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教育話語的演化〉
寫作不只是一種輸出,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但也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上周提到教育裏面的經濟話語。忽然想起,曾經有商界的朋友說過,經濟話語還是要的。而經濟學家也許更會說,其實一切都只不過是經濟話語──原始人類的「求生話語」,不也是經濟話語嗎?中國古代科舉的追求功名,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十年寒窗,不也是一種投資?不也是經濟話語?
這種說法,筆者同意也不同意。同意:如果說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生存,為了個人的利益,又或者即使是為了公共利益(public good),那也可以看成是經濟話語。不同意:人,固然有經濟生活(也就是參與生產或者服務),但是還有家庭生活、社交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靈性生活、餘暇生活、退休生活……等等,就不一定是帶着經濟計算來度過。此外,社會上許多問題,都不可能純粹用經濟觀點來解釋;也不可能用純粹的經濟手段來解決。
因此,從宏觀的角度看,政府以投資的經濟觀點來看教育,毫不奇怪,也可以理解。但是,進入到微觀的教育現實,假如把教育體系裏面的活動,都用經濟話語來闡述,就會出現上周文末所述的情況:人生是一條經濟階梯,也就是一條「生涯」(經濟生活)的階梯;學校是這條階梯的第一個階段,必須在學校生活裏面,不斷爭取優異成績,才能攀到社會金字塔的上層。因此,在學校裏面,學生個人的成敗榮辱,都掛在分數成績上面。所以說是一種「學歷話語」,是廣義的學歷──分數、成績、升學、文憑、學位;而學歷包涵着個人經濟生活的前途。簡單來說,教育、學校、學歷,都是經濟話語的一部分。
工業社會 經濟話語 天經地義
上周文末又提到,這在傳統的工業社會,天經地義。社會的勞動力就是如此分等分類,就靠學校來把人類分等分類。這是社會的基本遊戲規則,不由你不服從。因此就容易理解,許多家長,鑑於自己的經歷,難免敦促孩子:首先還是考好試、獲取高分,因為這還是最重要的保險。這裏面有一個假設,學歷是一勞永逸終身受用的。的確,在傳統的工業社會,學歷可以提供終身的保障。這也是為什麼教育投資的個人回報,可以計算終身的收入增值。
現在,社會變了。教育裏面,當然還有很多終身受用的東西,人生態度、待人接物、不斷學習;但卻不是可以讓個人從一而終、步步高升、不作他想。現在擺在人們面前的,是不斷變化的前景,也就是難以持久的職業與崗位。對個人來說,也就是需要擺脫只講分數、只看考試、只看學歷的心態。積極來說,雖然他們面前沒有一條直路坦途,但是卻有廣闊的天地,有無限的機會去創造自己的窗口。我們所熟悉的經濟話語,顯然難以讓學生打開這樣的眼界。
這樣說,似乎有點悲觀。非也!教育的話語,正在開始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在東亞社會漸見端倪。本欄提過多次始於1990年代末美國的21世紀技能,一般看成是教育目的。基本上是講新的工作環境所需要的技能。可以說是最現代版的教育經濟話語。但是到了新加坡,這些技能大致相同,但是在中心加上了6項核心價值(尊重、負責、堅韌、誠信、關愛、和諧),而把目的定為培養4種人(自信的個人、自覺的學習者、主動的貢獻者、有心的公民)(以上皆筆者譯自英文)。在這裏,21世紀教育的出發點和終點,與美國的截然不同。可以說是對美國概念的教育經濟話語,作了毫不客氣的修正。也可以說是「人文話語」的開始。
學歷話語 學習話語 人文話語
2000年中國教育部的課程改革,標題是〈學會學習〉。2002年香港翻天覆地的課程改革,標題也是〈學會學習〉。兩者都是把學生應該有的學習經歷,放在課程的中心;離開了純粹以大學入學需考科目為支架,香港還直接用「學習經歷」替代「科目」,堪稱明顯的「話語改革」。現在回顧起來,那是用「學習」取代「學歷」珍貴的一步。雖然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會有不少傳統「功名文化」的影響,但是在國際比較PISA名列前茅的新加坡、香港、上海,「學習話語」已經廣泛地深入人心。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還少有的,把「學習」扶上了教育舞台的中心。
2016年,筆者在台灣參加一個研討會,大家在研究如何翻譯美國的21世紀能力。曾志朗教授就提出,美國的模式,着重工作表現,而中國傳統的教育,也講究人的內涵。因此他提出可以用「素養」,比較可以概括中華文化的教育目的。也是2016年,不約而同,北京師範大學的李崇德教授,受教育部的委託,發表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是用了「素養」這個詞。這也許不是巧合,而是華人社會對教育的共識。假如用「教育話語」的視角來看,這是比較徹底地離開了教育的「經濟話語」,使用非經濟的話語來概括教育的目的。
在中國內地,「素養」這個概念迅速深入人心,也表現了中國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渴望在知識與技能以外,尋找學生全面發展的話語。可以說,這是在應試文化的陰霾底下,尋找廣義的德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空間。「素養」的提出,讓實質上教師在應試以外的不斷努力,找到了認可的地位。也可以說是為教育的「人文話語」撐了腰。
培養人才 立德樹人 陰陽融合
然而,在內地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遇到一個提問:常說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那算不算是「經濟話語」?筆者的回應是:在中國,教育一方面要「培養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不是也同時在強調「立德樹人」嗎?前者的確是「經濟話語」,後者可以說是「人文話語」。
筆者的理解,在中國的文化裏面,沒有把這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對立兩方。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其實一直都在這兩方面同時努力。這也許是中國傳統文化裏面的陰陽融合。須知,中國的教育,是兩個方面的傳承:科舉流傳下來的「功名話語」,計劃經濟營造的「經濟話語」(人力規劃),合流而成為洶湧的「應試文化」。但是同時,在華人社會,傳統的教育框架,是「德智體群美」;在內地,以前是「德智體」,近年則是「德智體美勞」。教師都明白,要「德智並重」,從來沒有放棄「德」。
可以說,華人社會教育肩上的擔子,要比其他社會重得多。但是在社會大變動的當兒,當全球都在探索「情意教育」(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的時候,華人社會的「素養」、「立德樹人」,從「學歷話語」轉到「學習話語」,從「應試文化」到「立德樹人」,都是在挑戰純粹的「經濟文化」。疫情3年,香港的情意教育如雨後春筍,百花齊放,也是在正規課程以外,在經濟話語以外,探索教育的更高使命。
筆者有一個說法,在香港和內地似乎都得到聽者的認同:宏觀來說,培養人才,不在話下;前線來說,幫學生考試、升學,不在話下。不在話下,是生活常態,有許多事情非做不可,而且要愉快地做;人要吃飯、睡覺,不在話下。但是生活還有更重要的目的與目標。同理,教育還有更重要的使命!
回答上面的提問,筆者的答案:從人的角度看人才,與從人才的角度看人,是很不一樣的。有了優質的人,就不愁沒有人才。相反,純粹為了人才而培養人才,也可以出現許多社會的敗類。
教育,就是為了培養優質的人,有素養的人!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題為編輯擬。
教育話語的演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