且能找出同樣一場戰爭,哪個傳記寫得比較好,哪個傳記寫得有問題。這十本書當中,有三本書是哲學書籍。就是說一個孩子的認識水平,如果我們給他積累了、如果給他大量地舖墊了,他的高度就會超出他這個特定年齡段。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閱讀、涵詠、積累和感悟,就提高了他們的語文成績。
我記得後來他在初三的時候又參加了一次高考,當時考了122分,但是再到三年之後高三參加高考時,也沒有突破123分。這就說明:語文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有些東西是考不出來的,但是閱讀的力量卻能夠影響一個孩子的終身。有了這樣一個經驗之後,我們就在這一年進行了改革,把常規的語文課由每週六節改成了兩節,由老師在課堂上完成教材、四節由學生自主閱讀,把學生放到閱覽室。這些學生非常努力,學習非常有成果。他們的語文成績當時在濰坊遙遙領先,而且不僅僅是語文成績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還影響到了他們的整體素質。這些學生之中,還出了一個山東省的文科狀元。由此我們感覺到:語文學科的基礎就是閱讀,儘管我們要培養孩子聽、說、讀、寫,但是如果沒有閱讀作為基礎的話,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難得到提升的。
我講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一次在河南開封,開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杜復平女士,說了她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時的故事:期末考試時,用錯了語文卷子,用的是下學期,快考完的時候才發現用錯了試卷。但是來不及換了,只好把試卷中的文言文題目去掉了。閱卷出來以後,他兒子的考試成績是98分,只差兩分滿分。這個學校有個很好的做法,就是孩子自己認為成績不理想的話,可以申請參加二次考試,檔案記錄最高成績。這個孩子想:我考下學期的卷子都考了98分,如果考學過的卷子肯定能滿分,於是就申請了二次考試。用了上學期的考卷,結果考完後一閱卷成績為93分。語文這個學科跟理科還是不一樣,它不是一一對應的,靠一個系列、一個梯級、一個台階去給學生提高成績。它必須通過大量的積累,然後才能提升。
在語文課堂上確實有許多事讓我們反思,2006年《中國教育報》曾經在「讀書欄目」報導了一件事:病假條換來的課外閱讀。有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開始由於偶然的生病請假,結果在家裏讀書讓她感到比在學校裏上語文課更加快樂。這種閱讀的愉快體驗帶來的是讓她不斷請假、不斷曠課,以這樣的方式來換取課外閱讀。這是一個讓我們語文老師感到很辛酸的案例,但是卻帶給這個孩子400多部名著的閱讀,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一年級寫了100多張病假條,她的成績也特別突出。
在濰坊的時候,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中學的語文學習期間,對你幫助最大的事情是什麼?41份問卷裏面,好多學生談到了自己登上講台講了一節語文課,當學校校刊的編輯,積累了300首宋詞,看完了《家》、《春》、《秋》,堅持看《讀者》,收集好文章做剪報,寫周記,一次迎奧運徵文獲獎的鼓舞,利用班級圖書角進行讀書,等等。但是在所有的答案裏邊,沒有一個提到是因為老師講得好,這個問題特別耐人尋味,特別值得我們研究。我們好多課堂確實是因為大量的、繁瑣的環節而影響了孩子的閱讀。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但是當我們把課堂分割零碎了之後,孩子就感覺不到生命的活力。我隨便找了過去的一個課堂實錄,這是一個老師上朱自清的《春》開始的幾分鐘,老師說:「請打開書的23頁,讀一下文章的名字。」同學們就讀:「春。」老師又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啊?」學生就說:「朱自清。」老師接着追問:「看一看下面的註釋,朱自清是哪裏人?」學生就看註釋,老師隨後問道:「 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就這樣一路問下來,搞得非常零碎。這樣的課堂看上去好像有點極端,但這確實是好多好多語文課堂的一個現實狀況。這樣就把學生本來應有的閱讀時間就搞得沒有了。
語文主題學習的概念
基於上述的現實狀況,我們提出了「語文主題學習」,希望學生通過欣賞、分享、誦讀、比較和模仿,來打下閱讀的基礎。但是對學校來說、對老師來說,選擇能夠讓學生去閱讀的圖書還是有困難的,於是我們這個團隊就開發了適合特定學生、特定年級和特定單元學習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這個閱讀量看上去很大,而且我們要求課內閱讀,但是經驗告訴我們,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調查數據也告訴我們:閱讀完全可以通過課堂完成。有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上海市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閱讀4,000萬字,九年時間學生要讀400本書,平均每人每年要讀45本書左右。但是這個規定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世界上平均每年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人,他 們平均每年每人讀書達64本,這不是指學生,還包括成年人。我們國家再加上成年人,平均就不到一本了。世界上平均每年讀書最多的國家是前蘇聯,平均每人每年讀書達55本,現在美國已經全面啟動了全民讀書計劃,每年要達到50本。
中小學生應該有多少閱讀量?
關於閱讀量,好多名家都通過自己的閱讀經歷提出了些想法,你像張光斗說:「如果一本書10萬字,那麼每個中小學生每年讀40本書,一年就是400萬字。」《小布頭奇遇記》的作者孫幼軍說:「以平均每本書10萬字計算,中小學學生每個月至少應該讀一本,認真地讀,而不是走馬觀花,能讀兩本更好。」柳斌主任說:「每天課外讀一篇千字文,應該是個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則一年之內,可達到36萬字,十二年則可閱讀430多萬字。所以,中小學階段閱讀500萬至1,000萬字應當是合適的。」這些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就是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都要培養,但是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待續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