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與慢活

近年,有不少提倡「慢」的議論。有人提出Degrowth,建議不再停留在GDP硬指標,而輔以其他如生態、健康等的軟指標;其實國際社會早就有HDI人文發展指標,已用了幾十年,並沒有改變國家發展經濟話語。

前文提到去年末的教育前沿論壇,主題是氣候變化。台灣的慈善家、教育家嚴長壽,和台灣清華大學多年從事人文教育的謝小芩,不約而同提出對效率的看法。

嚴長壽從學徒出生,成為台灣精緻旅館的翹楚,但是他念念不忘的是教育。建立了一個公益平台,辦學、著書,在香港和內地有不少他的讀者。他在台東原住民的地方,建立了頗有規模的原住民文化、藝術、旅遊的體系,還辦了學校。筆者在2011年訪問過,而且在本欄寫了兩篇文章。其特點,是盡量保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這就需要發掘與發展原住民文化中的優勢,而且還要抵住現代工業和科技的入侵,例如台東沒有鐵軌、沒有高架。

當時筆者在本欄就寫過:「現代社會的繁華,引致了物質生活的窮奢極侈;這裏面帶來的疾病、污染、浪費、戰爭、人禍、貧困、不公、失意,似乎已經逐漸超出了人類社會可以承擔的程度。」還說過:「我們總以為『人定勝天』,以為靠人類的聰明、先進的科技,就能夠把自然界「馴服」下來,而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給人類自己帶來多大的代價。」(2011.11.25)

嚴長壽在本次論壇上說:「我在兩年之前就寫的一本書《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就描述了在疫情當下,我覺得人類應該重新的靜下來思考,怎麼樣面對一個更文明的社會……我現在可以更斬釘截鐵的說,現在幾乎是一個文明倒退的時代,因為科技的發生、因為資訊傳達得更快速,而且人工智慧把很多人的能力都比下去了。從好的方面去講,做好應用的時候對人是助力。但是從壞的方面來講,它同時變成殺人的武器,可能對人各種的影響、誤導,都是我們作為教育者面對的、非常重要的、未來的挑戰。我一直覺得,未來的人類,比過去任何一個時間更重要的,是學校教育,應該從品格開始,從做人、本身的素養開始。同時不再認為教育是讓你找到工作的能力,反過來教育是培養公民基本素養必要的能力。這時候,整個方式必須要有所改變。」

蘭嶼被選中成為核電廢料棄置區,獲得免費用電的補償,徹底改變了當地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使當地的下一代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Wikimedia Commons)
蘭嶼被選中成為核電廢料棄置區,獲得免費用電的補償,徹底改變了當地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使當地的下一代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Wikimedia Commons)

就業能力與生活能力

他講的基本素養,是人的基本「生活能力」。他舉了台灣一個小島蘭嶼的故事。因為被選中了成為核電廢料棄置區,獲得免費用電的補償,徹底改變了當地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例如24小時開冷氣),也使當地的下一代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一旦不再廢置核廢料,政府收回免費用電,當地居民就無法生活下去。所以他影響下的原住民學校,「從音樂、舞蹈、美術、文學、體育、綠能建築、國際餐飲、自行車、爬山到水域活動,每一件事情孩子都要學會。」這既是他們的生活能力,也在當地創造了另類的經濟模式。

最後他說:「更重要的一點是面對人類氣候變遷的未來,有一句話叫『怎麼樣去過一個清貧的人生?』我即使有能力,我要的是過一個簡易的人生,能夠對環保、永續盡一分力量的能力,這個或許就是未來的教育能夠給的。」

另一位發言的謝小芩說:「我們剛剛經歷了COVID-19,過去幾年帶來了非常多的災難,但是也讓我們人類社會在病毒的肆虐之下按了一個『暫停鍵』,暫停鍵給了我們很多觀察和尋思的角度,我們一切在快速發展,快速擴張,大量生產的狀況下,COVID-19讓大家都停下來,甚至做了隔離。(就讓)我們思考到,事實上我們之前就是過度的擴張、超速的生產,造成地球的超負荷。我也非常的同意剛才潘老師(前文提到的潘江雪)講的地球不需要拯救,地球超負荷的後果是,人類需要被拯救。」

