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暢詠時代曲──靡美之音老上海

現代中國⾳樂的發展,到了1920年代中後期⼤放異采。此際,各式的歐美流⾏⾳樂⼤舉進軍上海,上流人士出入的夜總會、舞廳在租界內遍地開花。上海這個「東⽅巴黎」,遂又贏多一個「亞洲/東⽅爵⼠樂之都」的美譽。

近代西樂之傳華,1818年的《養⼼神詩》教堂詩歌集,可以作為一個標誌性的起點,隨之便有大量教堂歌的傳入和國人的譯作、創作,然後有學堂歌、中式古典⻄樂、和藝術歌的相繼到來,只百年間, 便輪到大眾流行音樂了。國語時代曲在1920年代的上海誕生,到了30⾄40年代便風⾏全國。但亦同時,社會上已開始有反對聲音,認為某些時代曲是有傷風化、麻醉國人思想的靡靡之音。

國語時代曲的誕生

現代中國⾳樂的發展,到了1920年代中後期⼤放異采。此際,各式的歐美流⾏⾳樂⼤舉進軍上海,⼀則是上流人士出入的夜總會、舞廳在租界內遍地開花,美國的⽩⼈「⼤團樂隊(Big Band)」、⿊⼈的爵⼠(Jazz)樂隊、菲律賓、俄羅斯和猶太裔的樂師、和職業歌手蜂擁⽽⾄,夜夜笙歌,上海這個「東⽅巴黎」和「冒險家樂園」,遂又贏多一個「亞洲/東⽅爵⼠樂之都」的美譽(黃霑等語); ⼆則是電台/收⾳機、唱片/留聲機的同時引入,連平時無緣涉⾜租界內舞場的平⺠⼤眾,都有機會接觸到歐⻄流⾏⾳樂。

美國1940年代的社交舞場,昔日老上海租界內的舞場,應與之相若。(公有領域https://picryl.com平台)
美國1940年代的社交舞場,昔日老上海租界內的舞場,應與之相若。(公有領域https://picryl.com平台)

建基在傳入的各種⻄樂上,尤其是受到美國流⾏⾳樂的影響,⾸⽀國語時代曲《⽑⽑雨》便在1927年正式登場。與之前華人創作的教堂歌、學堂歌、中式古典⻄樂、藝術歌一樣,時代曲亦是棄舊迎新、棄中迎⻄,完全採⽤⻄洋樂理(旋律、和聲、節奏等)寫和演奏的⾳樂,歌詞當然是中文的國語。《⽑》由黎錦暉(1891-1967)作曲和詞,他更先後創辦了中華歌舞學校、中華歌舞團、和明月歌舞團,培育出多名第一代的時代曲先驅,如周璇、嚴華、白虹、王人美、陳燕燕、聶耳、黎明暉、黎莉莉、黎錦光等(後三者是黎的親屬,女兒明暉是《⽑》的原唱者,乾女莉莉原名錢蓁蓁,二人後來都成為歌影雙棲紅星,胞弟錦光亦是作曲人),明月後來成為聯華影業公司的一部份。不少當年經典名曲,都是電影的主題或插曲。

舊上海的英美法三大租界(英美於1863年合併成公共租界),英法作為老牌殖民地主義大國,要分心打理在遠東較成熟的據點-印度、香港和印支半島等,美國經營上海便較為進取,商人、傳教士、冒險家和美國文化遂大舉開進。國語時代曲的學習對象,主要便是當時美國的流⾏⾳樂,特別是百老匯散曲(Broadway show tune)和由它衍生的各式⾳樂,但亦有其他如⺠歌/鄉村⾳樂 、和變了種的爵⼠樂,但絕對不是最早期的原始爵⼠樂。

不少中外學術專著(包括黃霑等⼈的⼤專論文、或黃志華等⼈的書作)對國語時代曲的起源,多錯誤地將爵⼠樂放在⾸位,但通常這些文獻,都沒有對此作進一步的論述,例如各類爵⼠樂的分別──原始爵⼠樂、⽩⼈化爵⼠樂(White Jazz)、⼤團樂隊、和社交舞曲(ballroom dance tune)之間的關係和異同。不少人更將它對黎錦暉的影響誇大,但這多似是受到爵⼠樂的時髦光環誤導,⼈云亦云而已。

