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讀書之目的,乃是吸取知識,要做到書為我所用,而不是以書為尊,做書本的奴隸。當然,我們也不應為懷疑而懷疑。誠如朱熹所言:「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這才是讀書之道。

猶記得筆者讀中學時,最愛跟同學開玩笑。每當老師要大家測驗時,同學問我有沒有溫習,我總是對同學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有一次,文學科要測驗,老師聽到我對同學講「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位十分認真的老師覺得非常失望,不知道我是在開玩笑,以為我真的沒有溫習,還敢沾沾自喜,當即批評我不努力學習,還說大家如不想考試合格,就繼續「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吧!

看見老師恨鐵不成鋼的失望之情,我本想向她解釋幾句。不過轉念一想,多說何益呢?不如好好作答,交出好成績就能消除誤會。其實,那時我雖然不算特別用功,但還是有溫習的,只是愛說調皮話而已。幸虧我這次測驗的成績還不錯,老師才知道我沒有荒廢學業。不過,那時我並不知道這句話的真義,以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是泛指不要完全相信一切書本,故將它當作偷懶不讀書的擋箭牌。

習非成是 被當偷懶擋箭牌

其實,此語出自《孟子‧盡心下》。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這裏講的「書」,是專指《尚書》,而不是指所有書籍。孟子的意思是說,與其完全相信《尚書》的記載,則不如沒有《尚書》。孟子說:「我對《尚書》中的〈武成〉篇,只不過採信其中兩、三段文字而已。仁德之人天下無敵,以天下最仁慈愛民的周武王,討伐最殘暴無道的紂王,又豈會發生血流成河,連舂米的大木棒都被血水漂走之事呢?」

〈武成〉這一篇,早已遺失,今人讀到的所謂〈武成〉篇,乃是後人偽造的,故孟子對其所讀之〈武成〉篇的評價準確與否,吾人不得而知。然而,孟子勤於思考,不迷信書本的治學態度值得肯定。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娛樂活動太多,很少人能靜下心來讀經典。久而久之,習非成是,以為古人叫大家不要太相信一切書本,從而為不用功讀書找到藉口。

鉏麑故事 疑點為人忽略

當然,死讀書是不對的,我們要活讀書,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才對,否則就成了書呆子了。據《左傳》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記載:「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身為正卿,對晉靈公違背為君之道,胡作非為,殘害百姓深感不安,屢次進諫,晉靈公非但不聽,反而懷恨在心,派一個名叫鉏麑的刺客去暗殺趙盾。

鉏麑潛入趙盾的府邸時值清晨,他看見趙盾將朝服穿戴整齊,準備上朝,因時間尚早,他正坐着閉目養神。鉏麑看見趙盾對上朝的態度如此恭敬莊重,心中極為慚愧,覺得殺害國家的忠臣,是對國不忠,但違背晉靈公的命令,又是對君不信,不知如何是好,苦思無計之下,最終頭撞槐樹而死。

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讀者,其實有不少疑點為人忽略。鉏麑觸槐而死前,趙盾根本毫不知情,等趙盾發現他時,他已經死了,然則此前他的心理活動他又告訴何人呢?鉏麑心存愧疚,觸槐而死的情節只是趙盾方面的一面之辭罷了,更何況整個故事的情節猶如小說家言,令人難以置信。難道不會是趙盾的衛士發現後把他殺了,然後炮製這個故事來抬高趙盾,掩蓋真相?難道不會是鉏麑正要行刺趙盾之際,突發心肌梗塞而死呢?

反正死無對證,又沒有第三者可以作證,我們為何採信趙盾方面的一面之辭呢?但這個故事卻傳誦千古,為世人津津樂道,因為符合民眾對忠奸善惡的道德標準,人們普遍認為忠臣的道德力量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縱然是冷酷無情的殺手也會被其感化,加上史書言之鑿鑿,故時至今日也很少人懷疑這個故事是否真實。

讀書之目的,乃是吸取知識,要做到書為我所用,而不是以書為尊,做書本的奴隸。當然,我們也不應為懷疑而懷疑。誠如朱熹所言:「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這才是讀書之道。

作者簡介:

台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文學、語言及文化文學碩士(優異)、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文化研究院「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作者、香港電台節目「講東講西」客席主持、《協進之聲》編委。馮博士曾主持香港電台節目《中國點點點:閱讀中國》、新城電台節目《大中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