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2015年9月25日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17年制定了《教育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學習目標》、2021年5月19日發出「可持續發展教育柏林宣言」(下稱宣言), 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教育」建立新框架及實施路線圖,並作為世界不同國家未來10年的指導文件。
《宣言》可落實嗎?
《宣言》定出了16個承諾,以將環境和氣候行動作為核心課程內容,強調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整體觀,各層級教育均需納入,即從幼稚園至高等教育,以至成人教育包括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TVET),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學習等也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對象。這確是一個全面的革新,所以《宣言》強調要促進個人行為方式的改變,經濟和社會的系統層面也要有結構性和文化上的根本性變革。
《宣言》的承諾涵蓋面既廣且深,根本就是一場革命!《宣言》幾乎包含當今所有教育議題,如政策、體制、學生思維、課程、師資培訓、青年賦權、新技術、數位技術和「綠色」技術、把邊緣化的人口包括殘疾人,難民和受衝突,危機和自然災害影響者放在優先地位等。
如此大規模的變革,可落實嗎?教育是要落地的,空談不能改變現狀。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國與國交往爾虞我詐,莫不以本國利益放在首位;在政黨政治下,政府只追求短暫功績,教育乃百年事業,短視的政黨政府又怎會願意花錢去幹「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工作?
香港有條件落實《宣言》
《宣言》不是沒有建議如何落實,如邀請教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作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牽頭機構,通過與會員國合作,支持落實《宣言》。又同時動員其友好大學、國際科文組織、區域網路絡等對落實進展進行定期審查。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會員國多達193個,2021年會費收入接近250億港元,儼如一個小國政府。
惟聯合國始終不是一個有實權的政府,而《宣言》亦只是指導性文件,落實與否全取決於會員國的能力及決心。中國是聯合國的創會會員,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2021年會費分攤比額為12%(頭五位分別是:美國:22%、中國:12%,日本:8.5%,德國:6%,英國:4.5%),可說是聯合國的重要成員。
而香港特區作為中國的一部份,2020年人均GDP為36.23萬港元,論人均,是全球最富有的地區之一,在全中國各地排行首位(內地城市最高的為深圳,人均為20.59萬元人民幣)。誠如《宣言》的結語所言:「為人類和地球進行變革性學習,關乎我們及子孫後代的生存。為了我們的地球而學習和行動,現在正當其時。」香港特區政府對落實《宣言》內的各項承諾實責無旁貸!
行動始於政策
現代社會複雜,各部門分工仔細,「可持續發展教育」卻覆蓋多個政策部門,所以在開始落實《宣言》承諾前必須成立跨政策局工作組,由政務司司長總其成,當中最少包括教育局及環境局。
承諾中牽涉青年賦權、優先照顧弱勢社群、發展科技等工作,所以民政事務局、勞工福利局、創新及科技局亦應積極參與。跨部門工作組不可以是疊床架屋組織,目標要明確,重要的是要訂出實踐藍圖。「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有17項之多,工作組要因應現實情況列出優先次序。
舉例來說,目標 6 是:「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香港的環境衛生、食水安全自然仍有改進的地方,但較諸於世界其他地區,香港在這兩方面的質素也算可接受,所以在優先次序上可能會放在較後的位置。又如目標 11 是:「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建設包容、安全、有抵禦災害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包容、安全」放入此刻的香港特別有深刻的意義;如此,是否應放在較優先的次序?
以上是宏觀的政策,微觀的政策亦應有清晰的討論。如「可持續發展教育」特別提出學習者要有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八項跨領域能力:系統思維能力、預期能力、規範能力、戰略能力、協作能力、批判思維能力、自我意識能力及綜合的解決問題能力。
這八種跨領域能力如何與現今學校各種學習能力接軌?又如何及怎樣融入各級學校課程?凡此種種均應仔細探討。
《教育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學習目標》引言的標題是:「可持續發展目標──改變我們的世界」。「改變世界」是願景,能否落實端賴我們的願力。前路是艱辛的,但只要目標明確,齊心協力,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