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教育,本來就是全社會的事。近年來,香港社會表現了很難得的一個方面,不少民間機構和團體都與學校結伴,為學生提供另類學習經歷。環境營造這個計劃,又創造了民間參與教育的又一個方面。

有機會看到”Place Maker”在香港學校的成果。Place Maker,香港的中文譯作「環境營造」,意思是把原來的空間變得更有趣、更有意義,的確是有營造環境的意思。

這次遇到的,是香港賽馬會「幸福校園計劃」的一部分。筆者本來也驚嘆這些學校頗有新意的學校環境,但卻不知道營造過程的精采之處。

這個項目的成果,是在校園裏面,設計和營造出一片實用而又美觀舒適的空間。這過程裏面,由學生和教師、校長一起從零開始,思考、討論、探索各種方案,然後對一片空間加以改造、創新,終於營造出一些別開生面的新型空間,大都令人耳目一新。

學生是整個設計過程的主體。中學生、小學生,都是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想像中的需要出發,允許自己的夢幻帶領自己的思路,從天馬行空,逐漸成形,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設計。然後加進專業的設計人員,把學生腦海中的想像,變成可行的方案,付諸實施。筆者在一個有關的研討會上,提出5點觀察,在這裏與讀者分享。

第一、這是學生難得的學習經歷。我們學生的生活,習慣地被正規的學業塞滿。作業、測驗、考試,已經幾乎佔據了他們所有的時間;又或者稍有空餘就給家長安排的種種校外訓練擠滿了。這個環境營造的過程,給了他們一種全新的學習經歷,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是他們從未經歷過的一種學習。

不要小覷很可能只是一小片空間,但是為他們打開的思想天地,卻是無限的大。而這大片的思想天地,對他們的未來是何等重要!

設計思維:難得的全過程學習

第二、這個計劃貫徹始終的是「設計思維」。筆者概括的理解,設計思維是一個全過程的思維。也就是從釐清需要、假想目標、多方探索、選定方案、不懼失敗、勇敢嘗試、享受成果、然後不斷追求進一步的完美。有些營造的起點,是實際的需要;通過環境的改造,把原來毫不起眼的地方,滿足了大家一直以來的需要。

有些的起點,純粹是學生的夢想,海闊天空,但是經過設計,卻就在原來的校園裏,實現了這些夢想。有些看來是不可能的夢幻,但是經過推敲、嘗試,最後真的實現了。從需要、夢想、幻想開始,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努力,竟然可以變成現實。這是多麼美妙的事?

這是一種與我們熟悉的課內活動完全不一樣的過程。低頭想一想:我們的傳統課程,可有類似的學習過程?筆者以前在中學教物理,也盡量努力把物理的原理拉到學生的生活現實,但都不是學生實際的需要,更幾乎沒有夢想和幻想的空間。

然後就是大量的計算,最終目標是考試取得高分。小學也是如此,西方有些地方,小學一年級就學分數概念,也就是一塊pizza如何切塊;但是華人社會,非到三年級不學分數,原因是因為要學分數加減通分母,也是把計算看成了學習分數的目標。小學語文作文,既不是為了表達,也不是為了發表,目的往往是交給教師,爭取高分。這種種,都是把一個學習的全過程,劈成一小塊,掛在分數上面。學生既沒有餘地去思考有什麼需要,也更沒有空間去夢想,更談不上實現夢想。

這是筆者對設計思維的概念認識。除了這裏談到的環境營造,許多香港學校在進行的體驗學習、社區服務、長者關愛……其實都是全過程的學習。我們的正課學習,有沒有辦法也加進一點設計思維?大學來說,設計思維已經是學習科技的基本形態。美國的OlenCollege和墨西哥的TecdeMonterrey都是名列前茅的改革性型大學,從入學甄選、校內學習、考試測評,都是要求學生參加實際生活中的工程項目。中小學又如何?疫情之下,香港也出現了一點契機:有小學的中、英文作文,全部放上網;學生有了「發表」的目的,又有了互相評論學習的機會,再也不是為了教師給的分數!有些學校嘗試讓學生寫小說,那就更加是一個全過程的學習,學生就非要有設計思維不可。

