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駒未來喪禮

死的一刻(指斷氣)人人都是一樣,不用多費心思。但死前死後很多事情,卻因應社會、文化、宗教及時代背景的不斷改變,可以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有很多進化甚至創新的空間。

假若你接到邀請函,去出席一個「未來喪禮」,你會有何反應?

不錯,未來喪禮,不是開玩笑或惡作劇的。事實上,我最近就是發出了這樣的一個邀請,清楚寫着:「謝家駒未來喪禮: 一代人做一代事」。

這個喪禮將分兩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本年5月10日晚上8時至9時,先在網上進行,接受公眾報名參加。

第二部分:本年5月22日下午2時半, 假沙田賽馬會善寧之家禮堂實地進行,需獲得邀請才能參加。

為什麼要搞「未來喪禮」?

簡短的答案,就是時至今日,死都要創新。

死,本來是很簡單,用不着要創新。

死的一刻(指斷氣)人人都是一樣,不用多費心思。但死前死後很多事情,卻因應社會、文化、宗教及時代背景的不斷改變,可以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有很多進化甚至創新的空間。

喪禮就是其中一個極需創新的環節,至於怎麼樣才算得是創新,卻不容易得到共識,也不需要斤斤計較。反正創新都是新生事物,有膽色去做便行。

我在網上搜尋喪禮的定義,第一篇文字的標題就是:〈喪禮的由來與意義──人生的最後一堂課〉。裏面做如此介紹:

養生送死是為人子女應盡的孝道,所以喪禮是報答父母養育恩情的具體表現,其目的在盡哀與報恩,讓孝子賢孫能在各種儀式中抒發心中的哀痛,並藉以安頓死者的身心與魂魄,也是教化世人盡孝表現在外的一種禮儀。

在生命結束時進行的喪葬祭儀,都是生者對死者表示最後的禮敬與追思。值得深思的是,生命的死亡是無法阻擋的,如何讓精彩的生命,留下更多的貢獻給後世子孫,應該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標所在。

這個說法有兩個重點,一是喪禮對孝子賢孫的作用,二是喪禮對「生者」(不一定是家屬)的意義。

我由於沒有子女,不用照顧孝子賢孫的需要。至於其他我認識的「生者」,可能就是我的喪禮的主要對象。

我不禁要問:我的喪禮對他們有何重要性?

反轉思維設計喪禮

我去過最好的喪禮,令我獲得去者的感染。特別是介紹生平時,給我帶來很多啟迪及鼓舞。 一些親友的分享,亦有很多足以發人深省的地方。

但也不禁會問:這是否最佳的形式?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是時間問題。

喪禮應該是在生前抑或死後做會更好?答案是,人在生的時候做更好。但由於死後還是要做,所以生前死後各做一次也無妨。

第二,是由誰來設計喪禮。

假若是死後才做,當事人就無法參與。但在生前做的話,當事人就可以直接參與,甚至是主要設計者。

第三,是內容問題。

既是喪禮,當然少不免介紹當事人的生平。假若是死後舉行,會由指定親友做介紹。這本無不可,但始終總不及由當事人現身說法, 親自介紹,大可以盡情發揮,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語言,演繹自己的故事,包括成就與失意,願望與挫敗,歡樂與哀痛,感激與悔恨。有很多其他人不願提的,自己也可以坦然分享。

第四,是關乎親友分享。

這可能是生前與死後的喪禮最大的分野。假設這些分享都是發自內心的,當事人會否也希望聽到?假若是死後的喪禮,當事人就沒法聽到。不要以為這只是當事人的損失,其實最大的損失者是這些親友。假若他們的分享是在當事人面前說的,內容可能會不一樣。

而且,當事人聽過之後並非馬上便離去,親友們說過的東西會否兌現,當事人還有機會看得到。更進一步來說,當事人聽過親友的分享後,可能有助自己反思自己的一生, 甚至影響日後的一些想法或做法,對雙方都可能有重大意義。

所以,我構思中的未來喪禮,正是扭轉傳統思維來重新設計,有下列特徵:

  • 生前及死後都搞喪禮
  • 自我主導
  • 自述生平
  • 親自聽親友的分享

「謝家駒未來喪禮:一代人做一代事」七之一

謝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