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的根本配合大灣區的發展

下一波改革浪潮已經再現,「變」是常態,但望決策當局在變之先要慎思,在普及推展之先要試行。百花齊放可見其美,但也見其長遠代價,基礎教育必須還原「基本步」,不要令孩子再透不過氣來。

2019年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需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及「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之後於2021年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當中明確提出「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要求「完善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

今年本港在施政報告發表後,《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亦登場,強調3大元素,分別是「提升宜居度」、「迎接經濟和機遇」以及「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其中「迎接經濟和機遇」強調要為不同的經濟活動在有利的位置提供充足的土地供應及有利環境,以便充分利用創新科技並提升人力資源,推動經濟發展。這正與《「十四五」規劃綱要》及《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一脈相承。

在全球一體化下,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不能獨善其身,必須配合大環境並善用自身的優勢及強項,以散射及結連的方式與周邊建立關係與網絡,以避免被孤立及邊緣化。因此,在推動這一切政策之先,又應該如何栽培人才呢?

(一)避免再走回頭路:慎密規劃 小步試行 重質至上 見功普及

學校教育目標總離不開「德智體群美」,筆者早前不少文章提及教育應以「德育」為先。除德育之外,培「智」當然是責無旁貸。香港過去10多年花上不少心思在課程發展上,教師費盡心力配合政策發展課程。

可惜回首過去的教育政策,也曾出現過幾次反覆,如:2000年代推出課程改革,容許初中取消獨立中史科,可是近年重推中史必修科;昔日推行通識校本課程,最終以優化為名,改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當年強調共通能力的重要,並重點推行「3C」中的「批判性思維」,可惜最後又優化為明辨性思考……

筆者欣賞的是,教育當局在發現推出後有問題,願意改,總好過不改。可是大家可曾想過一代學生確實就是在當年推出的政策中成長,當他們成長了,才發現問題,而才在下一代補救!那當年已經歷過的一代又如何呢?教育就是這麼容易校本化及百花齊放?

所有的教育政策在發布推行後,教師都疲於奔命進修作出配合,都將不少建立師生情誼的時間換上了進修的時數。教師為着與時並進而進修是理所當然,可是實施過後又改回頭,所花的時間即使不計,但一代學生失去與教師相處的機會又怎能補救?在推行政策與慎推教育的道德責任又應如何平衡?

現時,正因為有了清晰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及《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前,香港的教育都應該會再有所改變!政策當局必須深入研究及探討應該如何再變及改變步伐,不要再在百花齊放下找成功例子,時間對一代學生來説是一去不復返。

現時所謂的「試行」一般都是政策已落實,然後提供資源,讓學校「試行」,而我所提出的是「政策」在未落實之先,才是「試行」。由於規模較小,若試行不理想也可以有足夠的專業支援,幫助當代學生。在總結經驗之後,才將值得推行的政策推出,同時配備具體化的實施方案與實施需要留意的要點一併提供給學校參考才是。

(二)認清基礎教育任務

又另一例子,過去10多年在課程發展中把專題研習由小一推展至中學,現在是一個時候重新再檢視了。小學生(尤其初小學生)在各個範疇發展仍未穩固之前,應更集中及多放時間學好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識(如語文及數學的基礎),若有能者才在活動中進行研習。

讓整體騰出的空間給學校發展家校合作及家庭教育。讓小學生重新習得穩固的價值教育。例如「仁義禮智信」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倡導傳統文化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養,在社會形成氛圍,有助實現家庭及社會的和諧。當孩子能有充足的時間與父母、兄弟、友好相處,自然就能發展出「溝通」與「關愛」的精神。

總結:

課程改革推行接近20年,受影響的學生正是現今約20至30多歲的一群,我們不否定2000年代的課程改革是有可取之處,但亦已見不少問題浮現,凡推動課程要有「外顯的即時亮點」不難,但對學生及社會的深遠影響卻不是立即可見的。

下一波改革浪潮已經再現,「變」是常態,但望決策當局在變之先要慎思,在普及推展之先要試行。百花齊放可見其美,但也見其長遠代價,基礎教育必須還原「基本步」。德育的培養人人皆需要,創科發展則需慎思階段性重點發展的步伐,不要令孩子再透不過氣來。

翁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