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古都 現代詮釋

古代人什麼時候看風水?看的風水跟現代人有什麼分別?為什麼長安能夠成為十三朝古都?北京在第二個1000年後榮膺歷朝首都,有什麼大局原則值得今天參考?

中國古都的選址和布局是一種結合天文地理、儒家思想和政治考量的宇宙圖式,其中風水扮演着重要的指導角色。今日我們談及的正規風水法則,其實在古代都有跡可尋,並且歷經稽考,證明行之有效,流傳至今。問題是,古都的主人是皇帝,今天我們只是一介平民,身份存在巨大落差,用建都的原則來選擇民居適用嗎?

古都選址和布局之大用

「住宅是縮小的城巿,城巿是放大了的住宅。」
(The city is like a great house, and the house in its turn a small city.)
──阿伯堤(leon Battista Alberti,意大利建築師、詩人、哲學家)

自夏朝至清朝以來,有王朝存在,就有建設宮城的需要。據顧炎武《歷代帝王宅京記》統計,歷來統一王朝的首都和陪都就有46處,若再加上分裂時期的大小政權,國都數目更多達近300個。

隨着歷史發展和文化沉澱,中國古都的選址和布局是一種結合天文地理、儒家思想和政治考量的宇宙圖式,其中風水扮演着重要的指導角色。風水的初念,原本就出於生存需要,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無法匹敵,只好服從,根據長時期對周遭環境的觀察,總結出一套規律,然後按着這套規律找尋出宜居之地,既是一種集體智慧,也是一種社會實踐。

所以,在先民時代,懂風水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本能──追求長存、穩定和自利,而這點正是歷代統治者渴望達到的標尺,於是不約而同地將風水原則施之於宮城的選址和布局之上,是之為風水之大用,明代徐繼述稱:「夫地理(風水又稱地理)之大,莫先於建都立國。」《地理人子須知·帝都篇》。皇帝都是風水的忠實信徒,其中一些如法天象地的重要概念,早在秦漢之際已有文字記錄,以後歷代相繼沿襲,使風水成為一種歷史現象,皇朝顯學。

換言之,今日我們談及的正規風水法則,其實在古代都有跡可尋,並且歷經稽考,證明行之有效,流傳至今。問題是,古都的主人是皇帝,今天我們只是一介平民,身份存在巨大落差,用建都的原則來選擇民居適用嗎?

從大格局着眼,才符合傳統風水由顯而微的通盤概念,而非只論一屋一宅的門向吉凶。
從大格局着眼,才符合傳統風水由顯而微的通盤概念,而非只論一屋一宅的門向吉凶。

宜居之地不分帝王與平民

這點應該分開不同層面闡述。表面上,皇帝跟平民不能等而視之,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歷史上的古都都充滿着王權表述的文化符號,舉例如九在陽數中最大,其開間只容許在皇殿中使用,廡殿頂的亦屬帝王專享,刻意採用高度一致的鋪排,構成一種直觀式效果,達到震懾臣民的作用。類似建築形制我們草民想也不用想,不敢想,否則視之為僭越,是可殺頭的大罪。

然而,從較深層次來說,風水的初念只是如何適應大自然規律尋找宜居之地,這點不管帝王和平民身份上並無二致,人人平等。為配合中國的氣候地貌,歷來宮城經緯幾乎都是坐北向南(僅南宋臨安城例外),而北京的四合院也是同一取向,到香港我們也常說「千金難買向南樓」,甚至本港天文台網頁也有談天氣風水,用氣象學角度解釋向南的好處;又例如香港幾個備受追捧又抗跌力強的藍籌屋苑,間隔都以方正為主,與隋唐長安城、明清紫禁城的形制同出一轍,以至屋外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好像玄之又玄,四神要全,回顧十三朝古都長安,九朝古都洛陽皆有相同形勢,總之,多處顯示一脈相承的痕跡,讓我們可以以古為鑑,解構今日理想居停所需,所以在篇首筆者才引用意大利名建築師阿伯堤的名言,城巿與住宅之間,儘管規模有別,基本原則不變。

流傳下來的古都原本就是一本無字地書,承載着中國人習性和人文觀的文化符號,這點不管歷經多少個千年,都少有改變。這個課程希望憑着古代帝皇和能人異士的建都智慧,給大家一點選宅靈感,大至大局環境,坐向選取,少至屋形布局和屋內陳設,皆有所涉及,同時通過古都實例,也希望能還風水一個清白,它的本質,非如坊間以為神秘迷幻,無中生有,而是於古有據,不過過去遭人忽略而已。

隋唐長安城的方正布局,予人莊重、克制、不容侵犯之感,正好用於皇權的表述。
隋唐長安城的方正布局,予人莊重、克制、不容侵犯之感,正好用於皇權的表述。

秦朝咸陽城採取法天象地原則興建,而且罕有地不設城牆,符合秦始皇膨漲式的英雄人格,不容設限。
秦朝咸陽城採取法天象地原則興建,而且罕有地不設城牆,符合秦始皇膨漲式的英雄人格,不容設限。

今人借鑑古人風水之道

古代人什麼時候看風水?看的風水跟現代人有什麼分別?為什麼長安能夠成為十三朝古都?北京在第二個1000年後榮膺歷朝首都,有什麼大局原則值得今天參考?跟香港一些令人稱羨的地區原來就有一脈相承之處,相反,哪些地區又是反面例子,應該引以為戒?此外,還有哪些顧及大局的元素在選擇居所時可以參考?

古代重視天人合一,用現代的術語,是指大自然和人的和諧融合,解釋了為什麼選擇坐北向南,到今天亦然。從歷朝宮城到北京四合院到香港,宜居的居所,自有一道和大自然諧協的平衡存在,無須言語解釋,也不用理論考究,這才是風水的初念,也是無須與科學苦纏的原因。

隋唐長安城和明清紫禁城一直被視為古都典範,箇中布局和形式跟香港的藍籌屋苑有許多相通之處,所以一般長住久安,而且抗跌力強,說明平穩使正有什麼好處,近年出現的世紀奇則郤有違古代先例,與納氣的平均和深淺有關,風水理論並不神秘,能夠借古為鑑,自然可解。

談中國以外,何妨擴闊視野,紫禁城乾清宮和法國凡爾塞宮,以至和日本古代京都的寢室有何共通之處,怎樣聯繫到你和我家中的主人房?現代人常為五門歸心忌諱,是否一如所料不吉?有沒有學理上的解釋?又愛對流窗通爽設計,並有三叉八卦等陳設,但古人如何看待?是否可取?筆者將嘗試為坊間提供多一個角度看法。

課程推介:八大古都 現代演繹

講師:梁冠文先生(作家及策展人)
日期:2023年11月8日、15日、22日及29日(逢周三,共4堂)
時間:19:30-21:30
語言:中文(廣東話)
形式:實體 / Zoom
上課地點:英皇道75-83號聯合出版大廈25樓(近炮台山地鐵站)
費用:HKD250/堂,報讀全課程者可享九折優惠HKD900(原價HKD1000)

*凡中小學老師、中學生、大專生、已退休學界校長及老師,均可享有半價優惠,即每堂HK$125,全課程HK$500。
**報讀全課可獲頒課程證書(如需要)

詳情及報名連結:https://shorturl.at/pKT16
查詢電話:9301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