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研究: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愈來愈不願意奮鬥了?

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十分糾結。有些人覺得他們被迫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而有些人則是因為他們還未學會如何將激情與合適的行動結合在一起。對於年輕人尋找目標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

相比上輩,這一代年輕人總體而言缺乏目標感、不想做承諾,究其原因,還在於他們的內在驅動力不夠。很多時候他們並非沒有動力,而是這種動力被其他的外在動力所壓抑或者迷惑。

青年生命缺乏長期目的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當今世界研究青少年發展和品格教育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心急於這一代年輕人普遍面臨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諾的現象,透過長期、大規模的研究訪談,發現他們生命缺乏的是動機的來源──「目的感」。

戴蒙認為,驅動力是很重要的學習要素,但大部分成人談論驅動力,通常是通過考試、考上某個大學等短期動機。但是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更大的「目的」(purpose)存在,短期目標和動機通常會徒勞無功,而且很快就在毫無方向的活動中消耗殆盡。

戴蒙在《邁向目的之路》(The Path to Purpose──Helping Our Children Find Their Calling in Life)一書中不斷強調:「目的,是驅動我們每天大部分行為背後的一個動機。」而目的的釐清,在於能清楚回答「為什麼我正在做這件事? 」「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為什麼它對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戴蒙看到有目的感的年輕人,都有高驅動力,會自動、自發的學習,為達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也展現少見的務實效率。

目的影響人生的快樂和滿足。但目的不能被給予,而需要被引導。

戴蒙的研究發現了年輕人如何在城市,工作,家庭,以及社區中找尋目標。史丹福通訊社就以下問題採訪了戴蒙教授。

《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經典增修版,由親子天下出版。(博客來圖片)
《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經典增修版,由親子天下出版。(博客來圖片)

長期糾結於個人與社會之間

問:在如何鼓勵年輕人尋找意義感與目標感的研究中發現了什麼?

答:首先要明白,這個世界需要的是行動。行動會解決一個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有一些事物需要通過更多的努力來改善或創造。其次,要相信我們有做出這種改善的能力,事實上,如果有機會,我們應該要願意並主動地去做這些事。

問:年輕人是否在為目標及意義而糾結?

答:回答是肯定的。目標不僅是一種對於實現某事的自身渴望,而且還是一種對必須完成某個行動的承諾。人們為之掙扎是因為有些人覺得,他們的生命中充滿了義務責任,而非個人意義。另一些人感到掙扎是因為他們無法承諾一個行動計劃。這些問題會在各個年齡層出現,但是年輕人會更糾結。有些人覺得他們被迫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而有些人則是因為他們還未學會如何將激情與合適的行動結合在一起。

學生從來不問為什麼

問:目的,目標和驅動力這三者有何關聯?

答:目的,是一種很特別的目標,和一般短期、立即的目標不同。目標,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人每天有千百個目標,享受一本好書、看一場電影、買一份好禮物,但目的是一種遙遠的長期目標,是一個你想去的方向。你的一生想往哪裏去?你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目的必須是有意義的、長期的、對這世界或其他人有幫助的目標。有了目的,你會開始安排各種目標,讓自己一步步到達那個目的。

父母、老師們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應只是單單考高分、考不好會讓父母失望等,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標。長期的目標和學習動機應該是:當學生全心投入他們想學的內容,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

目的會產生一種內在(而非外在)的驅動力,「我學習並非因為媽媽叫我學,而是因為我真的很在乎,想學好。」例如,醫學院學生永續的學習驅動力應該是:「有一天我當了醫生,就可以幫助、醫治更多人。」如果一直想到這個目的,就可以持續學習下去的能量,不僅為參加考試,而是學得更好,幾年長期的努力,這才重要。

各科老師都應先跟學生解釋,為什麼要學這個科目?人類的需要和這個科目到底有什麼關係?(文灼峰攝)
各科老師都應先跟學生解釋,為什麼要學這個科目?人類的需要和這個科目到底有什麼關係?(文灼峰攝)

目的是一連串「為什麼」的組合。但在學校裏,老師、學生卻從來不問為什麼,例如科學老師教公式、原理,即使學生學得很棒,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些,只知道為了考試非學不可。

各科老師都應先跟學生解釋,為什麼要學這個科目?人類的需要和這個科目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人要成為科學家?為什麼發現新定律很令人興奮?

沒有這些「為什麼」,你無法讓學生有長期的學習驅動力。你可能用恐嚇的方式來嚇學生:「如果沒考好的話,就有哪些嚴重後果,」讓學生有短期學習動機,但學生不會出於興趣、自己把書拿出來讀。學生必須知道為什麼,才會全心全力、自動自發的去唸書,而非被恐嚇鞭策。

很多目標是自我導向的,例如我要一輛很炫的車、穿漂亮的衣服讓人家稱讚我很美,或想要累積自己的財富、光環、榮耀。這些是目標,並不是人生目的,因為它們不會帶給你那種「完成一件對世界有意義的事」的滿足感。

當然,這類自我導向目標和最終的人生目的可以同時並行,你可以開發一種計算機產品,為了賺大錢,也因為你相信可以幫助更多人探索世界。

這是選擇困難症的世代

問:目的可以改變嗎?何時可以改變?

答:目的可以有很大的改變,尤其在人生早期。因為一件有目的感的事,會讓人學習另一件有目的感的事。例如年輕人會對成為運動選手很有目的感,但不能一輩子都是運動選手,因為年紀大了就無法參賽。但成為運動員那種自我承諾、自律的習慣,會發展出另一個目的。

一個真正的人生目的,至少要持續一段時間,時間長到你必須要表現你的承諾,至少完成一些事情。你從中學到經驗和能力,就可以開始另一個目的。

目的並不一定要英雄式的,你不一定要有拯救世界、醫好癌症、改善環境污染等偉大的目的。大多數人都只有很平凡的目的,可能是當個媽媽好好教養小孩、協助組織小區、加入學校的家長會、或任何藝術、音樂社團等。

這些都是很小、很平凡的目的,但你必須要承諾參與、實際行動、履行你的義務,最後你完成一些事,讓你更投入這個世界、產生一些超過自己的影響和貢獻。

問: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專注於目標感和意義感是否更具挑戰?

答:對於年輕人尋找目標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選擇在哪裏生活,追求什麼樣的職業,如何度過一生,以及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是可能的和可取的,如今的社會已經比以前的選擇範圍更寬更廣。雖然有這麼多的選擇可供甄選,但當年輕人首次面對時還是會覺得困惑。

此外,選擇產生的不確定性是令人恐懼的。以前,關於職業,家庭和社區地理位置的選擇在20歲左右就會定下來,這遠比當今社會,到而立之年還無法敲定的苦惱要少很多。但是我認為這種推遲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只要在選擇的過程中持續地去學習和努力向前。事實上,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延遲為他們想要主導的生活和想要的人生提供了更有力和更有趣的選擇機會。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