黎氏在上海認識黑人爵⼠樂手如Buck Clayton,是在《⽑》之後多年,而他在《⽑》之前便已寫作了藝術歌《滿江紅》(1920),亦發表了廿多首兒童表演歌曲、和12齣兒童音樂劇。黎氏對爵⼠樂或感興趣,但他的兒童音樂和時代曲作品,明顯地主要是受到百老匯舞台音樂的影響。筆者另有專文(〈爵⼠樂與時代曲〉,灼⾒名家,2020年10⽉2⽇)做了⼀些解碼的嘗試,在此不再重複。要認真了解國語時代曲的源起,便應先由認識它的老師、美國的音樂傳統做起點。

美國的音樂傳統──教堂和百老匯歌曲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一艘名為「五⽉花號(Mayflower)」的客貨帆船,在1620年將一批英國人送到美國東岸的普利茅斯(Plymouth),成為當地最早的成功殖⺠社區之一,這是一群主張脫離英國國教、清教徒中的極端份子(Separatist Puritans),為了逃避迫害先避居荷蘭,後再破釜沈舟地移居北美。其實,詹姆斯殖⺠鎮(Jamestown)在十多年前已成立,但遇上不少困難,更曾一度被廢置。

受到普利茅斯成功的鼓勵,一批又一批的殖⺠便從英國和歐洲各國,陸續遷抵美國和加拿大的東岸,當中既有逃避各種的宗教迫害、但亦有不少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來的。當然,最早來美洲的歐洲殖⺠,是15/16世紀之交,緊隨哥倫布來到拉丁美洲的西葡兩牙和意大利人,然後是進駐佛羅里達半島的西班牙人、和分別建立加拿大魁北克的法國人、和紐芬蘭的愛爾蘭人,但他們多數是無新教音樂傳統的天主教徒。

自五⽉花號後來到美國的新殖⺠,絕大部份都是新教各派的基督徒,他們帶來的教堂音樂,便是美國音樂傳統之始,後經⿊⼈族群的發展,衍⽣了福⾳⾳樂(gospel music)和靈歌(spirituals,注意:此不同後來1970年代的「靈魂音樂 (soul music)」),當然,爵⼠樂亦是由⿊⼈所創的,但與教堂音樂關係不深。新教教堂聖詩,是16世紀宗教革命的產物,它在歐洲的起源、和在19世紀時的傳華,筆者已在前文介紹過(見〈淺談暢詠時代曲之一: 西樂之傳華〉,灼見名家,2020年12月20日),在此不再重複。

當年美國人的生活與教堂息息相關,如每個星期日的崇拜,和一生中的各項禮儀 -嬰兒的洗禮、成年人的堅信禮、婚禮、喪禮、和一年中各節日、尤其是聖誕和復活節的慶祝禮儀-全都在教堂舉行,會眾循例必齊唱聖詩,如在星期日的崇拜中,便每次都會唱起碼五、六首。天主教為了抗衡新教,當年亦有自省式的反革命改革 (Counter-Reformation),遂亦開始了他們也唱聖詩的傳統。由此可見,教堂音樂在北美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而北美人的音樂DNA,便有很深的教堂歌烙印。

百老匯舞台劇,是古典音樂中的歌劇(opera)之美國化現代版。古典歌劇發展到19世紀下半葉,在英、法等國衍⽣了輕歌劇(operetta)和歌舞劇(musical theatre),傳到美國後不久,便在1866年產生了首齣百老匯舞台劇。基本上,所有樂劇都有三⼤元素:聲樂、對⽩、和舞蹈。古典歌劇只側重聲樂,可以說是由頭唱到尾的,每劇通常都有幾⾸標誌性、膾炙人口的插曲(aria),但對⽩甚少,舞蹈如果有,亦多是與劇情關連不大的。

