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紀錄片,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年便看了兩齣,印象非常深刻。一齣為《零距離殺機》(Point Blank),把傳說中巴西里約熱內盧市貧民窟警隊槍殺街童及嫌疑毒販的事件以紀實片呈現眼前,控訴獨裁政權如何連累無辜,置錯殺良民於不顧。人命如草芥,目下世界仍經常發生,絕對可以思議。
由血流街頭轉向文明國度,看了馬田.史高西斯導剪的「書中方一頁,世上五十年」(The 50 Year Argument)。說文明其實也不過是紀錄文化人如何互相罵戰,就社會政治甚至戰爭事件各持己見,對象內容依然是野蠻的戰爭。我們熟悉的名人:《紐約書評》總編羅拔.史費斯,詩人羅拔.盧維爾,文化評論家蘇珊.桑塔,女性主義藝術家瑪麗音.沙哈貝羅,以及中年的哈維爾等。他們於1970年代的綽綽風姿,在鏡頭上重現,叫人感觸五十年前的文化倫理、文化力量及其影響。
《紐約書評》總編 風采非凡
一切從《紐約書評》開始,而電影則穿插於書評五十周年的紀念活動。史高西斯立於鏡頭後,見作者逐一上台回想當年如何參與書評的寫作,如何得到史費斯的接納,如何暢所欲言。他們或朗讀自己的代表作,或向史費斯致敬,或回憶重要的事件及人物。筆者邊看邊又感觸香港曾經出現過的重要文化雜誌及報刊:《中國學生周報》、《年青人周報》、《電影雙周刊》、《突破雜誌》、《文化現場》、《瞄》、《主場新聞》等等,還沒有一本得到像《紐約書評》受尊重的地位,類似的致敬及紀念活動亦未有舉行。(春天的時候,特別懷念趙來發,他在多類本地文化刊物的編寫工作中不遺餘力,發掘了不少文化評論人及創作者,亦帶有史費斯獨到的眼光與胸襟。如果他曾得到更大的支持,如果他繼續能健康地工作……)
史費斯現在80多歲了,紀錄片攝於兩年多前,還見他每天如常上班,親力親為,督促大小事項,指令年輕編輯們修改版面,跟隨適當的工序。沒有人不尊重他或違背他的意旨,即使「軍令如山」,但他的人面和經驗仍無人能及。史費斯編輯之苦與樂?如受訪者所言,他是如此運用其靈敏的直覺和銳利的閱讀力來尋覓自己的作者,不受盛名所累,不耽於友情,對別人可能遭受的傷害深表同情的同時,又維護作者抒發己見的權利。他當然也會拒絕作品,且也主觀直言,說不能想像如此的作品會適合刊登在他的書評雜誌。
如此別具權威的總編並不多見,因他的刊物而引發的爭辯,並繼而成為連帶效應的社會及政治事件。紀錄片中羅文.米爾勒跟蘇珊.桑塔的唇槍舌劍,穿插於過去五十年女權、人權、越戰、薩爾熱窩的戰爭,哈維爾的屢仆屢起,佔領華爾街等風起雲湧之間。最重要有靈氣的寫作,翻閱其中,輕舟己過萬重山。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Flickr/Creative Commons/NYBR Classics
人物插圖:Flickr/Creative Commons/David Shankbone
編按註:Haffner, Peter. “We Do What We Want“, 032c, Issue #23, Winter 2012/2013,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