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有《中國學生周報》,也有《青年樂園》。當年《青年樂園》的派報員石中英,於2013年7月17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公開講座上,首度談及被視為「左派刊物」的《青年樂園》發展始末。講者於2014年2月19日將講詞增修訂稿交《大公報》發表,表示「謹以此文,獻給在1958至1967年間出任《青年樂園》社長的李廣明先生(又名覃剛)」。李廣明2014年1月8日辭世。本社獲石中英特別授權,輯錄10篇文章,以饗讀者。
作為一個讀者派報員,少年的我,是在13歲至16歲期間(1963年末至1967年初),近距離接觸《青年樂園》的。耳濡目睹的一切,似乎說明李廣明社長和陳序臻總編輯所言,這份青年刊物從編寫內容到工作人員,都未曾顯示《青年樂園》有鮮明的政治觀點,鼓吹政治哩!
但這又怎樣解釋《青年樂園》的「生」與「死」呢?
以下就憑僅有的一些資料,將《青年樂園》周報生存的11年半,從出生到成長到死亡,試圖解構她的路是怎樣走過來的。
李廣明社長曾三番四次,向我強調,在他從吳康民(家族)手中接過《青年樂園》社長一職後,周報從面向中文中學改為面向英文書院,周報於是有了巨大的變化。李社長口中的英文書院,其實就是上世紀50、60、70年代俗稱的「官津補私」學校(官立、津貼、補助、私立中學的簡稱)。
先看看這份在1956年4月14日創刊的周報,當時的「人事」和「社址」為何:督印人:黃穗華(吳康民的小姨)社長兼總編輯:汪澄(漢華中學美術教師、畫家)總經理:洪新(吳康民小姨的丈夫/吳的襟弟)創刊社址則設在灣仔謝菲道黃穗華家中的一個房間。
在40年代廣州學運已認識吳康民的李廣明,是在1958至1959年期間從汪澄手中接手了《青年樂園》社長一職的。而在1956年下半年已參與《青年樂園》編務的陳序臻,亦差不多同期接替汪澄,擔當了總編輯一職。直至黃穗華、洪新夫婦於1962年移民國外,陳序臻同時擔當了《青年樂園》的督印人。
吳康民逐漸淡出
隨着吳康民(家族)在創刊兩年後的淡出,以李廣明社長、督印人兼總編輯陳序臻為主體的《青年樂園》,在1967年11月周刊被封前,做出了以下的事情:
一、三遷社址:1958至1959年期間,報社遷出黃穗華家中,到波斯富街55號4樓。1959年至1961年遷至駱克道395號4樓。1961至1962期間,遷至灣仔駱克道452號13樓,直至1972年《學生叢書》結業為止。(註:《青年樂園》最後的一個社址用了10年以上,經歷了全盛時期、劫難時期、重生時期,故被她的編者/作者/讀者親切地稱為「13樓」。)
二、讀者銷量:《青年樂園》周報在1956年創刊號的印刷數為5000份,在60年代高峰期超20000份,至1967年11月被封,最後一期銷量為15000份。在周報行銷的11年半時間內,與同類的「競爭對手」《中國學生周報》相比是四六開,即《青樂》佔市場40%,而《中周》佔市場60%。
以60年代中全港大中小學生總人數為90萬左右計算(在沒有普及中學教育下的中學生人數不超過40萬),兩份面向中學生的周報銷量竟達5萬之數,即每8個中學生中有一人為兩份周報的購買讀者(不算帶返課堂互相傳閱「免費閱報」的讀者)。在沒有免費電視、個人電腦的年代,這實是一個很高的比例。
在總編輯陳序臻的記憶中,當年不少中學校長都曾為《青年樂園》題詞,向青年學生推薦這周報,包括了聖保羅書院的外籍校長和諸聖中學李求恩校長。李求恩校長的題詞是:「青年樂園青年學生不可不讀」。由於周報能「入校」,同學間互相借閱,故而,全港中學生中,平均每10個,至少1人曾經為《青年樂園》的讀者。
三、編者,作者,講座:據李廣明社長回憶,《青年樂園》堅持仝人辦報,艱苦經營,故而整個報社的受薪編採後勤人員從未超過10人(實為4至9人),而創刊初期便加入周報的陳序臻總編輯,則具體說明:汪澄、黃穗華、洪新相繼離開後,編輯人員先後加入了何麗萍、吳子柏、傅華彪等。後來則有李兆新和吳秋等,陳樂群和李石也先後任職。而《青樂》十多年來的作者數目並沒有正式統計,陳序臻則估計「起碼有幾千人」,包括較活躍的阿濃、水之音。而名人撰稿及對讀者講座的,包括了香港美術協會會長陳福善,中華攝影學會的陳復禮,「華南影帝」吳楚帆,文化界的葉靈鳳,音樂界凌金圓,「麗的呼聲」劉惠瓊,香港郵學會會長蕭作斌等等。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流金歲月》第一集相關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