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解密:波(啵) (續)

其實《周易》的「賁卦」中並無「噃」字,只有「皤」字!《釋文》所謂「荀作波」者(荀指東漢 荀爽),正就賁卦六四爻辭的「賁如皤如」一句中的「皤」字而言(見陸德明《經典釋文‧周易音義》「賁」‧「皤」條)。

波(啵) (續) (bɔ33

拙著《粵語古趣談正續編合訂本》「波」條已指出,通常寫作「噃」的粵語語氣詞「bɔ33」,即元雜劇中的「波」。近來再瀏覽詹憲慈的《廣州語本字》,才發覺原來該書卷一「呌你噃」條已有此論。不過,細看之下,又發覺其相關論證頗值得商榷。於是現在又不厭其煩地在這裏再談談這個詞。

《廣州語本字》「呌你噃」條的原文如下:

「噃者,助詞也。俗讀噃若播。《易‧賁卦》,《釋文》︰『噃,荀作波。』是『噃』、『波』相通也。元曲科白常用波字為助詞。廣州語之噃即元曲之波也。」

詹氏此文一則有誤,二則語焉而不詳。

其實《周易》的「賁卦」中並無「噃」字,只有「皤」字!《釋文》所謂「荀作波」者(荀指東漢 荀爽),正就賁卦六四爻辭的「賁如皤如」一句中的「皤」字而言(見陸德明《經典釋文‧周易音義》「賁」‧「皤」條)。至於「噃」這個字形,則就流傳至今的古文獻而言,似乎是到了宋朝的《集韻》才首次出現於文獻當中,而且音「孚袁切」或「符袁切」(均見該書的「元」韻),義為「聲也」,與今日粵語語氣助詞的「bɔ33」毫無關係。

另外,詹氏雖說「噃」即元曲中之「波」,然而並無舉例,令讀者未知可否遽信;因此筆者在此稍作補苴。

先說說今日粵語的「bɔ33」。「bɔ33」的用法大致上有如下幾種︰

  1. 提出警告︰如「你重唔來(音「離」),我就走㗎嚹bɔ33(你還不來的話,我就走了)!」又如「好行嚹噃!重唔行就遲到㗎嚹(該走啦!還不走就會遲到的了)!」
  2. 請別人注意自己(說話人)的說話或行動︰如「聽住嚹噃(聽好)。」又如「睇住嚹噃(看著)。」再如「咁我行囉bɔ33 (我這就走了) 。」
  3. 表贊成︰如「好bɔ33 (好)」、「都好bɔ33 (也好)。」
  4. 表反對︰如「唔係bɔ33!你咁講就錯嚹bɔ33!(不!你這樣說就不對了!)」
  5. 表忽然想起︰如「係bɔ33!你咪話會請我睇戲嘅(對了!你不是說過會請我看電影的嗎) ?」
  6. 表疑問、反詰︰如「你唔教我,我又點識bɔ33(你不教我,我又怎麼會懂)?」
  7. 表安慰︰如「你放心喎!無(冇)事㗎噃!」(你放心!沒問題的!)

就筆者所見,至少上述的第2、3、6、7各種用法都與元雜劇中的「波」的用法相符。

關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雜劇》第三折︰「 [倘秀才][小旦云了]你聽我說波……」這就與粵語「你聽住嚹bɔ33」無甚分別;也就是上述第2種用法。

《金錢記》二[滾繡球]白︰「『好波。小官說則說,則怕他不肯。』」又《陳州糶米》三[梁州第七]白︰「『好波好波。我跟將姐姐去,那裡使喚老漢?』」(二例均轉錄自《元語言詞典》「波」條。)此二例中的「好波」就與粵語「好bɔ33」一樣;也就是上述第3種用法。

高文秀《誶范叔》楔子︰「既然如此,何不就着此人來見俺波?」(此例轉錄自鍾兆華《近代漢語虛詞詞典》「波」條);《竇娥冤》一[天下樂]白︰「『孩兒也,你教我怎生說波?』」(此例轉錄自《元語言詞典》「波」條。)此二例中的「波」與上述第6種用法一樣。

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雜劇》楔子︰「[仙呂賞花時][正旦唱]你安心波!壯士。……」此例中的「波」與筆者上述第7種用法一樣。

大概因為大多數人對「波」字的認識都停留在「波浪」、「風波」等意義上面,所以後代文人用它作語氣詞時,就創一個「从口」的「啵」字,以便讀者一望而知那是一個語氣詞。《近代漢語虛詞詞典》「啵」條︰「助詞。1 用於句末,表示祈使、請求等語氣。同『波』。例貓閙麼,坐下啵!(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一八回)|來罷,你先幫着我撮撮啵!(清無名氏《三俠五義》八十回)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語氣。例這麼說啵,你老破多少錢啵?(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四回)」

我們粵人傳承了元人「波」這個語氣助詞而不自知,於是為了表口中的「bɔ33」,就造了「噃」這個字,進而以為那只是今時今日難登大雅之堂的方言俗語!我們「考本字」的作用,於此亦可見一斑。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