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漫話

被稱為寨城公園地膽、80高齡的李敏昇,幾十年來自發蒐集寨城滄桑歷史,亦經常義務在公園向遊客解畫,樂此不疲。「敏叔帶你遊寨城」,令遊客對中國近代史加深認知。寨城本身已是一個好宣示項目,何必本末倒置呢!

九龍寨城為背景的港產片《圍城》上映賣個滿堂紅,失落了的九龍寨城掀起的熱議,觸動高官神經謂爭取在遺址重塑電影場景作為遊客的打卡點。藉「三不管」烏煙瘴氣之地推向國際舞台「唱好香港」?實是「唔理好醜但求就手」之舉。近兩百年歷史的九龍寨城歷盡滄桑,本身贏已是個好題材,僅是這張晚清與英夷百多年前訂定「租借」南九龍半島協議行文已大把嘢講。

寨城古炮(左)和與英夷簽訂的《北京條約》涉及香港之內容(右)。
寨城古炮(左)和與英夷簽訂的《北京條約》涉及香港之內容(右)。

歷盡滄桑的九龍寨城 30年來未受重視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掠奪香港島後,不甘得益太少,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清帝嘉慶、慈禧帝室走路承德避難,留下恭親王奕訢(鬼子六)與英法議和,於咸豐十年(1860)再與列強簽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與英夷簽訂的《北京條約》涉及香港之內容:英夷以歹徒經常自九龍尖沙咀一帶僭入「香港城」(港島)犯案後走回九龍,港英未能繩之於法,所以要清政府把南九龍「租給」英國管治;進一步的掠奪被美化為「永久租用」,九龍的管治權於是就一分為二,界限街亦因而得名,而清政府1847年建成的九龍寨城,仍是中國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司衙門。直到1898年6月9日,英夷又脅迫簽《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清政府又把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之新界及九龍「租出」。租用期訂為99年,所以1997年中國要收回主權。條約還訂明,英國雖有新九龍管治權,九龍寨城仍屬中國管治。今日九龍城富豪酒店地段,原是長200米的龍津石橋,據說就是當年供寨城官民走動的龍津碼頭。

九龍寨城的公堂。
九龍寨城的公堂。

《專條》簽訂次年(1899),英夷要在大埔升旗彰顯對新界之管治權,以元朗屏山鄧氏為首的新界鄉眾自發抗英,火燒大埔升旗棚,英軍出兵鎮壓,因而爆發抗英之戰,大埔、林村谷和上村及吉慶圍是主要戰場,前後打了六天鄉團不敵告終。六日戰爭共約500名鄉勇被英軍擊殺,英軍僅輕傷一人,這便是被遺忘了的1899年新界六日戰爭。

六日戰爭後,港英指戰爭是由新安縣(寶安)鼓動支持,於同年5月16日派軍隊強佔九龍寨城、驅逐城內官兵,後在中國政府抗議下才撤出,寨城自此便形成「三不管」。

敏叔向觀眾介紹寨城。
敏叔向觀眾介紹寨城。

九龍寨城於1994年清拆建成公園,遺址的歷史文物30年來卻未受重視,近因慕名參訪者多了,有關部門刮目相看安排工作人員駐場。「遲到好過冇到」算從善如流吧!被稱為寨城公園地膽、80高齡的李敏昇,幾十年來自發蒐集寨城滄桑歷史,亦經常義務在公園向遊客解畫,樂此不疲。「敏叔帶你遊寨城」,令遊客對中國近代史加深認知。寨城本身已是一個好宣示項目,何必本末倒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