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詩詞歌賦中的華夏文化〉
樂府起源於秦代、到漢時設樂府署,收集民間的歌詞入樂,後來貴族文人亦仿製寫成詩歌,及後更發展成敘事詩,情節完整,人物的描寫具體,字數及句數沒有限制,押韻但不限平仄,順口便可。樂府詩經文人介入後,部分沒能配上音律,只能吟誦。
唐玄宗與梨園
樂府詩是唐代宮庭宴會的禮樂,唐玄宗設定梨園以為帝皇遊樂的地方,令伶人在梨園拔河、打球為樂。玄宗對音樂有甚高修養,能作曲,曾撰《道調法曲》、《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多首樂曲,並令300餘伶人在梨園歌舞。玄宗也會粉墨登場扮演丑角,故後來戲班稱梨園而班主多為丑角,是與玄宗有關。但玄宗時演出的曲目未有留傳,表演橋段也不可知。
散曲與雜劇
樂府至宋發展為宋詞,至元則發展為元曲,元曲是散曲與雜劇的通稱。元曲原來仍是民間流傳的小令或小調,元朝初期多以通俗俚語寫成,及後文人因政治黑暗,社會動盪,作品多反映社會生態,慨嘆懷才不遇,有避世遁隱之意。散曲配合音樂可演唱或配合舞蹈表演,依着曲詞,散套(包含二三支曲牌)有一定的表演內容。
雜劇則是較完整的劇本,有情節、曲詞、賓白、科介(演出的動作及舞台應有的效果)等幾部分。雜劇一般由四折組成,唱與說白常緊密相連,即一人主唱時,另一人在唱句間插入說白。雜劇除在宮廷演出外,市民階層對娛樂文化也有需求,於是出現了集中演出的瓦肆、勾欄,為雜劇提供發展的空間。元朝晚期,雜劇作家多活動於江浙一帶,促進了戲曲的發展,加強了南戲、崑劇及粵劇的交流機會。
戲曲的功能
在傳統的社會中,有機會讀書的人不多,尤以女性為甚。戲曲既有娛樂的功能,亦能影響觀眾的思維及價值觀。傳統的戲曲多與宗教有關,漢時已有的《目連救母》故事,寫目犍連羅漢為救壞事多為的已死母親脫離餓鬼道,不計艱辛於七月十五日為各地僧眾備百味五果,舉行法會,誦經施食,集合了所有僧侶及眾神的威力,普渡了別人的父母,才能解救他的母親,充分傳遞為人子女應有的孝道,也提醒觀眾不要作壞事,否則要下地獄。這是傳統盂蘭盤會的來歷。
傳統戲曲包含多項文化元素,文學、音樂、舞蹈、歌唱、美術、工藝、倫理、道德……傳統的戲曲除了才子佳人、神仙鬼怪,更多的是英雄將相、忠臣義士、父(母)慈子孝的故事或歷史事蹟,在民眾普遍缺乏教育機會的年代,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功能。
唐滌生的粵劇
要數說香港的粵劇名篇,少不了要說唐滌生,他自1938年寫第一部粵劇作品,到1958年去世的20年間共寫了446個劇本,最為香港粵劇迷喜愛的是他為任白的仙鳳鳴劇團撰寫的7部作品《紅樓夢》、《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帝女花》、《紫釵記》、《九天玄女》、《再世紅梅記》。其中的《帝女花》更由中國國家京劇院改編為京劇搬上舞台,也是至今唯一自粵劇改編為京劇的一齣。
唐滌生改編的《帝女花》中《樹盟》寫出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的互相欣賞和對愛情的堅貞;寫《辭殿》時崇禎對長平的骨肉之情,難分難離;寫周世顯《庵遇》時對長平的百般試探,以死相迫;寫《上表》時周世顯與清帝的談判策略,針鋒相對;最後一段《香夭》寫長平與周世顯的不士二朝,自殺殉國。當中唐滌生遣詞用典清隽秀雅,所用的曲目與唱詞音韻調和,使人百聽不厭。
傳統的戲曲,總會帶着中國的傳統倫理觀念,多的是好人有好報,壞人得到懲治。帝女花《香夭》結局是清帝滾花下句的「帝女前生為玉女,金童卻是駙馬郎。」點出神仙犯事,也要受罸,多少帶點警示作用。
〈華夏文化的載體〉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