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過蓮香,歷史走中學

香園圍村與深圳河之間,有山丘名為白虎山(亦稱白花山),是新界地區最北山丘,居高俯瞰,邊境形勢及附近地貌山林,可盡收眼底。往昔這範圍屬於邊境禁區,因近年逐步開放,走訪鄉村或行山路徑今時多了選擇。

疫情紓緩後,內地與香港兩地通關復常。過關迎來新通道──蓮塘/香園圍口岸,往來兩地交通多一個選擇。

香園圍邊境管制站以附近香園圍村命名,但最近港境口岸的鄉村其實是松園下村,由松園下沿蓮麻坑路往東南走,才到達香園圍村。香園圍村與深圳河之間,有山丘名為白虎山(亦稱白花山),是新界地區最北山丘,居高俯瞰,邊境形勢及附近地貌山林,可盡收眼底。

往昔這範圍屬於打鼓嶺區,與沙頭角等地俱屬邊境禁區,因邊境範圍近年逐步開放,走訪鄉村或行山路徑今時多了選擇。

芒草叢生的白虎山頭,俯瞰蓮塘/香園圍口岸,高樓矗立於蓮塘區。
芒草叢生的白虎山頭,俯瞰蓮塘/香園圍口岸,高樓矗立於蓮塘區。

萬氏南越 立村香園圍

香園圍村屬客家萬氏所立,其先輩於明朝自粵東北五華縣(原稱長樂縣)南遷,擇居蓮塘。清康熙初年,東南沿海因鄭成功抗清,清政府實施海禁,廣東至福建、浙江沿海數十里居民,皆須內遷。至康熙中前期,台灣鄭氏勢力敗降,海禁撤銷,居民可以正式遷返。蓮塘萬氏部分人口南越深圳河,立村香園圍。

至於今日深圳及香港範圍,於明朝萬曆以前,原屬東筦縣轄境;為加強海防,劃為新安縣。按清朝康熙《新安縣志》,香園圍登錄於五都村莊之一;至嘉慶年間的《新安縣志》,香園登錄於官富司管屬客籍鄉村之一。清末民初,也就是大約英殖勢力自九龍半島擴展至新界(1898年)的時期,香園圍部分村民遠赴中美洲務工從商,能有積蓄盈餘的匯款返鄉建屋;其中現存於上香園及下香園各一組被古物古跡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即建於1930年前後。相較一般村內典型客家舊式小型民房(多已坍塌或僅餘頹恒)略具規模而完整。

上香園村口的一級歷史建築:客家民居及4層高碉堡更樓。
上香園村口的一級歷史建築:客家民居及4層高碉堡更樓。

走入上香園,村口可見兩列客家房屋及四層高更樓,即為一級歷史建築。往昔生活艱困,海盗賊匪橫行;鄉村房舍建築,以防寇防賊為優先考慮。排屋緊貼,互相守望;更樓碉堡用作居高遠望,設有槍眼,好作防衛;大屋牆體下截砌以大型花崗石,上截砌以青磚,堅固而防火防水。大門仍可見有趟隴,窗戶窄小,亦用以防盜。瓦頂近屋簷牆身圍飾有彩繪書法字畫,並配以灰雕、石雕、木雕,皆傳統文化與財力的展現。

往昔鄉村生活,必須砍柴伐薪,大量燒柴燒炭。但村內及村後風水林,仍存有不少老香樟樹,實在難得,或亦即當年村名的由來。

更樓碉堡防衛 戰壕遍布山上

1941年12月,日寇自廣東南下,越過深圳河,入侵新界地區,並迅速攻佔九龍半島及香港島,香港全境淪陷。當年新界鄉民加入抗日隊列的不少,日軍於白虎山形勢險要處,建有機槍火炮陣地,格殺不論。登白虎山,踏足山上蜿蜒遍布的戰壕,大小機槍石堡多處,不期然遙想昔日戰爭的殘害。

白虎山頭蜿蜒遍布戰壕,縱橫於各個日寇機槍堡之間。對岸所見蓮塘區新建高樓,以及近千米高的梧桐山。
白虎山頭蜿蜒遍布戰壕,縱橫於各個日寇機槍堡之間。對岸所見蓮塘區新建高樓,以及近千米高的梧桐山。

隱蔽於山體的日軍機槍堡。不知殘害射殺多少鄉民或抗日遊擊隊?
隱蔽於山體的日軍機槍堡。不知殘害射殺多少鄉民或抗日遊擊隊?

白虎山山頂築有一座大型綠色建構物,屬二次大戰後港府所建。起因是1949年,國民政府敗走大陸,新中國初立;香港邊境局勢動盪,影響所及,當時港府警務處長麥景陶,下令沿邊境各山頭,築建碉堡,其中一座即座落白虎山山頭;現今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亦留作警崗用途。

邊境地區,過去長期處於戒備狀態。1978年,內地實行改革開放,深圳市逐步提速發展,至今口岸範圈,北面已見高樓聳立;至於南面港境禁區雖已開放,現時仍凝滯於半個世紀以前的鄉村山林狀態。估算兩地制度差異繼續不變,北岸5至10年內會更多高樓遍布,而南岸則仍待發展規劃。

麥景陶碉堡共7座,建於1949至1953年間。當年邊境緊張,偷越者眾,港府分設哨點以堵截違法入境者。
麥景陶碉堡共7座,建於1949至1953年間。當年邊境緊張,偷越者眾,港府分設哨點以堵截違法入境者。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