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9時22分27秒,神舟12號載着三名太空人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目的地是天宮號太空站。天宮號太空站是50天前,4月29日才從海南文昌太空發射場發射升空,代替退役的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作為太空人工作和生活的太空實驗基地。
中國航天起步艱難
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着重實務,在數學、天文、地理、醫學和科技的發展,多是為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發展出來。在「萬般皆下品」的儒家思想下,技巧性的發明多不受讀書人重視。四大發明中,火藥原來是道家煉丹時發現的,多是慶典時,作煙火娛樂之用。北宋時才有記載利用火藥製造霹靂火球、鐵嘴火鷂等炸彈。到清朝時,中國的科技發展,多是修訂前人的一些錯誤,再沒有新的發現。
中國的航天發展,可算是舉步為艱。經過內戰及二戰的中國,更是一窮二絕的景況,共和國建國之始,政治運動的持續,經濟發展仍處於甚低的水平,50年代的百花齊放、大鳴大放、反右運動、勞動教育、大躍進與人民公社等運動,做成大飢荒。到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政治批鬥,對社會、經濟、文化、法律制度等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在建國初期,中國仍得到蘇聯的援助,在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發展工業體系。1955年,因美國的政策而被迫離開的錢學森回歸中國,在周恩來總理的邀請下,起草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1956年成立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這個時期的研究發展,多受蘇聯的影響,但錢學森是留學美國的空氣動力學家,有不同的見解。60年代初,中蘇發生分歧,1960年蘇聯專家突然全部撤離,對共和國彈道導彈的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文化大革命中去世的火箭燃料專家、衛星設計專家及不同的科學家,令航天工程更添阻滯。
從導彈到載人上太空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自製的短程導彈「東風1號」在酒泉基地成功發射,這是仿蘇聯R2型的短程導彈。真正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導彈要到1964年6月才成功地發射,1965年11月第一枚携載輕型核裝置的慣性導航導彈──「東風2A」從甘肅的雙子城基地發射,準確地射到900公里以外的新疆試驗基地。在短程導彈的基礎上,中程導彈的研究在1966年10月研製成功,中國才加速了發展衛星發射的工作。
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到1975年發射並順利掌握了衛星返回技術,成為載人航天工程的重要起點。70年代到90年代,中國在火箭發射技術上持續發展,解決了超短波天線信號的傳遞困難問題,成功發射「一箭三星」(一枚火箭搭載三枚衛星)技術、地球同步靜止軌道技術、上層固體近地點變軌引擎技術等。直到1999年11月,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成功發射,並成功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着陸,中國航天技術又進一大步。
2003年10月,「神舟5號」把楊利偉順利送上了太空,第二天順利地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陸,這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地進行載人太空飛行的國家。接着的「神舟6號」、「神舟7號」載人太空船也順利地完成了多天飛行和太空漫步的試驗,為長期的太空工作做了充足的準備。
錢學森:有什麼不能的?
天宮號太空站是同系列的第三個太空實驗基地,由天和號核心艙為主體,輔以問天號實驗艙與夢天與驗艙組成,是繼天宮一號及天宮二號後,中國組建的太空實驗基地。
天宮一號在11年9月升空,原來設計使用兩年,到2016年才因失效退役,2018年回收時在大氣層中燒毀,但亦完成了與神舟8號、神舟9號、神舟10號飛船的對接,並兩次有太空人在太空站內完成研究任務。
天宮二號於2016年9月發射升空,接替天宮一號的任務,設計可容納三位太空人在軌工作,神舟11號兩名太空人在天宮二號中工作了30天,期間多次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對接,並完成了地球觀測、太空地球系統科學、太空應用新技術、太空技術、航太醫學以及其他領域的應用和試驗。
天宮二號在2019年7月也在回收時在大氣層中燒毀。原來的天宮三號太空實驗室計劃,便由現時的天宮號太空站取代,這個可使用10年的太空實驗室,將會為中國太空研究,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錢學森回國時,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第一任院長陳賡問他:「你看我們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答道:「有什麼不能的?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出來。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
只要下定決心,有什麼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