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我從雨傘運動看到希望

——李怡閒談人生哲學(上)

「我從前是悲觀的,但在這場雨傘運動看到希望。」與過往社會運動不同的是,雨傘運動不是由政治領袖發起,也不由他們帶領,而是很多個人身份的抗爭者分工合作,組織而成的一場運動。這種特質,讓李怡這個自稱悲觀的文人,看到一絲希望的燭光。
今年書展,李怡於講座「李怡閒談人生哲學」與聽眾互動分享,講座由《學苑》前副總編輯陳雅明主持,話題遍及政治、閱讀、哲學,本社記者整理成文如下。
撰文:朱淑滎
每年,李怡都應天地圖書出版社邀請舉辦講座,他視之為與讀友會面、交流意見與互動的好機會。一般老人怕寂寞,李怡卻習慣獨處,享受一個人生活,但仍珍惜每次與讀友傾談的愉快經驗。講座主持每年都由李怡自行挑選,他笑說愈找愈年輕,上一次是鄭曦暉,今次的陳雅明更相當他孫兒的年紀。他直言欣賞陳雅明的文章,因為透着一顆真擎的心,譬如最近論六四、愛國和愛港的文章,以《異鄉人》中的故事作結,愛國就認愛國,不愛的則否認,若不愛國就不要以普世價值紀念六四,勸勉香港人忠於自己。
講座期間,有人笑稱李怡是最老的本土派,陳雅明則是最年輕的本土派,當然這只是說笑話,不必當真。但這一老一嫩,當初為何結緣亦讓人相當好奇。事緣兩年前某天,陳雅明投稿蘋果日報的網上論壇,批評民主黨一些不是,結果刊登時被刪去大部分批評民主黨的字句。他頓時切身感受到主流媒體的霸權,為了表達不滿,他在 Facebook 傳訊息向李怡傾訴,卻沒想到李怡果真答覆他。「雅明,你的文章寫得十分好,我一直都有留意,雖然文章被刪,但不要氣餒,我年事已高,香港將來要靠你們。」他看畢後十分感動,不但看到李怡對年輕人的支持,亦受到激勵。

《100毛》成功在於笑聲中有時事

論及香港主流媒體,李怡承認很多都已淪落、退步,但另一方面,他認為不應抱着過於悲觀的心態斷定香港媒體未來。至少他認為當下有一股新力量——網絡媒體,正慢慢改變香港媒體的生態,市民大眾不應忽視這些媒體的論述。「例如,《100毛》雖然予人一種嬉笑怒罵的感覺,但這樣的新力量會對主流媒體構成壓力。另外一些網媒,如輔仁媒體的論述亦相當清晰有條理,這是在主流媒體少見的。」他解釋,《100毛》廣受歡迎,書展攤位大排長龍,不只由於內容灰諧惹笑,更因為笑聲之中能使大眾關注新聞。「雖然這可能會被批評為自我發洩或犬儒,但這種新力量仍值得參考。」
李怡又提到今年開辦的兩所新網上媒體公司:Hong Kong Free Press 與 Factwire。這兩所公司都可能顛覆傳統媒體生態,當中 Factwire 的理念更是要打破主流媒體互相抄襲及流於處理簡短新聞的局面。如此宏願,看似遙不可及,但李怡卻認為應抱開放態度,鼓勵各種新嘗試,而非過早悲觀地定下結論。「就6·18政改投票的報道為例,媒體上竟然容許出現『場外有42贊成票』的標題,反映現時的媒體生態扭曲、淪落。即使是其他較為民主的報紙,亦只爭相處理一些內容片面的短篇報道。以上兩個例子(Hong Kong Free Press 與 Factwire),或可帶領新出路。」

年輕人抗爭代價最大

媒體困局有賴網絡新血指引前路,同樣地,李怡認為香港政局應重視新生代的角色力量。這裏說的自然是雨傘運動後迅速崛起的本土主義。要了解本土主義,李怡指先要清楚香港歷史根源與政治現實。歷史根源就是香港人從沒有對自己的身分認同,以致本土意識未能真正確立;政治現實就是世上從沒有一個地方是向上一級要求給予民主的,歷史上找不到類似的記載,但回歸而來所有爭取民主的主流論述,仍未能擺脫要求恩賜的心態,譬如「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一類。
於是,當近年香港利益漸漸受蠶蝕至無何忍讓之境地時,本土意識隨即乘勢崛起。他認為,雖然現在港人自主意識依然薄弱,但正漸漸抬頭。大家應心存希望,不可屈服放棄,因為放棄就是心甘情願地當奴隸。不願做奴隸就得命運自主,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聆聽民心,取得民心。
「就算我們說沒希望,年輕人都要相信有希望,自己去爭取。」他說,與他年紀相近的一般都有房產,至少生活無憂,但年輕人事業才剛起步。如要抗爭、參政,所負代價遠比他們更大,更有可能犧牲前途。所以青年的抗爭者,比任何一位都有勇氣,因為深知自己若不爭取自主,就談不上將來。他又相信,本土派必會發揚光大,需要更多人接班,下一代去繼承。
「人們有權享有的幸福,靠反抗才能獲得;轉身反抗不公不義,你才由奴隸變成自己!」
這是卡謬《反抗者》的名言,陳雅明以此點出香港人的「奴隸文化」。「大家不願反抗、不願犧牲個人利益,因為甘於現狀而始終拒絕付出。」他又以最近鉛水事件作例,指港人面對如斯嚴重的民生問題都沒有反抗或激烈抗爭,在外國發生的話可能已引起暴動。與李怡不同的是,他認為抗爭之於年輕人,反而較成年人更沒枷鎖,如胡適所說:年輕人抗爭是最不經濟的。「年輕人理應去讀書,但『別無他法』,因為上一代有着既得利益,這些包袱會阻礙他們抗爭,最後抗爭就會落在年輕人身上。」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