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兩件事情正快速改變商業的營運模式,首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讓試錯成本大幅降低;其次是數據收集的方式由局部(capture)變成全面(recording),意思是不需要選擇性收集,而是通過周邊自動化集成,全取自各種來源的數據。這場革命全賴物聯網(IoT)前沿技術與互聯設備系統的成熟,企業能夠用很低的成本收集即時數據、分析並獲得見解,還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幫助人類做出明智決策,以優化營運。
Amazon Go 突破傳統銷售模式
其中一個具體例子是亞馬遜無人超市(Amazon Go),顧客可透過Amazon Go應用程式進入商店,選購所需商品,然後直接離開,毋須在收銀台排隊付款。實現這一切都依賴物聯網技術,包括傳感器、攝像鏡頭及深度學習演算法。在商店內不斷收集數據,監控商品的位置,並識別商品從貨架上被拿走或被放回時的情況。同時,這些設備亦能識別及追蹤顧客,以便知道哪位顧客拿走了商品。
這些數據都被實時收集和分析,以便顧客離開商店時,能夠自動結算他們的購物賬單。此外,數據還可用於優化庫存管理,預測商品需求,以及提供個性化的購物推薦。通過這種方式,Amazon Go採用了物聯網及數據採集系統的集成,突破傳統銷售模式,實現了零售業的創新和優化。
監控分析 實時數據
監控與數據採集系統(SCADA),亦被廣泛應用在製造業、電力網絡、水處理設施等複雜基礎設施中。SCADA系統由硬件及軟件組成,它們協同工作,從遠程設備(如傳感器、閥門、泵等)收集和處理實時數據。收集到的數據會使用圖像介面呈現給操作人員,供其監控和分析。當中提供有關系統狀態的實時訊息,對異常情況發出警報和提示,使操作人員做出明智決策及採取適當行動。
大家可以想像到數據的重要性,同時更應明白人工智能與數據的關係是相互作用,更強的人工智能促使數碼化轉型加速;成熟度高的數碼環境,讓數據的收集變得更簡單容易。全球企業都在急起直追,香港企業們亦要加快做好準備,應對這個大趨勢。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