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港人家園 為時未晚〉一文發給友人評論,他們提點我的觀察並非現實的全部,而理想亦未必在現實中有空間。當然,我未曾想過能全面觀察香港的現狀,亦相信沒有人能做到這點,我嘗試做的只是盡個人責任,分享想法和反思,讓不同背景的港人都有更具體的了解。
這正是溝通和對話的重要性,讓我了解到自己觀點的缺失,以建立一個更完整和離現實更貼近的看法。而建構這現實觀,仍需不同港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從而增加我們對彼此的了解。但現在其中一個困難是部分人不再願意分享想法,所以只希望由自身出發,讓個人決定更貼近現實。同時,理解現實並不代表放棄理想,而是思考在看見現實和理想的時候,如何拓展宜居生活家園的空間。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下文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討論我們如何能更貼近香港的現實。
修身
治港者身為第一責任人,對解決香港社會問題需有自我革新的勇氣,面對不同決定時思考對社會和推動社會價值的影響。在作日常決定時,需要考慮是否有顧慮到市民福祉,以及個人是否有清晰的信念和目標。筆者亦不斷提醒自己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認真了解和思考不同背景的人的困難,自己有否嘗試溝通和展現個人認為重要的價值觀,以及嘗試在能力範圍內作出榜樣。
在了解和認識香港不同階層、族裔、年齡的港人時,個人可辨認到每人都有能力發出的溫暖並給予認可和行動上的支持嗎?筆者偶爾放下工作、書本、手機,在街上逛逛,純粹感受一下身邊的人、事、物,發覺有時社交媒體及書本都未完全反映香港社會現況,有時看見比網上更感有希望的事情,有時聽到比網絡更令人傷感的話語,但更多時是遇上使人會心微笑的小時刻。
齊家
筆者欣賞新管治者嘗試建立團隊意識,亦鼓勵政府內外有識之士大力支持具遠見的政策,並且不忘個人決定如何影響市民和香港未來發展。就算部分人難以完全支持政府,亦請支持改善民生的政策;就算部分人未有政治誘因接納,亦請盡量考慮更多不同的意見,因為我們有能力做到,而且達到比現在更好的狀況。
在任賢選能上,希望政府能邀請不同意見的愛國愛港人士進入政府架構或諮詢團體,例如分區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地區辦事處職員等。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下,相信「愛國者治港」已是基本盤,在這基礎下,有空間可以增加政策制定者的多元性和代表性嗎?
當然,政府已透過不同途徑收集外部內部聲音,以增加政策的可信性及「急市民所急」,但若沒有普通市民的參與,有能力發聲者所急的事情只會着眼他們的利益,未必是廣大市民之福。
治國
古時之「國」並不是現代意義中的國家,而是小小的諸侯國,似現代所說的「邦」或「市」。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國際級城市,其核心仍然是中西文化都會,既不能恃才傲物,亦無須妄自菲薄,而是自強不息。作為小市民,只能希望治港者更能貼近香港現實,讓市民了解香港的進程。
新政府在開局後達到什麼結果?通關的時間表為何?有什麼準則能讓市民知道什麼時候不用再戴口罩?有什麼指標能讓我們知道防疫措施有可能放寬,讓企業和小市民有一個概觀?假若有一個更清晰的可達目標,讓我們可更一致地往隧道口的曙光前進。如防疫是一場馬拉松,則起碼知道終點和里程,使我們跑得更起勁、過程亦更有意義,而非只是慢無目的地跑。
平天下
在中美關係的持續發展、國際意識形態不同、一國兩制的堅守下,筆者認為自己暫未有更詳盡想法分享,只能期望各人在體認香港現實環境同時,不忘每人仍有魄力、能力和空間拓展我們理想的香港。
政治哲學家Susan Neiman曾說:”Being a grown-up involves keeping one eye on the way the world is and one eye on what the world ought to be, and not confusing the two and not giving up on either one”,筆者簡單意譯為「成長仍是放眼於現實世界為何,以及現實世界應該為何,而不把兩者混淆,亦不放棄認知兩者。」每名港人正經歷香港現實的進程,但願我們不忘在看見歷史、國際和現在時,創建想看見的香港。
作者簡介:
香港青年,嶺南大學畢業,香港賽馬會學人、社進行動計劃召集人,並獲香港卓越獎學金於倫敦大學學院修讀公共政策理碩士,致力成為更好的人。關注香港人的幸福感、香港前途、 民生議題、精神健康、宜居城市發展,熱衷於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堅信香港值得我們的更好。曾於《南華早報》和《香港01》撰稿社評和政策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