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也專業:師德何價

作為一個專業領導,扶貧教育專家張桂梅是怎樣善用自己的專業發揮崇高的教師專業精神?校長真的不易為,但她做到了,師德何價啊!

筆者曾收到不少校長求助電話,一位述說自己過去幾年因銳意改革而與該校一批有校董會人脈背景的老師結怨,最終被逼害至身心健康受損而要考慮辭職;另一位是關於一位工作多年的副校長與新任校長的合作關係不理想,最後導致要決定自己的去留;第三個個案則是來自一位積極爭取校譽為弱勢學校努力打拼,期望扭轉學校命運的校長,因他經常離校公幹而被同工向校董會投訴其不務正業;還有來自一間名校的校長,有感學校一直存在不作為的工作文化,想嘗試改動陋習而遭到不禮貌對待和不合作運動……

類似與校長專業倫理相關個案,其實一直都存在,何以從來沒有人認真看待?也沒有任何一個官方與非官方組織,甚或某等專家學者們可以給予他們適時適切的專業支援,而令到原本滿腔熱血積極地為學生福祉奮鬥的校長們由得力到失意,最終要落荒而逃,辭官歸故里?

坊間甚少留意 專業素養支援

這些個案衍生不少問題:香港的校長是否需要對專業持有崇高的道德價值取向?他們的專業表現是基於個人專業判斷或參照專業準則?現有的校長專業培訓是否足夠和其素質如何?在職支援系統怎樣?有在職校長啟導計劃嗎?校長的專業倫理表現由誰決定?有沒有專項研究探討校長的專業領導表現?現時有否一套公認準則去評估校長的工作表現?有何表揚機會或肯定機制?

談到校長師德,似乎一般人只會關心違規者應該受到怎樣的懲罰和最終需要承擔什麼後果,很少會留意他們所需的專業素養或專業支援。根據教育局於2022年12月15日發表的《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其中有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其言行、操守和價值觀對學生影響深遠。教育專業和個人修養應相結合,以達至以德育人。」因校長本身也是教師,所以上述操守指引內容,也應該同時適用於校長,教師的專業素養其實也就是校長的應有專業素養(註1) ,只是在校的領導角色有別而已。

校長的專業素養

究竟校長的專業素養包括些什麼?英國學者Eric Hoyle於80年代曾寫就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A Paradox一書,當中他提出了10個素養特質,今天仍然適用。包括:1. 重要的社會化功能;2. 具備專有的知識與技能;3. 屬非常規性的工作環境;4. 擁有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礎;5. 經過有系統的專業訓練;6. 須信奉專業的價值觀;7. 須遵守內部專業認定的紀律;8. 可行使專業自主;9. 有自己的一個專業組織;10. 可擁有因專業所帶來的威望與報酬。

就Hoyle提出的指標當中,筆者認為單以第三點已是校長最大的考驗,因每所學校環境都存在其不確定性,每天發生的事情性質都有不同,皆有其獨特性。所以要行使校長專業,不單需要適當應用第七點須遵守專業紀律,同時也考驗校長第二、四點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處理危機智慧,第八點的專業自主能力,和考量第六點校長的價值觀與道德判斷能力等,校長真的不易為。

而台灣學者吳清山於2021年亦發表過一篇有關校長專業素養的文章,當中包括:「實踐適性揚才,保障學習權益」、「擘畫學校願景,領導校務發展」、「善用行政領導,提升學校效能」、「引導課程發展,精進教學成效」、「優化學習情境,構築未來學校」、「經營公共關係,建立互信文化」、「恪守倫理規範,樹立專業形象」等。其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正是最後的一個準則,就是作為負責的校長,我們應該怎樣善用自己的專業權責和威望,恰如其分地執行職權,除有效保障學生學習權益,領導校務發展,善用行政領導,優化學習情境,建立互信文化和提升學校效能之外,最重要還是能夠恪守倫理規範,樹立健康正向的專業形象。

扶貧教育專家張桂梅

結束本文之前,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扶貧教育專家張桂梅校長的感人故事,她以忘我精神在教育扶貧戰線上辛勤奉獻而受人景仰。她長期在滇西深貧山區紮根,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的命運。由於張老師的事蹟吸引了筆者,所以特別閱讀了幾篇有關張老師的報道(註2),清楚知道她是如何艱苦努力地為民請命,就算身患多種疾病,仍然堅持在教學一線,用生命詮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崇高精神,對張老師的專業精神和專業倫理抱負,更是肅然起敬。

最令筆者欣賞的是張老師那種忠誠和謙卑,她曾在一個論壇上分享過以下心聲,她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培養的學生才能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哪怕在山溝裏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這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通過教育去改變山區貧困女孩的命運,是張老師一生不懈的追求。作為一個專業領導,張老師是怎樣善用自己的專業發揮崇高的教師專業精神,校長真的不易為,但她做到了,師德何價啊!

註:

  1. 特別留意第三章「說明」篇有關應該與不應的行為。
  2. 參考趙鬱秀的〈張桂梅的教育扶貧夢〉、人民網記者杜燕飛、張曉赫的專題報道。

鄒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