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把垃圾徵費由4月1日延期至8月1日,市民反應兩極,坊間不少聲音表示市民還未準備好,但其實普遍香港市民都有環保意識,只是現時社區配套及平台不足,令市民無法便利地重用或回收物資。
以物換物 受街坊歡迎
由屯元天北區民生促進組、恒善23主辦,中國旗袍協會香港總會全力支持的「2024春節·環保心連心換物暖社區」活動反應十分熱烈!第一次在屯門舉辦已大受歡迎,1月21日下午2點至5點在屯門蔡意橋卓爾廣場旁的空地,超過600名屯門街坊參加以物易物,超過60位街坊主動詢問下次幾時再辦,是否每星期都舉辦,並紛紛捐出玩具、書本、文具、衫、童裝、電器、健身用品、全新手袋等等。他們表示十分喜歡我們這個活動,因為可以親眼見到自己捐贈的東西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有外籍人士拿走玩具捐去鄉下,或和朋友分享;有市民拿走公仔、衣物捐給獨居長者及老人院;有長者拿走玩具送給孫兒;很多行動不便人士也前來拿走一些日用品。有捐出物資的街坊表示,活動可以幫他們將一些閒置的物品轉贈有需要的人士,達致資源有效回收再用,避免增加堆填區負荷,也乎合環保的精神。
回收限制大 加劇市民不滿
屯元天北區民生促進組主席黃曉勤表示,「在未來8月1日垃圾徵費,很多街坊們對於有很多新淨但未能使用之物品不太願拋棄,擔心成本及費用問題。另外,他們亦不想加重堆填區負擔,縱使把物件放入回收箱,也不知是否合適或能到有需要之人士手中。市民希望他們的舊物品資源得以妥善及恰當處理。
另一方面,有街坊捐出一些用不着健身運動用品,不論環保署的綠在區區,抑或坊間環保團體都未必收取此類用品,而且它們對回收用品有條件或限制。這類用品有一定程度的體積,如變成固體廢物,不但不利減輕堆填區壓力,在徵費實施後,收費一定較大,亦令想放棄用品的人士只能繼續囤積在家中,浪費其用品,加重大家對新廢物處理措施的不滿。」
基層藉回收 可節省開支
筆者也認為,之前組織亦舉辦過兩次同類型的活動,適逢今年垃圾徵費及接近農曆新年,市民反應比之前兩次更熱烈,反映市民其實有環保意識,不會為了避免付費而急於斷捨離,相反,市民最着眼於環保中的重用(reuse)、回收(recycle)。所謂你眼中的垃圾,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寶貝,所以在是次活動中,市民親眼見到他們的舊物能重生,令他們更積極參與。
市民希望我們能在不同地區及多次舉辦以物易物的活動,基層市民亦能在以物換物的過程中,節省一些生活用品開支,市民除了能環保重用外,更能透過此活動關愛社區。希望往後政府能更清晰公開回收物品的去向,除了源頭減廢外,更應大力推廣社區重用及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