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獅子山精神

獅子山無疑就是香港的象徵,聳立於香港九龍中部的獅子山,因山勢猶如一頭雄獅坐鎮於山頭而得名。

小時候翻開常識教科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句「香港山多平地少,三面環海」,也是對香港地理的第一印象。群山組成的香港,於地圖上收錄高度300米以上的高山多達130座,當年印象深刻的是太平山,因為座落港島區,也常被稱為香港的代名詞。

見證獅子山下精神

在過去數十年,已愈來愈少人以太平山是香港的象徵,取而代之是獅子山精神,其中獅子山無疑就是香港的象徵,聳立於香港九龍中部的獅子山,因山勢猶如一頭雄獅坐鎮於山頭而得名。

筆者在香港土生土長數十年,從出生就是住在黃大仙,直至成家立室才搬離,真正活在獅子山下;當年每日抬頭看見的,也就是獅子山;自己從懂得行山開始,就是登上獅子山,既是免費娛樂,又可以強身健體,更可以飽覽香港、九龍及新界的風景。

筆者在數十次行獅子山的經驗中,幸運地有一次在山上看到了雲海,腳下全白雲,而獅子山頂就剛好在雲層之上,全是蔚藍的天空,可惜當年沒有隨身的相機,未能讓大家見證一下。

最近看了台灣專家劉克襄先生所寫的一本書,名為《四分之三的香港》,他不是寫繁忙的都市,而是寫出了在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等;雖然他是台灣人,旅居香港數年,竟然寫出了很多香港人都可能沒有涉足及研究的行山徑,很值得大家參考。

行山穿村體會歷史

最特別之處是他所寫的獅子山的行山路徑,讓筆者大開眼界;原來走訪獅子山上有三條古道,每條小徑都是有其歷史意義的。當中包括有乾隆古道、獅紅古道和慈沙古道,都是見證了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

昔日未有車道、隧道及鐵路的時候,往返新界與九龍的人就是以腳步走過小徑、跨越山丘,而成就了古道的出現。若大家走訪這些有數百年歷史的山路上,彷彿可以感受到幾百年前古人的腳印與汗水。

聽見由過去與現在交織出的旋律,讓人重新認識到獅子山,這本書的作者點出了香港人所強調的獅子山精神,他寫道:「登上獅子山不只是登頂的享受,而是看到香港的一個階段,彷彿走過一段艱辛歲月,眼前的紅塵繼續活絡地動著。」

事實上,香港電台電視部在1970年代製作的劇集《獅子山下》,以及其同名主題曲,訴說了當代香港人不屈不撓及自強不息的精神,可說是「獅子山精神」的源起,而獅子山亦代表了香港人同舟共濟的心。黃霑先生的歌詞道出了: 「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近期大家在疫情下缺少了周遊列國、遊山玩水的機會,遠足郊遊因此成為了新潮流。現時每逢周末,近乎所有遠足路線都人山人海。行山除了作為潮流打卡的活動,當然亦是鍛鍊身心的好機會。

行山遠足互相扶持

定期做運動一方面是強身健體及鍛鍊意志,另一方面是可以釋放抑鬱和焦慮的情緒。對於身心健康有莫大脾益。特別在疫情下,多在户外呼吸新鮮空氣,對於個人的生活素質都有正面的影響。

在眾多遠足路線,希望大家要登上獅子山上,體驗踏平崎嶇,到了山之巔,向北遠眺是新界的山巒,而南方則能俯瞰整個九龍,將香港的繁華鬧市與自然景觀盡收眼簾。不禁讓人讚嘆香港人讓這小城市建構成國際大都會的毅力和堅持。

遠足是一個低成本的活動,無需花費大量金錢購買裝備,亦不需入場費用,活動人數更是十分自由,由二人世界到幾十人的團隊都可以,是在假期與家人朋友相處的好選擇。

在遠足的過程中,一伙人可以談天說地,更可以互相扶持,甚至陌生人都會成為了各人在路途中的支持。在踏上山路時,同行的人都會成為了各自的隊友,當遇到較崎嶇不平的地方,都會伸手扶持一把。

今年在五一勞動節,筆者帶了一些人登上獅子山頂,其中一位即將60歲,但從未踏足獅子山;另外還有一個家庭,其中一個女孩,只是4歲半,沿途不需扶或抱,真是打破了筆者帶隊上獅子山的紀錄;國內有句說話是「不到長城非好漢」,若以此做一個對比,香港若不登獅子山頂,難於體現獅子山精神。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