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環的文咸西街,又稱為南北行街,看似是一條售賣海味參茸的小街而已,回顧歷史,早在19世紀中葉開始,這裏是見證殖民地上,華商崛起風雲際會,商號林立之地,更擔當了當時香港經濟的重要命脈。電影《胭脂扣》中,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正好就是來自當年某南北行的紈絝子弟,為上世紀初的浮華璀璨,留下了不少想像。回家在舊故紙堆中,竟發現數張早年的南北行單據,頗堪玩味,畢竟已是半世紀前之物,卻映照出一段鮮為人知的香港華商故事。
早於明代,已有不少潮州人到東南亞一帶營商落籍,僑民益多,對中國貨物需求甚切,海上貿易更見頻繁。而香港作為殖民地,享有自由港的方便,加上位處中心的地利,因此不少潮商到港開業,設置分號,趁季度風向,以帆船載運東南亞的土產和材料到中國,而將中國的物品往送當地變賣,形成南北的跨地域貿易生意,而這些具規模的經營商,皆稱為南北行。
當中元發行可說是此行業中的老大哥,創立於1850年,有說是更早,比乾泰隆還早。由澄海人高元盛所創,後為高楚香又名滿華,接手經營。至於乾泰隆則同是澄海人的陳煥榮所創。兩間字號加上合興行,被譽為行中的三國。至於元發行和乾泰隆都擁有自家船隊,對於貨運的時間以至載量和利潤的收益均能自主控制,令兩家相比同業更具規模和信譽。縱使早期只是代客貨運,收取佣金,已累積了不少財富。正所謂「發財立品」,兼惠及鄉里,因此不少南北行商更經常聯同其他商號,以貨價中抽取部分,籌集資金予中國賑災和建設,更在故鄉興建會館和興辦學校等,可說是一群早年具有社會責任的殷商。
惠澤社群建醫院辦學校
鑑於早年華人在港地位低微,不少本地商業事務都壟斷於西人手中,港府政策上,亦沒有任何鼓勵和支持,直至華商拼搏自強,漸漸崛起,之後他們自行組織商會;一來鞏固地位,維護業內利益互相關照,更可維繫鄉情,尤其是潮洲人對「自己人」的特別關顧,因此南北行業更於1868年,成立了南北行公所,此亦可說是香港最早的行業商會之一。
有見華人勢力逐漸強大,當時港府亦開始鼓勵華商多參與本地事務。1869年(清同治八年) ,港督麥當奴示意華人紳士,創建華人醫院,即後來的東華醫院;創建者則來自南北行、金山莊、洋行業、銀行業等。而元發行的高楚香更被同業推舉為倡建總理之一,其後不少本地公共事務的代表或發起人,都有來自南北行業者。不說不知,香港大學籌建初期,乾泰隆也曾慷慨捐助600大元,可見業界對本地公益事業,漸趨積極投入。
鄉里之情 接待同鄉讀書人
從最初開始,南北行業務已遍布東南亞和中國,彼此間多以聯營分號的形式合作,大家除了是家族成員外,多數是當地同鄉故里為合伙人,遂形成了強大穩固的族群商業圈,大大強化和凝聚相互的力量和溝通,遇有突發事件和商業紛爭時,都可透過此「網絡」盡快解決。這種特質相信除建基於互惠互利之下,不少亦出自族群的互相信賴和團結性格所驅使。據聞當年一些南北行大商號,經常招待同族人寄居,充當中途旅館和職業介紹所之角色。正如元發行後人憶述,上世紀初的數十年間,在他們商號的「食客」不計其數,有些「閒人」更一住就超過十年,終日無所事事,當家亦不會下逐客令。偶爾鄉人赴省城考舉人,為省旅費,取道香港的元發行「掛單」,能夠招待同鄉讀書人,老闆大多欣然慷慨支持,這腰纏萬貫的孟嘗君,可謂絕不簡單。後來因經濟不景,元發行後人不善經營,貨款一時周轉不下,不堪債主臨門追討,於1933年倒閉,是為可惜。
戰後南北行 風光不再
至於戰後的南北行業,更面對東南亞市場逐步開放,競爭劇烈,未能適當重整業務應對改變,除了僅存的乾泰隆在60年代,仍是本港大米的進口商外,其他戰前商號早已收縮或結業,而香港更在60年代中開始,步入工業起飛的新時代。轉口業更拓展到不同產品,再不限於傳統的柴、米、油、鹽和土產,傳統的南北行業早已風光不再。
香港經歷多番的變遷,商業往還早具有國際規模和格局,老早成為國際級的商業城市,今天作為營商者,應具有審時度勢的智慧外,更需有高瞻的遠見,和有惠澤社群和關顧弱小的善心,為社會謀福祉,令香港出現更多有良知的儒商,才是正道。
有單有據
做生意,最重要買賣雙方公平交易,真憑實據,一張舊單據上,除印有商戶名稱外,貨物的類別,數量和價值外,更附帶不少額外的商業元素或該行業的規則和條款列名,貨銀兩訖,免卻將來爭拗。例如以下兩張60多年前的南北行收據,更可從中了解行業的一些有趣味之處。另一方面,可從設計和圖案的美學上,觀賞這些單據。
乾泰隆:最老字號 譽滿東南亞
乾泰隆創辦於1851年,是南北行業最早經營者之一。由澄海人陳煥榮創立,人稱「船主佛」,皆因別名亞佛,亦為船主。早年家貧,靠捕漁為生,克勤克儉下,自購帆船,在香港、汕頭,上海、東南亞之間,從事南北貨物買賣生意。由於經營有道,加上南北市場需求蓬勃,逐漸建立跨地域的貿易網絡;加上自家船隊,大量進口暹羅和越南大米到中國銷售,累積財富,成為譽滿東南亞的巨富。
百多年歷史的乾泰隆,從19世紀中葉跨越20世紀,亦是戰後僅存,字號最老的一間南北行商號。見證早年華人在香港、東南亞,營商創業,建立社會地位的各個階段。
盤生意點解咁好賺?
南北行業又稱為「九八行」,是指他們為客戶賣出貨物後,收取百分之二為佣金,雖然為數極微,但每宗生意額甚大,每年的獲利亦不菲。一些客戶甚至將巨額金錢擺放於一些信譽昭著的商號,賺取高息,跟存放銀行沒有分別,好些更經營匯兌作「副業」。行業中以1850年開業的元發行和1851年的乾泰隆和合興行,被視為19世紀中葉南北行業的龍頭表表者。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