英法輕歌劇增加了對⽩(尤其是喜劇元素)和舞蹈,但百老匯舞台劇便來個更⼤的改⾰,三者並重,即是全劇由多⾸短曲做主軸,多對⽩,和穿插多場配合劇情的舞蹈,而這些短曲,更是用流行歌曲的模式 (基本上與教堂歌相同) 去寫的。而百老匯的劇院,除舞台劇外,亦是話劇/戲劇 (play) 的甲級表演場地,這是純對⽩、少或無音樂/舞蹈配搭的表演藝術,但遠不及舞台劇的普及。

1927年名劇 《Show Boat》曾三度搬上銀幕,〈Ol' Man River〉便是該劇的名曲之一,這是1936版本的電影海報。(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27年名劇 《Show Boat》曾三度搬上銀幕,〈Ol' Man River〉便是該劇的名曲之一,這是1936版本的電影海報。(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在兩次⼤戰之間(1918-1939)的廿年中,這亦是美樂傳華之時,百老匯舞台劇便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眾娛樂,單只紐約市的百老匯區,便有七、八⼗間大小劇院,每年推出的新劇中,約有十齣是較成功和有詳細紀錄的,而每劇便起碼有十首、亦可多至二三十首的新曲,不少更有在百老匯區外(Off-Broadway、Off-Off-Broadway)、和全國各地巡迴演出。知名的劇作家多不勝數,殿堂級的便有如Kern、Berlin、Porter、Gershwin、 Hammerstein、Rodgers 和 Hart、等等,而他們亦有創作大量的非歌劇散曲。順理成章,這些大師級的作品,便成為⼤團樂隊、爵⼠樂隊、和唱片歌星經常徵用的材料。

當有聲電影在1930年代出爐後,不少百老匯名劇遂被搬上銀幕,且有比舞台劇更靈活的演繹(極華麗的佈景、實地/外景、逼真的道具、近鏡特寫、剪接、⾳響、⼤卡⼠演員、等等)。而荷李活本身,亦有拍攝非百老匯的原創歌舞電影,產生了一大群歌舞片明星,巨星如佛烈雅仕提(Fred Astaire)、詹祈利(Gene Kelly)、茱迪嘉蘭(Judy Garland)、茱莉安德絲(Julie Andrews)等等。這些電影便將歌舞⾳樂更普及化,推廣到全國和海外每個⾓落的 電影院(包括上海和香港),觀眾只須花⼀張戲院的入場票價(遠比劇院低)便可欣賞到。

美國歌舞劇一直風行至1980年代,得獎經典無數,如在20年代的《畫舫璇宮/Show Boat》,30/40年代的《狂野女郎/Girl Crazy》、《柳暗花明/Gay Divorcee》、《海上情緣/Anything Goes》、《雲冕霓裳/Top Hat》、《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50年代的《花都艷舞/An American In Paris》、《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雨中樂飛揚/Singin’ In the Rain》、《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仙樂飄飄處處聞/Sound of Music》,60年代的《新苦海孤雛/Oliver!》、《妙女郎/Funny Girl》、《錦繡良緣/Fiddler On the Roof》、《武士英魂/Man of La Mancha》,和70年代的《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等等,這些都是筆者的至愛。有趣的是,當年廣東⼤戲和其相關的粵劇電影, 它們在香港的發展和受歡迎情況,竟亦與百老匯歌劇/電影相似,真是天下喜鵲⼀樣歌!

Fred Astaire與他的老拍檔Ginger Rogers,洛杉磯杜莎夫人蠟像館陳設。(公有領域https://picryl.com平台)
Fred Astaire與他的老拍檔Ginger Rogers,洛杉磯杜莎夫人蠟像館陳設。(公有領域https://picryl.com平台)

喜歡玩⾳樂⾃娛的,可在⼀般的⾳樂商店(唱片鋪、樂器店、書店等)買到各類樂譜。當年美國的⾳樂出版業非常蓬勃,出版社集中在紐約市的叮砰巷(Tin Pan Alley)一帶,多設有專業的錄音室、練習室、甚至是短期宿舍,讓新秀有一個優質的創作園地、和交流中心,不少⼈便以此區為他們的「少林寺」,而毗鄰的百老匯⼈,亦會經常到此採風。故此,當年美國的流⾏⾳樂,亦有被稱之為「叮砰巷⾳樂」。

