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從鄧小平及周恩來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貫中西於民族復興的重要性,辯證統一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當然也直接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活在一國兩制中的香港人。

3年前,為了要準備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我制訂了一個計劃,決心要把新中國的革命歷史以電視劇的形式「走一遍」,即是大約由1921年至1978年。這段歷史,在香港中學中史課程着墨不多,同學其實也不能立體地了解當中的革命歷史和人物,這對於同學了解當代祖國的國情及培養愛國情懷,構成了一個極大的阻礙。筆者以前也曾經提及過,當同學們了解到新中國成立的經過,超級英雄根本上不用向外求,單單是真實存在過有血有肉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已經是超級英雄,可堪作下一代成長的楷模,努力的方向。

周恩來總理是主軸

其實,當時比較多人提及的電視劇是《覺醒年代》,但我覺得《覺醒年代》的設定太遠了,還是以周恩來總理等人努力的時代作為主軸比較聚焦。在筆者3年來看過的眾多革命電視劇中,最早看到周恩來總理的應該是在《熱血軍旗》中,1924年的周恩來與孫中山先生對話的一幕;《外交風雲》的結局中,則以周恩來總理逝世作結;之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則提到鄧小平如何進行改革開放。

看畢《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後,有前輩推介可以看《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以下簡稱《我》),了解周恩來、鄧小平等人在1920年初在法國勤工儉學的經過,這實在是一個頗有吸引力的前傳。

他們的法蘭西歲月

1920年,鄧小平16歲,周恩來22歲,雖然也知道鄧小平和周恩來應該也懂得外語,但也想像不到他們的法語可是這麼的流利。在不少的革命電視劇中,由於成本關係(可以理解),不少外國場景也很明顯就是廠景(就算是《外交風雲》,也只是搭建了380個場景)。但《我》中,由於故事大部分也是發生在法國,劇組是真的到了法國取景,找來的演員也真的是懂得講法語!

對於電影劇中不同外語對白的處理,我是欣賞的。在《外交風雲》中,雖然中國外交人員是說中文,外國外交人員是說本國語言,但坐在他們旁的翻譯員,他們所同步翻譯出來的說話,可真是一樣意思,不是亂來的!《我》中,不同的角色在法國的日常對話,全是演員自己的聲演,而不是配音,這種認真我可是十分的欣賞。

《我》中有不少內容對於我來說都是長知識的。第一,故事中描述到數個重要角色,都是我在觀看過的革命電視劇中少有提及的,其中包括趙世炎、蔡和森等等。當時,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等這些在新中國歷史至關重要的人物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小角色,跟在趙世炎、蔡和森等這些大哥哥背後。不禁使我在想,既然鄧小平等人都視趙世炎、周恩來等為大哥哥,那趙世炎之後究竟到了哪裏?不是應該在新中國革命歷史中佔一重要位置嗎?

當然,歷史劇不同於科幻劇,一查維基百科,也知道趙世炎等人的結局了,不禁唏噓。為了革命,先烈們是預了連性命也不要的。可幸,周恩來、鄧小平等人活了下來,成為了可說是新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之後的革命電視劇,描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較多,鄧小平則較少,但原來鄧小平與周恩來早在法國時已經成為緊密的戰友,可是比毛澤東與周恩來更早。在《我》的最後,周恩來提到要回國,為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出一分力,然後把中共旅歐支部交予鄧小平領導;1976年周恩來總理逝世,鄧小平復出,在新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事務上,又何嘗不是延續了周恩來總理的外交之夢和民族復興之夢。

連結中西世界的橋樑

從鄧小平及周恩來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貫中西於民族復興的重要性,辯證統一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當然也直接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活在一國兩制中的香港人。其實,香港的年輕人身處的環境,與當年鄧小平和周恩來在法國的時候何其相似,游走於中西之間,發揮的力量最為強大!我常在想,如勤工儉學學習的內容是通識教育,不知可以多出現多少個鄧小平和周恩來;可惜的是,香港年輕人在西方媒體文化的絕對壟斷下,加上通識教育,未能做到中西平衡,方向便全錯了。一道橋,連結的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能連結兩個世界的,就會變成如青馬大橋、金門大橋一樣的地標;不能連結兩個世界的,則只是一堆金屬和路板而已。

陳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