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語文教學的困局

怎樣攪好語文課程和教學是一件很專門、很複雜的事情,基礎教育課時不足可能就是困局之源。

關於語文學習的討論好似從未中斷過,只是聚焦點時有改變,多數是因社情、政情、功能關係引致,鮮有從用家角度出發。如何推行語文學習、怎樣設計課程、甚麼叫正確的發展方向,全是大人們去講、爭辯,學生只有擔當「被扯線的公仔」角色。

兩文三語,特區成立之初已提出來;當時歧見不多,因為除了是個口號,那也確是21世紀現實上的需求。由於全球化,如需要與境外人士溝通時,能操流利通行世界的英語當然是無往而不利。由於中國經濟崛起,回歸祖國後要與內地有效往來溝通,掌握國家通用語普通話自然是個必須。25年過去後,成效如何呢?

兩文三語課程目標應是各有不同

除了英語、普通話、廣東話3個語言外,還有兩套文字:中文、英文。因為香港流通的廣東話本質是方言,若要以文字表達時,仍然需要運用書面語寫出來。認真地講,在兩文三語要求下,每個學生其實是要弄懂5套規則。除語文外,基礎課程內原有很多學科知識、德體群美靈的均衡課程、公德性環價值觀和涉及技能的全方位學習活動,都要他們去學。細心想想這對中小學生來說,會否有點吃力?

中文學習,即是學習自己國家的語言和文學,這本是基礎國民教育;目標不只是懂得用,更是文化、傳統價值的承傳。若對國家文字都掌握不來,無法與過去千百年來的歷史溝通,緣何談愛?

至於普通話,主要在於應用,學了基本功後能夠溝通得到應是可以的。再多的要求,應撥去深造層面或針對個別職業的需要,另行學習或鑽研。

我們不應放棄現時廣為使用的廣東話,一來她是我們的母語和本地方言,二來她的使用正正表彰「兩制」的特色;況且海內外使用廣東話的人分布全球,她本身亦負有文化交流的功用。學習普通話宜以第二語言方式進行,目標是與全國十多億人接軌到。

英語學習的目標相對簡單,就是學懂用一個世界通用語文,以能與境外溝通為主;能善講聽英語又比學懂英文更為重要。因為英語體系的文法與中文或廣東話南轅北轍,掌握基礎英文的讀寫是少不得的。當前學習英文的最大困難在於應試,讀、寫、聽、講,都變成大部分學生的重重關卡,如何調整配合學生也是個要解開的結。

困局可會是統一課程的後果?

怎樣攪好語文課程和教學是一件很專門、很複雜的事情,基礎教育課時不足可能就是困局之源。如前所述,孩子光是去學兩文三語已花去不少精力和時間,現行課程框架內還有大量東西要他們去學;加上本地一直奉行統一課程,每個孩子不論能力、才華、喜好都要學好同一水平的課程內容,直到升上高中才出現選修科的學習。

近日輿論出現一陣議論,事關有人提出要大幅減少英語教育的課時,藉此騰出空間讓學生在其他範疇上的學習;熱議的意見正反兩方面都有。香港方面自然是反面批評者為多,始終我們都了解作為一個國際都會,學好英文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在掌握好國文和普通話方面的表現,仍是強差人意;從零和概念去增減課時調動可非一個可行方法。

不過有人提出「花很多時間去學而將來少用」,這個觀點倒值得思索。每個青少年踏入社會後使用英語、普通話、讀寫英文、運用文字的需求,其實是有很大差距。現時學生學習着同一個對學習資源有很高要求的統一課程,上述觀點能否幫我們悟出一個出路?

思考將兩文三語課程針對不同的目標加以分途處理,可會是抒困的一扇窗?

簡言之,設計一套分層課程,每層課程皆有其核心對象,針對對象的不同需求而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有所差異。在不同關卡有轉軌安排會更好,令較後發力的或力有不逮的學生能按新目標而轉軌學習。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