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築」福 拆剩回憶

回想打從70年代開始,多少具有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色的建築物,在無聲無息下一一被拆卸……眼前所擁有的,是經過數代人辛勤積累的成果,雖或微不足道,但自有其獨特過人之處。
假期執拾舊物之際,找來數張民間老照片。細看下,相中人皆面露笑容,悠然自得拍照留念。相片雖說不上甚麼美感構圖,但卻流露出一份今天難得的自在和從容,凝住了舊日的美好時光,沒有今天的擁擠喧鬧和浮誇。
 
至於相片中的建築物,不少經已灰飛煙滅,只存記憶和相片之中。回想打從70年代開始,多少具有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色的建築物,在無聲無息下一一被拆卸。當中最為人惋惜,就以中環區為例,包括:歷山大廈、舊香港會所、中區郵政總局、告羅士打行、舊匯豐銀行、舊渣打銀行等。其實當時民間亦有反對的意見,無奈只是零碎的聲音,在當時主流社會來說,並未引起廣泛的迴響,更說不上甚麼動員龐大的保育行動。
 

「好嘢三、四十年前拆鬼晒」

 
近年城中的文物建築保育的聲音此起彼落,我輩不少人跟年輕一代的同路人,皆前赴後繼為小城中僅存的歷史建築和本土文化獻上心力。「今日剩番低都係貨尾,好嘢都喺三、四十年前拆鬼晒啦!」幾次都會聽到身邊友人的坦率直言。到底這些所謂的「好嘢」,在當年的香港人眼中,到底是「寶」還是「草」,其時的社會意識和市民心態,又是怎麼一回事。幸好找來呂大樂的著作——《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從書中的部分章節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迹。
 
正如書中所言,70年代中或之前的殖民地香港,港人的生活跟殖民經驗是一種疏離和冷漠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正好將精神與時間都放在私人的生活和活動空間之上。跟今天港人對身分認同的追尋和本土意識抬頭,不可同日而語。
 

70年代大興土木

 
經歷60年代的燥動不安,70年代的香港搭上經濟起飛的順風車,政府大興土木,例如興建地下鐵路的大型運輸系統,發展地鐵上蓋物業成為改變城市面貌的誘因。作為香港的核心地段,中環區更是首當其衝,在市場利益為前提下,建築、歷史、文物皆要讓路,諷刺的是,經歷殖民統治之後,時至今日,這種思維和所持的理由,仍然深植於一些既得利益者之中, 在龐大的利益當前,更見肆無忌憚地巧取豪奪,絕對不是香港的福祉。
 

中華文化論拆走殖民建築

 
在歷史的進程中,往往是出乎意料和充滿弔詭,在書中提及當年對拆卸舊香港會所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主流報章認為香港會所長期以來,不准有色人士參加,只限外國「大班」和少數華籍精英內進,將其保存下來,對香港發展絕無好處,甚至增添香港人不愉快的記憶。更有抱着中華文化論,將此百年殖民建築不可比擬中國千年來的古蹟古物,欲徹底抹殺其存在價值,最終結果就是難逃清拆的命運。
 

經過失去,才懂珍惜

 
從殖民地時代到回歸後的香港,彈丸之地從來是站在歷史的前端,繼往開來,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停的摸索和驗證真理。眼前所擁有的,是經過數代人辛勤積累的成果,雖跟中國千年文化相比,只是微不足道,但香港自有其獨特過人之處。今天北風凜烈,香港人面有難色,心情忐忑,長期在妄自菲薄底下,昔日莊敬自強的信念,日漸褪色。閒時,拿上手機自拍、自娛、自我沉醉,背景就只剩下虛妄單一的主題公園或是五色目昡的商場鬧市,在失卻情感依附移情的虛幻城市中,繼續流離失落。經過失去,才懂珍惜,可能只是一句酒醒互勉的說話。
 

山頂老襯亭(1972-1993)

 
山頂是遊客必到瀏覽香港的景點,相片中為著名的山頂老襯亭(圖一),為當地第三代的觀景亭,正名為爐峰塔,於1993年拆卸後,改建成第四代的凌霄閣,同樣為山頂纜車的總站。此老襯亭出自本地建築師鍾華楠的手筆,其特色為頂層有可飽覽香港的環迴無阻的景緻觀景台和西餐廳,下層為咖啡室,至於底層是中菜廳,可滿足不同市民和遊客的需要。
 
凌霄閣前身
 
至於其名稱來由,一則是大家千辛萬苦到來,只看景色,實是「愚笨」之舉;另一則是香港雖有「東方之珠」美譽,但卻遍布「老襯」。這所老襯亭確是一代老香港的回憶所在,奈何只屹立20多年,便讓路給今天的的凌霄閣。
 
圖一
圖一
 

尖沙嘴火車站大樓(1916-1978)

 
此為九廣鐵路香港段(舊稱英段)的終站。鐘樓1915年完工,而車站大樓於1916年竣工。整個車站以紅磚和花崗岩建成,旁邊輔以羅馬式石柱和尖頂裝飾,富有極濃厚殖民地建築特色(圖二)。車站大樓於1987年拆卸,只保留原有鐘樓,原址在80年代,分別興建香港太空館、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和海濱花園。鐘樓於1990年被評定為法定古蹟。
 
