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東西》──談也斯二三事

電影《東西》以也斯在瑞士蘇黎世坐車登山,揭開了「序幕」。接着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受訪者──鍾玲、葉輝、梁文道、顧彬、四方田犬彥……每人一段獨有的話語,就像一塊塊的拼圖,拼湊出也斯的世界。

猶記得,《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電影系列》於2011年在香港上映,電影以紀錄片的方式,介紹6位台灣文學家的創作歷程,包括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楊牧和王文興。

那時,也斯寫了一篇文章《大家在島嶼寫作》,他說:

「香港也不是沒有值得拍的人物,也不是沒有有拍攝能力的人才與資源,
為什麼這麽多年下來,沒有拍出《他們在島嶼寫作》這樣的電影?」

然後,聽說黃勁輝得知也斯身罹肺癌後,自2009年開始,便為也斯展開拍攝工作。他自資買了攝影機,帶着有限的資金,一直追隨着也斯最後的腳步。

2015年12月中,也斯的紀錄片終於面世,名字就叫做《東西》,與他一部詩集同名。

《東西》是《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二中的一部。

這系列的電影,有台灣作家瘂弦、洛夫、林文月、白先勇;還有香港作家劉以鬯、西西、也斯。

詩集《東西》封面。
詩集《東西》封面。

DVD《東西》封面。
DVD《東西》封面。

泥上偶然留指爪

也斯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創作不輟,作品包括散文《灰鴿早晨的話》;詩集《雷聲與蟬鳴》、《游離的詩》、《東西》、《普羅旺斯的漢詩》;小說《養龍人師門》、《剪紙》、《島和大陸》、《布拉格的明信片》、《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評論則有《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等。

我閱讀也斯的作品,始於70年代中期,念大學的時候。一直以來,我只是個讀者而已。多年後,因工作的關係,有份參與香港高級程度(AL)中國文學課程的修訂,跟也斯的聯繫亦多了。

進入千禧年,中國文學課程的修訂,引入文學創作,讓學生可以嘗試不同文體,包括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的創作。對此革命性的改變,教師的反響頗大,贊成的意見固然有,反對的聲音亦不少。文學老師或懷疑,或擔憂,反應都在預期中……在修訂的過程中,我們亦不時對外,向不同界別如教育、文學、學術的朋友徵詢意見。也斯是其中之一!

2004年2月,我們邀請也斯當主講嘉賓,以「新詩的欣賞與創作」為題,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跟中學教師分享。演講開始前,碰到他在圖書館附設的咖啡店,我們還坐下來,喝了一杯咖啡,談及如何在中學推廣新詩創作。

在演講中,他從一首小朋友寫的詩說起,然後是卞之琳的《斷章》、瘂弦的《坤玲》、辛笛的《生涯》、馮至的《梵谷》、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的《一見鍾情》(Love at First Sight),以及也斯自己的詩作──《給苦瓜的頌詩》、《故宮》、《灣仔》……還有幾首古典詩。不同的詩歌,配上不同的畫作、攝影作品,帶給我們莫大的視覺享受。

也斯強調,新詩其實也是從舊詩發展而來的,那是很好的切入點。他指出過去將新詩神話化,好像不吃人間煙火似的,其實詩是一種溝通,寫詩是很自然的一回事,就像吃蛋糕……

他的闡釋,讓部分害怕新詩的老師,化解了部分疑惑,至少不再抗拒新詩。

也斯攝於德國海德堡。
也斯攝於德國海德堡。

然後是2010年12月的「名家創作經驗談」。

也斯在2009年患上肺癌,與病魔搏鬥期間,他依然答應我們的邀請,分享他的創作經驗,講題是「詩與生活」。

那天,同事到銅鑼灣去接也斯,他的兒子梁以文剛好在香港,於是陪同父親一起前來。

台上的也斯,帶着病容,仍然熱切地侃侃而談,大家都很感動。他以多首自己的作品──《鴛鴦》、《更衣記》、《舊市空間》、《寒夜‧電車廠》、《轉進峽谷》、《在路軌上》為例,談詩與衣食住行;又以《老殖民地建築》、《蓮葉》、《孔子在杜塞爾多夫》、《木基督像》等作品為例,討論詩與文化、歷史、倫理、宗哲的關係。

他眼中美好的詩,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演講完畢,他也累了,我們送他回家去。

正值周末,交通擠塞,在公主道行車緩慢。坐在車子內,大家談起了黃國兆導演的《酒徒》,還討論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的困難。

