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的意義

比較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比較的出發點、語氣態度和做法。

請大家回想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有聽過以下的說話嗎?

  • 「你怎麼跑步這麼慢,你看別人都快跑完了!」
  • 「你可以專心一點嗎?你看哥哥都快把功課做完了!」
  • 「姐姐長得真美麗,你長得挺可愛的!」

盲目比較

如果你剛好有個喜歡拿你去跟其他人比的父母或親戚,恐怕這難受的滋味你最清楚。相信很多父母都聽育兒專家說過,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兄弟姐妹,別人家的孩子,甚至自己互相比較。比較會造成心理壓力和焦慮,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變得缺乏安全感和自信。

事實是,就算父母不想拿孩子們去比較,社會上的比較仍然是無處不在。從在娘胎起,孩子已經被比較身高、體重和頭圍;嬰兒時期,孩子被比較什麼時候翻身、爬行、坐立和長牙齒;上幼稚園時,孩子需要跟同齡的小朋友比較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等;上小學的時候,孩子不只要面對測驗考試,還有運動會和辯論比賽等。

俗話說:「人比人,比死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喜歡拿自己跟別人相比,在家裏跟兄弟姐妹相比,在學校跟同學朋友相比,在公司跟同事上司相比。人們愈是比較,心理似乎愈是不平衡。

客觀評估

盲目的比較行為的確是會影響心理健康的。可是,當遇到影響個人發展的問題出現,而我們選擇不留意、不評估,情況就會惡化變得嚴重。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孩子的能力差異,以及找出問題出處。從而作重點訓練,協助孩子應付在生活及學習上各方面的需要。

其實只要用客觀標準比較分析結果,便能幫助尋找適合的資源和人手。例如是智能評估,藉由標準化的測驗,和同齡相比孩子目前的認知能力。這樣便能判斷兒童是否有智力問題,影響其發展,並為兒童安排較適合的學校或訓練;或者判斷兒童是否資優兒童,以促進及配合其成長發展,為資優兒童安排更理想的學習環境。

又例如政府發出的綜援、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等,都是透過比較入息中位數而設定申請資格。目的是向有需要的個人及家庭提供經濟援助,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比較的出發點

比較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比較的出發點、語氣態度和做法。試想想,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起同齡孩子走路比較晚時,你會選擇用怎樣的情緒和態度面對這件事?你會感到有壓力甚至生氣,然後開始對孩子進行高強度的走路訓練?還是冷靜地觀察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發展,了解孩子究竟只是走路晚還是發展遲緩,才決定安心等孩子準備好邁進第一步或者尋求專業協助?

每當因比較而產生壓力時,停一停想一想,你到底要的是什麼?你真正要的是孩子的健全發育,還是一張樣樣都超前的時間表?雖然父母望子成龍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比較變成競爭,並且把競爭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不但難以達到孩子健全發育之目的,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就是育兒專家呼籲父母不要比較孩子的真正原因。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寫道:「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且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因此,家長在比較孩子能力的時候,應該用鼓勵而非責罵的語氣態度,以尋找適合的支援爲目的,真正協助孩子應付在生活及學習上各方面的需要。客觀了解過孩子的能力後,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定立奮鬥目標,與孩子自己的過往比較,讓自己一天一天地進步。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