鐘樓拆卸中倖存
 
其實當年民間曾有反對拆卸聲音,希望保留尖沙嘴火車站,甚至去信時任港督麥理浩,另外古蹟學會更收集市民簽名,去信英女皇申訴,但最終大樓仍難逃清拆之決定。
 
據資料顯示,當年市政局中,不少民選議員多數主張拆卸火車站,甚至鐘樓。時任市政局主席沙利士認為:「鐘樓本身並不美觀,對中國人而言是毫無價值。」甚至有議員指出:「目前向港府建議保留鐘樓的,是極少數居港洋人的意思。」(1977年4月29日《星島日報》)。有學者更感慨,能夠最終保留鐘樓,已是對社會慷慨之舉。
 
圖二
圖二
 

宋王臺

 
傳聞是宋朝皇帝瑞宗趙昰,和其弟趙昺被元兵追捕,南逃至此,後來有人為紀念此事,在大石刻上「宋王臺」三個字(圖三)。其實此石碑原為一塊巨石,屹立於馬頭涌的一座山丘之上,此山丘名為「聖山」,當時為不少文人墨客和前朝遺臣,經常到此觀賞抒懷的景點。因此當時大石上還刻上不少即興的詩詞刻字。
 
聖山大石日治時被炸毁
 
在19世紀末,有人向聖山大石打主意,欲採石作原料,幸得當時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聯同九龍城居民加以制止,發起保存宋王臺行動。1899年,立法局通過《保存宋王臺條例》,禁止在附近一帶採石。其後更有人捐款築成公園以作紀念。
 
可惜日治時期,日軍為擴建啟德機場跑道,除了拆卸當時九龍寨城的圍牆外,更將此巨石整塊炸毁,正當計劃進行中,日軍宣告戰敗投降。重光後,政府繼續進行機場擴建工程,更將整個「聖山」夷平,而殘存的宋王臺巨石,經切割後,於1959年安放在現在的宋王臺公園中,以供憑吊,公園於1960年對外開放。
 
圖三
圖三
 

舊最高法院大樓(1912-)

 
又稱為前立法會大樓,於1912年落建成,是中環區最具殖民地代表的建築之一(圖四)。建築風格是新古典主義;仿效古羅馬和希臘的圓柱,圍繞支撐整座建築,大樓更揉合中西建築特色,南北兩側有兩座中式金字屋頂,以瓦片舖設,上層設有走廊陽台,避免陽台直接進入室內,具通風散熱的作用,以適應香港的亞熱帶氣候。
 
羅馬柱走廊異國風情
 
日治期間,曾作日軍憲兵本部。大樓於1983年,改為立法局大樓,於1984年列為法定古蹟。2011年,立法會搬遷,進行翻新工程,以於2015年,改為終審法院。
 
此大樓最為人樂道,除了是甚具特色的羅馬柱走廊,可供人拍攝具異國風情的相片外,其正門上的雕塑,甚具特色和充滿耐人尋味的故事;尤其是那蒙眼、手持天秤和寶劍的泰美斯女神像,更是正義無私的化身。想到20多年前,和初來港的親戚到此一遊,講解當中故事,親戚竟聯想此大樓功能恍如鄉間的包公祠,更問及神像為何蒙眼,何不閉上一眼就算。我亦只有顧左右而言他,一笑置之。
 
圖四
圖四
 

舊香港會會所(1897-1981)及皇后像廣場

 
香港會創於1846年,為一所高級私人會所,會員非富則貴,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殖民地時代,只供英歐人士娛樂,早期華人不得進入。此為第二代香港會大廈,建於1897年,四層樓高,是香港其中一座具代表性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美侖美奐。於70年代尾,對其的保留問題曾惹起一番爭議。皇后像廣場前身是銅像廣場(Statue Square),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擺放了不少皇家成員的銅像,其中最具代表性為維多利亞女皇銅像,被視為早期反映維多利亞城的英殖權力象徵的中心。經歷日治,銅像各散東西,在1966年重新設計和加設水池,成為皇后像廣場(圖五)。今天是外籍傭工假日「和平佔中」的最佳聚集之地。
 
圖五
圖五
 

虎豹別墅(萬金油花園)(1935-2000)

 
今天大坑的虎豹花園原址,已被高聳的豪宅取替,回看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私人花園,絕對是不少香港人常到景點,身邊不少同代人的家庭相簿中,大多都有數張園內留影。
 
神話色彩泥塑以作警世
 
現在所說的虎豹花園,其實其別名為萬金油花園,由譽滿東南亞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於1935年創建,而花園中的別墅為其私人住宅,至於旁邊的公園則閒時開放予公眾參觀遊覽。源於胡文虎的個人品味喜好,園中揉合中西文化設計,除了亭台樓閣外,還有被譽為香港八景之一的七層虎塔。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數到園中布滿不少中國神話故事色彩的泥塑(圖六),其造型栩栩如生,尤其是一組十八層地獄圖,加上大人從旁細說,甚有警世作用,年少無知的我,更曾被嚇得惡夢連場,冷汗直標,至今難忘。
 
可惜90年代尾,胡文虎女兒胡仙財困,將虎豹花園業權售予發展商,現剩下虎豹別墅,以待政府活化項目的招標。
 
圖六
圖六
 
圖片:作者提供
 

吳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