毫無疑問,美國⼈的音樂傳統是由教堂⾳樂開始,以流行程度計,首位便是百老匯和由它衍生的荷李活歌舞電影插曲、和其它同類 (歌劇以外) 的散曲、客廳⾳樂(parlour music)等;次位是⺠歌/鄉村⾳樂(folk/Country & Western);再其次才是爵⼠樂的變種,如⽩⼈化的爵⼠樂、⼤團樂隊⾳樂、和各種社交舞曲,如搖擺(Swing)、查爾斯頓(Charleston)、和更後期的恰恰(Cha-cha-chá)舞等。

美加的民歌和鄉村音樂

民歌和鄉村音樂,是美加當年流⾏⾳樂中兩大支流。⺠歌的起源,實比16、17世紀興起的教堂聖詩和古典⾳樂更古老,可追溯到文藝復興初期、11世紀開始的「民謠樂人(troubadour)」。這些會唱歌的詩人/作曲者,通常會用隨身帶備、類似結他的彈撥樂器,由自己或同伴伴奏,在四處的市集游走賣唱,到了十字軍全盛時期(1100-1300)成主流,是軍人和平民百姓的主要娛樂。一些優質和受歡迎的樂人,會被貴族養起成為私家樂伶,而有些皇室中人,更是積極的參予和推動者(如中古首席女強人Eleanor of Aquitaine,1122-1204)、甚至是箇中票友。

到了十字軍熱潮過後,再經過1350年代的黑死病一疫,四處走埠的賣唱方式才漸式微,但在鄉間和市鎮中,民謠仍十分流行。而這類早期的詩歌,對14世紀的文學復興亦有一定影響,巨匠如但丁(Dante,約1265-1321)和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等人,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便有不少這類民間詩歌的影子。

到了19/20世紀之交,⺠歌⼜在英國復興起來,先傳到加拿⼤,然後在1920年代傳到美國,到了40⾄60年代⼤盛,是當年反戰和民權運動的推手,亦成為搖滾樂(Rock N’ Roll) 的基石之一,出現了大批極受歡迎的⺠歌樂人和樂隊,如美國的Woody Guthrie、Weavers、Pete Seeger、Kingston Trio、Phil Ochs、Peter, Paul & Mary、Bob Dylan、Joan Baez、Brothers Four、Simon & Garfunkel、John Denver、Jim Croce、James Taylor,和加拿大的Gordon Lightfoot、Joni Mitchell、Ian & Sylvia、Irish Rovers、Murray McLauchlan、等等。

而美加特有的鄉村⾳樂,包括「藍草 (Blue Grass)」,實源⾃早期⺠歌,不少樂⼈便是鄉村/⺠歌兩棲。它在美加的農牧地區,⾄今仍極受歡迎,樂⼈和樂迷皆以⽩⼈為主,知名的鄉村樂⼈,美國的便有Jimmie Rodgers、Hank Williams、Patsy Cline、Loretta Lynn、Tammy Wynette、George Jones、Johnny Cash、Charley Pride(唯⼀⿊⼈,剛離世)、Dolly Patton、Willie Nelson、Randy Travis、Ricky Skaggs、Garth Brooks,和加拿大的Hank Snow、Tommy Hunter、 Ronnie Hawkins、Anne Murry、k.d. lang、Shania Twain、Paul Brandt 、等等。

不少華語時代曲,便是改編⾃美國⺠謠的,如張露的名曲《給我⼀個吻》和周聰的《永遠伴著着你》,同寄調自1953年的《Seven Lonely Days》;姚莉的《⼤江東去》和⽩光的《天邊⼀朵雲》,分別寄調⾃1955同年的《River of No Return》和《The Wayward Wind》;許冠傑的《有酒今朝醉》便更古老了,是1848年的經典《Oh!Susanna》。當然,中國本⾝的⺠謠、⼩曲,對早期的藝術歌和老上海時代曲,亦有⼀定的影響,如《茉莉花/⽔仙花》、《桃花江》、《天涯歌女》、《在那遙遠的地⽅》、《蘇州河邊》等等。

