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

如善用資源,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絕對是可行的,並且令學生群體變得多樣化。

本港出生率連年下降,加上新一波的移民潮出現,各個教育階段的學校出現生源不足情況,部分學校更面臨減班以至結束的威脅,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按年度出生人口計算,升小一人數,由2018年度的91558人,跌至2022年度的60856人,再到2025年度的52856人。升中一的人數, 2022年是88564人, 2025年跌到57840人(《大公報》,22年8月2日)等等,都是所謂「懸崖式下降」。雪上加霜的是,隨着英國一再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移民條件,例如將於今秋容許97年後出世,父母任何一方持有BNO的18歲香港人,可單獨申請簽證,移民的數字只會劇增。

2021年度中小學流失逾25000名學生,相當於40間中學的學生數字(「香港01」,22年8月4日)其中中學高中班情況更為明顯,香港島的中西區、南區及九龍城區中五和中六學生流失率8到10%,即是說100人當中有8至10個人退學,情況相當嚴重。

當局對策  消極被動

對此,教育局近期多次提出,學生減少是結構性問題,不是短暫出現的現象,所以學校要及早應對,收生不足的學校,要加以合併,甚或結束。例如本學年,龍翔官立中學因收生不足,便和九龍工業中學合併了。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在新的學年將會停收中一學生,至2026年完全停辦,即是說這所有43年歷史的學校幾年之後要畫上句號。

每年9月中,教育局會到各中學「點人頭」,如學校只得一班學生,就是高危。即使派位中有兩班學生人數的中學,部分學生也會「叩門」轉到其他學校就讀,最後只剩回一班。一年之後可能學校就要合併或自然結束了,難怪在這類學校任職的校長和老師全部都憂心忡忡了!

其實出生率下降,在不少經濟發展成熟的國家或地區都會出現,例如亞洲的日本和星加坡。根據日本文部省的統計,由2000年開始的19年之間,全國中小學共有8000多間結束,平均每年是400多間,情況不可以說不嚴重。

在合併,自然結束之外,教育局亦提出遷校的方案,即是在新發展的地區,例如將來的北部都會區,邀請在生源不足的重災區中辦得比較出色的學校,搬遷到這些新區,讓原區學校可以吸納騰出來的學生。不過遠水不能救近火,並且受歡迎的學校願不願意搬遷也是一個疑問。誘因可能是校舍環境整體改善,但校方也會擔心學生水平變得參差。可以說,當局提出的3個方法都是比較被動、效果不顯著的,因為不能因此而增加學生來源。

當局提出的3個方法都是比較被動的,效果不顯著的,因為不能因此而增加學生來源。(Unsplash)
當局提出的3個方法都是比較被動的,效果不顯著的,因為不能因此而增加學生來源。(Unsplash)

設法充實香港的未來人才庫

積極一點來說,從境外引進生源,是長遠解決目前學校困境的正道。讀者看到這裏,可能會問:收不到學生的學校因而結束,是自然淘汰,何必千方百計留住學校?筆者想提出另外一個思考角度,不是勉強留住學校,而是從香港社會整體發展考慮,我們需要更多新一代的人才,去維持以至促進社會的繁榮和進步。人才資源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因素,人才大量的流失會削弱香港的競爭能力,威脅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生態。從境外引進生源,不單止解決當前學校困境,還可以對沖香港出生人數減少,以及移民潮的負面影響,讓香港變得更有活力,避免人口老化。具體的方法,這裏提出4項,供當局參考。

首先是恢復及優化在2015年取消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並廣為宣傳,吸引內地、東南亞,以至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具經濟實力的人士移民香港。他們為社會帶來經濟增益之外,其下一代也可以入讀香港各級的學校,並且較大機會入讀私立、國際及直接資助學校,從而令部分學生流向其他政府和津貼學校當中,紓緩收生狀況。

其次是強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可以放寬條件,吸引更多高技術的和專業的人才來香港定居,充實香港的人才庫,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同樣地,政府要大力向內地及其他國家宣傳這項計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申請。這些優才的下一代也會進入本港各級學校就讀,增加學生人數之餘,也會總體提升學生的素質,因為以他們的背景一定會對子女有較高的期望,對教育素質更為重視,並且有條件作出種種的栽培。

吸引優才及其下一代留港升學,可以增加學生人數之餘,也會提升學生的總體素質。(Shutterstock)
吸引優才及其下一代留港升學,可以增加學生人數之餘,也會提升學生的總體素質。(Shutterstock)

再其次是增加各大專院校非本地學生的限額,讓更多境外學生有機會接受香港優質的專上教育。尤其是想到香港的大學攻讀碩士或以上學位的境外人士,他們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通過本地大學的考核,如果成功來港深造的話,之後也很大機會修畢課程後留在本地發展事業,因此帶來的社會及經濟增益更加大。已經有或將來有孩子的,自然也要安排他們在香港學校讀書。筆者近年因為參與私立學校的工作,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內地學生想到香港升學,有什麼條件及途徑,近期更有剛被本地大學取錄的碩士學生,查詢他們子女如何可以取得私立幼稚園或者小學的學位。

最後是有步驟地在大灣區引進學生到香港讀書,以中學生為主,因為可以自我照顧,開始的時候,他們可以申請到私立或者國際學校讀書,因為這些學校是不需要公帑支持的,不會佔用了香港納稅人的資源。如果能夠解決了監護人和住宿的問題,政府可以給予學生居留簽證,如現在境外人士在本地大學就讀一樣。香港也有少數直接資助學校和津貼中學是有寄宿服務,或者可以撥出空間改建為學生宿舍的,也可以容許招收境外學生,並且要收取高於香港學生單位成本的學費。如果是派位人數限額以外學生,那麼就不會佔用了本地學生的學額,因此也不會引起本地家長的不滿。有這種條件的學校本來就不多,但是如善用資源,絕對是可行的,並且令學生群體變得多樣化。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