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想起了杏林子先生一篇很有意義的文章〈朋友和其他〉:「暮春時節,又邀了幾位朋友在家小聚,雖然都是極熟的朋友,卻是終年難得一見,偶爾電話里相遇,也無非是幾句尋常話。一鍋小米稀飯,一碟大頭菜,一盤自家釀製的泡菜,一隻巷口買回的烤鴨,簡簡單單,不像請客,倒像家人團聚……」頓感意義非常,十分感慨。
過去的暑假,筆者出席了多個友好聚會,他們都是這一兩年移居外地的朋友或同學。趁暑假從外地回港探親,順道相聚,閒話家常,互訴近況。老友都想從拾家鄉的味道,回味美好時光。所以每次聚餐都是選吃中菜,我們為求目的,甚至會走遍大街小巷,尋找兒時的口味,回憶美麗的過去。
家鄉的米飯特別香
人家說「外國的月光特別圓」,筆者則認為「家鄉的米飯特別香」。記得去年參加過一次講座,台上的講者教授分享從柴米油鹽説愛國情懷。筆者當時不以為意,直至這個暑假,汗流浹背地陪着多位老友走遍大街小巷找煲仔飯、雲吞麵、豆腐花、砵仔糕……終頓時理解。
說到極致,一位辣妹朋友酷愛湖南辣椒油,結果,老友的母親雖然已屆70多歲高齡,仍為女兒買了10斤辣椒,做了50瓶媽媽辣椒油。我們一班老同學當然要幫手,這也是筆者兒時每年會做的活動,一晃眼已幾十年,人物依舊,情感卻不同。忙了一整天,汗水、眼水、鼻水、口水全都流出,為的是讓老友記着舌尖上的中國。
晚飯時,筆者忍不住,請她早日回流。話音剛落,氣氛頓變。老友訴說人在異鄉種種苦事,以及移居的因由。老友因愛女有特殊學習需要,面對升中呈分試,濕疹大發。帶愛女遍尋名醫不果,心理、生理醫生都光顧過,都苦無對策。最終夫婦二人決定移居他鄉,為愛女改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去年9月到埗,10月入學,孩子11月不藥而癒。她與丈夫本為專業人士,毅然一走,賣車賣樓,到異地城郊買下近3000呎大宅(連前後花園地庫)。看似羨煞旁人,但啞子吃黃蓮,沒有工人,沒有司機,沒有工作。她與丈夫之前在職場衝鋒陷陣,現在每天四目交投,剪草種菜,瑣事種種,磨擦甚多,加上沒有工作,不敢有太多花費。
少小離鄉的問題
老友所吐苦水令飯桌上的佳餚頓時無味,一則心疼她,二則反思教育的意義。筆者也為人父母,孟母三遷的心意當然理解。香港為孩子提供的教育選擇多樣,國際學校、英基、私立、直資、津貼、官立,應有盡有,難道真的找不到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空間?香港推行教育改革20多年,其實已見成效,無奈考試制度沒有改,孩子最終也要升學,這是家長的兩難,也是她口中非走不可的原因。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聽了特別扎心。
反思香港教育種種情况,是否香港的課程太緊逼?應如何為孩子和家長拆牆鬆綁?教育局推出2022小學課程指引,鋭意優化教─學─評循環;政府也投放大量資源,讓學校優化教學過程,豐富學生學習經歷。友校安排無功課日,世衛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日運動60分鐘……可筆者所見,放學後直送補習社到晚上7、8點才回家的孩子大有人在。
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筆者看着不同孩子在不同環境下成長,長大後將有不同的價值觀,也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讓他們有不同的人生軌跡。筆者和幾位老同學都已為人母,基於各自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對自己下一代也有不同的輸入和鋪墊。當晚幾個孩子玩得投緣,未知10年後各人的經歷。有人說經濟是東起西落,這非筆者專業,不敢評論,但見到父母終日在家無所事事,不用上班,對幼小的心靈未必是好事。再說追本源,孩子長大後在外地應如何定位?屆時發現自己跟同儕有異,職場上總有玻璃天頂,心理如何?少小離鄉,老大回國又是否真的跟得上?會否左右不是人……
這一頓飯,老同學們各有心思,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
註:本文以獲得老友同意披露重聚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