姚莉名曲〈⼤江東去〉,改編⾃美國西部片《River of No Return》由夢露唱的同名主題曲,⼤江的實景,是加拿大由班芙(Banff)至卡加里(Calgary)之間一段的弓河(Bow River)。 (維基共享,作者: Jack Borno)
姚莉名曲〈⼤江東去〉,改編⾃美國西部片《River of No Return》由夢露唱的同名主題曲,⼤江的實景,是加拿大由班芙(Banff)至卡加里(Calgary)之間一段的弓河(Bow River)。 (維基共享,作者: Jack Borno)

國語時代曲的第一春

到了1900年代初,「無線電測向技術」研發成功,人類歷史進入工業革命的電子時代。幫助推廣流⾏⾳樂的,便是收⾳機/廣播電台、留聲機/唱片、以⾄是電視,而這些電子硬件,到了1920年代的美國已開始標準化和市場成熟,它們的價錢,已降⾄普羅平⺠都有能⼒買,後來連電視機亦不算是奢侈品。這類電子器材很快便傳到中國,上海⾸個⺠辦電台於1922年開台,隨後蓬勃的收⾳機和留聲機進⼝市場,催⽣了國貨的生產,上海長三角地區,遂成為中國首個音響器材製造業的基地、電⼦工業的第⼀代火⾞頭,產品行銷全國。

美國流⾏⾳樂在1920年代傳到上海後,不出十年,國語時代曲便在30和40年代達到它的頂峰,湧現了⼤批才華洋溢的作曲和填詞⼈,如黎錦暉/錦光昆仲、賀綠汀、⽥漢、劉雪庵、陳歌辛、陳蝶衣、姚敏等等,亦同時造就了無數的歌星如「七⼤歌后」,即是周璇、⽩虹、龔秋霞、姚莉(姚敏胞妹)、⽩光、李香蘭(⼭⼝淑⼦)、吳鶯音,和她們膾炙⼈⼝、百聽不厭、不少更是有新體詩水平的名曲,已成為華文化中賞⼼悅⽿的⼀部分,和全球幾代華⼈可隨時回味的「往事」了。

左起:周璇與嚴華婚照、姚莉、⽩光、李香蘭、吳鶯音。(維基公共領域)
左起:周璇與嚴華婚照、姚莉、⽩光、李香蘭、吳鶯音。(維基公共領域)

筆者從一個普通樂迷的角度去分析,將上述七⼤歌后的共百多首金曲,包括《何⽇君再來》、《明⽉千⾥寄相思》、《秋⽔伊⼈》、《恨不相逢未嫁時》、《漁光曲》、《夜來香》、《夜上海》、《紅燈綠酒夜》、《岷江夜曲》、《郎是春⽇風》、《玫瑰玫瑰我愛你》、《重逢》、《魂縈舊夢》、《如果没有你》等等,與同期的非爵士樂美國流行歌曲作一比較,可聽出它們是一脈相承的。反之,與早期的原始爵士樂相比,便發覺無論是此時期、或日後的華語時代曲,是完全缺乏爵士樂的兩大基本元素-即興和純器樂,更絕無擬聲吟唱(scat)。故此,筆者便結論出華語時代曲的學習對象,主要是當年美國的百老匯散曲、⺠歌/鄉村⾳樂、和相關的教堂⾳樂、社交舞曲和客廳⾳樂,絕對不是早期的原始爵⼠樂。

這個老上海國語時代曲的第一春,一直延續至「八年抗戰」和打後的國共內戰,日本軍國政府更曾在抗戰期間,利用它做政治宣傳工具,企圖美化侵華的醜行,戰後一些樂人如李香蘭,便遭國府的逮捕和審訊。其實,自1930年代起,國共雙方和社會上,便已有批判時代曲的聲音,認為它是荼毒⼈⺠思想的靡靡之⾳,應予以取締。解放後不久,時代曲在國內遂遭禁,香港隨即接棒,迅速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新基地。

本系列上篇:〈淺談暢詠時代曲之一:西樂之傳華〉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