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父,母非母──漫談「包容性語言」的弊端

從「包容性語言」引發起的性別平等運動,其目的並非引入真正的男女平等,而是顛覆人類多年以來,有關兩性地位以至隱私權的既有認知和傳統。

你相信「深層政府」(Deep state / shadow government)的存在嗎?

在紛亂擾人的世局裏,筆者曾經提過,每個人都應該根據心裏那把承載良知的尺子,來選邊站。美國新政府上台,一連串的新政也隨之而來,其中就包括了提倡性別平等的「包容性語言」(Inclusive language)。值得注意的是,這套語言,多年前已經在歐洲以及美國的部分州郡萌芽開展;美國新總統上任後,才被再次正式確認。

這裏,容我重新聲明自己的立場,我支持性別平等,理由很簡單:在下有一女一子,不管是在家裏或學校,我每天都努力讓他們享受平等的待遇,身為父親,我也很希望這個世界,能在屬於他們的未來,有一個更平等、美好的環境。

然而,鼓吹平等,是否就等於要摒棄多年的傳統?

男女各司其職  傳統不可更改

上帝造男也造女。我是一名基督徒,在我看來,男女各司其職。有些事情,由女性來做,會比較合適;反之亦然。我在這裏也就略去一些不必要的例子,以免言者無心,讀者有意。再簡單一點,我們向來管爸爸叫爸爸,媽媽叫媽媽,許多年以來如此,為什麽要改?

究其原因,這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所在。首先,這些所謂「包容性語言」是從哪兒來的?它們之所以出現的目的何在?

在這一系列「包容性語言」當中,筆者對當中的大部分都沒有任何反感,並認為這是人類與時並進,努力尋找更能代表這個時代和自己的語言。我要針對的,是為什麽要管親生父母叫成年人(grown up adult)或照顧者(caregiver);其次就是為什麽夫妻只能叫配偶(spouse),子女叫孩子(children)。因為這一改,就等於是把人類中外幾千年的文化、生活習慣一下逆轉,有合理的原因嗎?

倘若要仔細探究原因,那麽,也就等於是要舉例說明,為什麽男女兩性中的一些職分,並不應該被彼此隨意替代,是在給自己挖坑──因此,這裏也一樣從略。我反而想着眼於海外一些因這套語言所引發的現象,供大家思考。

性別平權運動  顛覆兩性地位

性別平等,在有心人持續實現的進程中,最終將會演變為「男女同廁」、同性戀家庭中一對成人的任何一方均可被叫作「媽媽」或「爸爸」。《觀察者網》報道,拜登就任後簽署了一項「反歧視」行政令,不僅允許男女同廁,還允許跨性別女性(生理男性)參加女子體育比賽。這在奧巴馬年代已經開始,後來給特朗普政府給廢了。

稍懂邏輯的朋友細心一看,不難發現:從「包容性語言」引發起的性別平等運動,其目的並非引入真正的男女平等,其實是顛覆人類多年以來,有關兩性地位以至隱私權的既有認知和傳統。

也許是因為筆者目前身處越南,對比其他很多亞洲地區,它刻下跟歐美各國的關係更為接近。再者,在下現在任教的學校,直接屬於美國學制……就在一個多月前,學校的學生輔導處便嘗試在輔導課裏,引進「包容性語言」,並開宗明義,直接要求學生日後應該在生活裏改用這套用語。我和另一位理念相近的同事,便立刻聯名向學校反映自己的意見。人數雖少,立場卻非常堅定鮮明。

不管各位同行對此持有何種立場,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股風潮遲早會吹到你的課室,我們都應該對此有所了解。有些美好的傳統,值得大家堅持保守。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無須過於在意被其他有心人冠以「傳統守舊」的帽子,反而應當竭力捍衛一些重要的道德底線,並寸土不讓!

張海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