嚴長壽和謝小芩從不同的角度,滙聚到一個觀點:我們要反思,世界上愈來愈講究的效率文化,經過科技的無限制倍大,已經讓地球不勝負荷,這是氣候惡化的根本原因。(Shutterstock)
嚴長壽和謝小芩從不同的角度,滙聚到一個觀點:我們要反思,世界上愈來愈講究的效率文化,經過科技的無限制倍大,已經讓地球不勝負荷,這是氣候惡化的根本原因。(Shutterstock)

連接自然與慢的力量

她從台灣的實驗教育(類似香港的體驗學習)切入,提出了一個深刻的觀點,「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慢學』,也就是有關於慢的力量的思考。」

她舉了兩所學校作為例子。一所是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世界各地都有,強調自然環境的學校模式),從幼兒園到高中,每一個階段都有與自然界密切接觸的機會。例如與農民一起耕種、向原住民學習編織、砍木材製造家具,都不是點到即止的課外活動,而是一段時間的連續沉浸。學生可以感受到莊稼在自己手裏慢慢成長、製品在自己手裏慢慢成形,這些過程都為學生帶來深刻的體驗。另一所是汗得實驗學校。學生要經過流汗,慢慢學會用自己的雙手蓋造成一座座綠房子(夏天不用開冷氣的生態環保房子)。

謝小芩說:「慢的能力可以讓我們靜下來深刻地和環境進行連接,通過深刻的連接從而產生對環境的珍惜,從而帶動行動,我自己深深的感覺到大人首先要學習慢的能力,以身教和孩子們一起熱愛我們的環境。」

嚴長壽和謝小芩從不同的角度,滙聚到一個觀點:我們要反思,世界上愈來愈講究的效率文化,經過科技的無限制倍大,已經讓地球不勝負荷,這是氣候惡化的根本原因。

這樣說,也許很多人會點頭,但是相信不會引起多大的變化──So what?──像嚴長壽說的,要人人「去過一個清貧的人生」?不要說現在擺弄世界的政客們會嗤之以鼻,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會覺得在生活中有什麼現實意義。

在可見的將來,效率仍然會是許多社會的文化主流,科技的發展也必然朝着加大效率的方向發展。沒有人可以叫停!但是,我們的下一代,可否對這種效率掛帥的世界潮流,逐漸有一定的認識?嚴、謝兩位的觀點,給了我們一點希望,也就是創造機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有一點機會,反璞歸真,回歸大自然,與大自然連接,嘗試一下在自己的手中,慢慢地看到事物的發生、成長、成形。

下一代的生活,仍然會不斷在手機與鍵盤的折騰下度過,他們生活難免會是「按鍵生活」。但是假如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有過與大自然共融的經歷,一生受用不盡。人類的覺醒,也許就是靠這樣的一點一滴,走進一個漫長的旅途。

按鍵生活與慢活哲學

不過,我們的學校,其實不同程度已經有了不少與生態環境有關係的活動。切勿小覷!假如抬頭看一看,這些活動原來對人類有遠大的意義,而不只是STEM的一部分,就能賦予這些活動全新的活力。

近年,有不少提倡「慢」的議論。最近聽到有Slow Scholarship,有學者結群用超過兩年的時間,不斷互相琢磨,形成一本專輯;不過往往這些學者仍有大量其他速成文章。不過這個概念也是很有趣的提醒。也有人提出Degrowth,建議不再停留在GDP增長的硬指標,而輔以其他如生態、健康等的軟指標;其實國際社會早就有了HDI(人文發展指標),已用了幾十年,並沒有改變國家發展的經濟話語。

謝小芩的觀點,也呼應了最近不少人談到的慢活,與我們說慣了的快活,成為趣對。減慢節奏、減少活動、斷捨離……等等,都可以同屬慢活的大概念,是欣賞慢的威力。慢活的平民版,也許是從容。離世不久的一行禪師,就寫過一輯小叢書,以佛家哲學,細緻分析人們生活中的從容實踐。

不得不引起筆者的注意:近年不少青年人「後物質主義」的傾向,不再追逐收入與地位,而刻意營造隨意的人生,是否也是在向「慢活」發展?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