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香港身份認同的迷惘

回歸後,香港理應完全投入祖國的懷抱;但對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某些人,可能在體會到西方制度的某些好處及中西文化融合所帶來的優勢,迄今仍未能習慣或抗拒中國現有的文化及制度。

香港作為曾經的殖民地,曾匯聚了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才和資源,是絕佳的世界之窗,也造就了香港的經濟發展及兩文三語的地位,香港人就像是一群混血兒,能夠因此學習不同語言及多樣化的生活習性。

出現身份認同矛盾乃歷史必然

事實上,香港人出現身份認同上的矛盾也是歷史必然發生的正常事。首先,大家自小接受西方的教育,享受了語文上的便利及世界觀帶來的許多好處,更促進了香港經濟的起飛,對西方國家及制度有好感也是容易理解的。

雖然香港回歸後應該在某個程度上撇除殖民地的思維及作風,但我們仍然希望保留過去作為殖民地的某些優勢,比如與西方文化的接軌、法治制度和世界觀,以及香港獨立經濟體的地位,但回歸中國後,也必須學習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及處事方式,究竟香港人應如何平衡這兩方面的特性呢?

當面對有些香港人出現身分認同的矛盾,大家需要明白所有人的思想與習慣,是日積月累學習得來的,這種身分認同的矛盾或許是出於成長背景和大環境局勢所導致,需要進行適當的調解;當有心人嘗試努力及試圖快速地去解開另一群人矛盾的癥結時,很容易愈用力解開反而把心結拉得愈緊。

香港在回歸後持續出現更多公民意識,甚至逐漸出現政治爭拗,部分人希望利用不同渠道爭取民主自由,導致回歸後的意識型態出現多重困難。如果用一個被擄走的孩子來形容香港,不同政治信仰的人都較易理解對方的立場!

殖民地的歷史是一個恥辱,而能夠回歸祖國對於香港來說是國家及身為中國人的光榮,理應完全投入祖國的懷抱;但對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某些人,可能體會到西方制度的某些好處及中西文化融合所帶來的優勢,迄今仍未能習慣或抗拒中國現有的文化及制度。

中國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回歸後理應認祖歸宗;雖然香港與中國流着相同的血統,但因為自幼被自己擄走的父母所教養,而且成長過程一直得到世界的肯定,不知不覺已和養父母(英國)有了感情,有如「斯德哥爾摩候群症」一樣,被綁架的人士竟然會認同綁匪的行為,甚至價值觀,以致讓一般人難以理解!

互相理解彼此包容提升身份認同

香港人應該感謝親生父母的生育之恩,還是報答養父母的照顧之情?不同人在兩者之間有不同感覺及處理方式,這也是香港出現撕裂的原因,有部分人很熱情回歸,但也有人無法表示認同,導致他們無法融入中國的懷抱。

更準確的說法是香港有如一個剛回到親生父母身邊而又正在經歷青春期的青少年。就像世界著名心理學Erikson艾歷臣提出的發展理論,他將人生分成不同的發展階段,在青少年時期需要建構自我認知,而在這個探索的階段中,青少年容易感到迷茫、困惑和不安,也會出現強烈的自我感、獨立感及控制感。

艾歷臣亦提出由於要面對人生發展不同階段中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社會需要,兩者之間可能會有矛盾,都需要定期調整自我。當香港面對身份認同的危機,需要教育及社會兩方面有足夠及合適的介入,若危機處理得宜,將有助身分認同及建立應有的價值觀,反之則將可能陷入更迷惘和無助的狀態。

建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首先要體諒對方不認同的原因,還需要表達希望化解矛盾;及後可從中國現有的重大創新科技入手,讓香港不同階層的人士認識科技與國運的關係:另外,也可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學習華夏文化及中英雙文經典。

但最重要的還是親身體驗,若大家能多到中國內地參觀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及建立溝通渠道,假以時日相信定可提升香港人的身分認同!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