大學來說,設計思維已經是學習科技的基本形態。(賽馬會幸福校園計劃圖片)
大學來說,設計思維已經是學習科技的基本形態。(賽馬會幸福校園計劃圖片)

夢想成真:難以替代的幸福感

第三、環境營造的過程,也是集體創作的過程。這裏,學生的集體創作,不在話下;往往是學生的七嘴八舌開始的。

這完全符合學習科學的啟示:群體的學習,是人類最有效的學習。這裏就不再是大家已經熟悉的小組活動,而是教師、校長,有時候甚至家長都參與的活動。教師的身份不一樣了:他們既不是知識的傳授者,也不完全是我們最近常說的學生學習的設計者;他們是學生設計的同行者,也是設計成果的共享者,更是不斷改進的促進者。教師都很享受,他們與學生的關係變了。校長也變了,也變成了環境營造的「同謀」。

很重要的是,這樣營造出來的環境,是全校師生共同擁有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那種擁有感、自豪感、幸福感,是難有其他過程可以替代的。

這種情形,在疫情之下,其實也出現在不少學校。例如小學的「童創商店」,由小學生自己領導一家有10個管理部門的校內商店,在校內以虛擬貨幣交易。上周本欄的插圖,就是中學生進入社區以後,發掘出本區傷健人士的需要,因此設計幫助他們的方案;並且建立媒體,替傷健人士發聲。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設計思維已經成為許多學校課餘學習的基本模式,也是由學生主導的學習模式。這也是另外一種靜悄悄出現的教育新常態。

第四、看到這種種例子,不僅想:空間是如何出現的?表面上,空間是一塊地方,把一塊平平無奇的地方,變得多姿多采,甚至變成夢幻世界。可見,空間是人創造出來的。

但又要問:哪裏來的時間,去營造這樣的空間?教師和學生,都不會製造時間。當他們的時間被日常的活動擠滿了,就不會有時間。君不見許多香港的教師,晚上啃個麵包當晚餐,8、9點才回家?答案只能是:關鍵是思想上創出空間。在思想上畫出一個以前沒有的空間,給予思考、探索、夢想的天地,學生就會去佔領,就會去發揮,而不需要教師一步步領着走。

思想上有了這個空間,有了這個引人的天地,就覺得值得花時間。時間花下去,就愈發覺得有收穫,就愈發覺得要鑽進去,直到得到結果。思想上有了空間,時間就不在話下,空間就會起變化。別開生面的環境,就是如此營造出來的。

在思想上畫出一個以前沒有的空間,給予思考、探索、夢想的天地,學生就會去佔領。(賽馬會幸福校園計劃圖片)
在思想上畫出一個以前沒有的空間,給予思考、探索、夢想的天地,學生就會去佔領。(賽馬會幸福校園計劃圖片)

空間何來:開闢思想的新天地

沒有嘗試過的,會覺得不保險,怕影響了正規的學業。事實上,還沒有聽說過因為環境營造而令到學業成績下降的。

相反,改變了的環境,而且是自己親手營造的環境,只有讓大家感到校園的幸福與可愛。這是幾乎所有參加環境營造計劃的師生共識。

第五、第一批15所學校,大都工程落成。最後的階段,得到許多民間機構和團體的支持。不講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熱心的設計家。沒有他們,所有的環境營造方案都只能是空中樓閣。這些設計師們,不只是把夢想變成現實,而且經過他們的妙手,可以把夢幻變得更加夢幻。他們注入的創新元素,讓校園內經過加工的地方,煥然一新,讓傳統的校園黯然失色。

教育,本來就是全社會的事。近年來,香港社會表現了很難得的一個方面,不少民間機構和團體都與學校結伴,為學生提供另類學習經歷。環境營造這個計劃,又創造了民間參與教育的又一個方面。

筆者到過的學校,許多校園都有嶄新的一面。他們沒有參與這項計劃,但背後一定也有不少動人的故事!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