那是最後一次合作。

接着的幾年,在不同的場合,或聽講座、或看電影,偶爾也會遇見也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香港公園,他陪同幾位朋友,剛從「樂茶軒」步行出來。我也約了朋友,預備喝茶去。那天的也斯,精神還不錯。我們站在公園入口附近的小路上,聊了幾句,便揮手告別。

2013年1月,也斯與世長辭。

鴻飛那復計東西

三年後,我看了電影《東西》。

也斯的創作很多樣化,有詩歌、散文、小說、評論,還有攝影。他遊走於各個界別,涉獵不同的文化,他的好友亦遍及世界各地,跨越東西。紀錄片以《東西》為名,實在貼切不過。

電影中的也斯,足跡踏遍瑞士蘇黎世、葡萄牙、捷克布拉格、美國三藩市、台灣、澳門等多個地方,當然少不了香港。

鏡頭下的受訪者,超過40人,他們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的國家,包括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服裝設計師、美食家,以及也斯的家人。

也斯曾說過:「若你想認識我,就去認識我的朋友,在我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將他的朋友併合起來,也許就是「也斯」了。

除了開首的「序幕」,電影分成五章,分別是:

I. 游──也斯的鞋子
II. 食事──也斯的大衣
III. 越界──也斯的眼鏡
IV. 對話──也斯最後的寫詩工具
V. 人間滋味──也斯的手錶

電影以也斯在瑞士蘇黎世坐車登山,揭開了「序幕」。接着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受訪者──鍾玲、葉輝、梁文道、顧彬、四方田犬彥……每人一段獨有的話語,就像一塊塊的拼圖,拼湊出也斯的世界。

電影《東西》以也斯在瑞士蘇黎世坐車登山,揭開了「序幕」。
電影《東西》以也斯在瑞士蘇黎世坐車登山,揭開了「序幕」。

從首章的「游」開始,至末章的「人間滋味」,導演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透過電影影像,將作家真實的生命展現出來,領着觀眾,走進也斯的創作世界。

導演黃勁輝曾說過,「也斯的文字,可以跟不同的藝術家交流和越界」。文字的確可以轉化成攝影作品、歌聲、舞蹈、時裝、食物,甚至旅行──可以看、可以聽、可以舞、可以穿、可以食、可以游……

第一章。1978年,台灣環島旅行。那段文學之旅,帶出了也斯的「游」……第二章。《蘇黎世的栗子》、《溫哥華的私房菜》,還有蕭欣浩親自下廚弄的「馬賽的魚湯」,帶出了也斯的「食事」……

第三章。梅卓燕那段改編自《戀葉》的舞蹈,帶出了也斯的「越界」。小梅穿梭戶內戶外,從舞台走到河上、街上、天橋上,將也斯這首詩的風格和美感,具體地呈現出來。她的演繹,絕對教人難以忘懷,這是電影中個人最喜歡的片段。

第四章。策展人何慶基,道出了也斯的「對話」。原來「游──也斯的旅程」這個展覽,早在也斯患病時,他們已經商量過如何籌辦。也斯離世後,2014年的1月,「回看,也斯」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何慶基說,藉着「游」這個展覽,「以多元角度展現了也斯的成就,也見證了香港文學的地位。」

第五章。也斯的兒子梁以文,道出了也斯的「人間滋味」。他談及祖父在父親三歲時離世,父親寄人籬下,還有祖母最愛下廚,平淡的語調,娓娓道來,有一份說不出的傷感。

也斯坐在樹旁的石上,展露出燦爛的笑容。
也斯坐在樹旁的石上,展露出燦爛的笑容。

電影最後的一個鏡頭,也斯坐在樹旁的石上,展露出燦爛的笑容,四周瀰漫着一片綠……

燈光亮了。電影完結了。

離開放映間,不曉得何故,這個鏡頭,老是在我的腦海迴盪。

作者補記:中大第五屆博群書節「晴天、雨天、讀書天」共設7場讀書會,邀請嘉賓好友,由文學說到社會。其中一項活動是《他們在島嶼寫作──也斯:東西》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有關也斯的點點滴滴,在心頭湧現……於是翻出舊作,增潤修訂,復刊於此。

第五屆博群書節海報。
第五屆博群書節海報。

原刊於《字旅人間》,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