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何敏盈
7月中的香港書展,若你路過三聯書店攤位,會看到八位年輕作家的處女作。這八本書能夠面世,各有動人故事,背後則是同一個夢想,同一群有心人。
助參賽者出書 裁種青年的夢想
第五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的優勝作品,分別來自香港、內地和台灣,取材新穎別致,部分更聚焦於社會邊緣掙扎求存者。香港作者關嘉利,2006年才從內地來港,如今將與友人的書信集結成《七年》,步步重現新移民心路。內地在職人士朱茂文,走訪了15位北京的男同性戀者,勾勒出不為人知的感情領域,輯成《世界已經變了》。台灣的迎曦年僅13歲,為了準備國小畢業的研究專題,與達悟族人交往,深受民族文化感動,寫成插圖小說《飛魚神的信差》,成為歷屆最年輕得獎者。
比賽由新鴻基地產(新地)新閱會與三聯書店合作舉辦,已踏入第十年。十年匆匆,轉眼是 YouTube 和 Facebook 芳華正茂花枝招展的年代,新地和三聯卻靜靜守護紙上的大千世界。為何?「讓有志創作的年輕人能夠實現成為作家的夢想。」新地傳訊總監廖國偉說。
夢想無價,實現卻有代價。徵文比賽不計其數,以協助作者出書為目標者絕無僅有。只因一本書從寫作到設計裝幀印刷,堪比懷胎十月的嘔心瀝血。有人願意挑起重擔,為本來寂寂無聞的才子才女出書,迴響熱烈,可以預期。比賽兩年一度,今屆就收到多達2,000多份參賽大綱。
精英導師雲集 鼓勵多元創作
雀屏中選的25份,要在三個月內編輯成書。三個月說長不長,而且比賽規定,合資格作者都必須從未出書。主辦單位遂請來兩岸四地的創作人,一對一扶持這群初生之犢。三聯副總編輯李安在傳媒發布會上,稱眾導師為「各式行當的精英」。細看名單,有作家(香港廖偉棠,內地鄧康延、毛尖),有導演(香港黃修平、內地田沁鑫、台灣張艾嘉),有插畫家(台灣鄒駿昇),還有作曲填詞人(澳門李峻一),甚至還找來了裝幀設計師(台灣黃子欽)和新媒體藝術家(香港朱力行)。導師背景多元,是希望支持參賽者以自己最擅長的體裁創作。
八本優勝作品,不乏圖文相輔。香港湯文舜的《人間等活》繪本,令人聯想豐子愷的《護生護心》。評審朱力行笑說,要談動物權益,文字難免麻木,照片太過殘忍,都不如繪畫恰如其分。至於內地得獎者張逸良,則收集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報紙的中國歷史圖片,梳理當時西方人對中國的理解,供今人參照。另一位內地得獎者李佩珊,亦是用文字與圖片,紀念香港流行文化如何介入她的成長。
創作中發現自我
取材、體裁多樣,因為不必考慮市場。「他們可以隨心出發,探索內心世界及時代。」三聯總經理李家駒如是說。探索是為了「發現」,亦即今屆比賽的主題。大概愛創作的人,多少經歷過觀照外界、躬身自省的極樂與痛苦,才終於自願或不自願地發現自己,發現世界。內地得獎者鍾玉玲是「重症肌無力」患者。她說,從做手術到留醫,從留醫到出院,種種身體的非自然苦痛,衝擊着她對「人」的定義,不得不對自己的身分別有體會。來自台灣的芊禕,本來只想紀錄一位奇怪姨媽的言行,卻在創作過程中,意外發現世界,開始詰問「正常人」到底有多正常,《阿怪》又是否真的古怪。
要見容於正常或不正常的現實世界,寫作夢需要幾多不懈追逐的傻勁?人間幾番試練,沒有哪一位能夠免於營役。不過我們記得,有小王子傾力護持,就有獨一無二的玫瑰。既然大家都剛巧路過塵世,不妨趁着書展,實在地買來讀讀,澆灌這些筆尖上的青春夢想。
【特稿】我是新移民,為新移民寫:訪年輕作家關嘉利
「我成為香港人,不止身分轉變,也代表我認同這個地方的價值。」關嘉利在台上接受獎項時,如是說。
她的第一本書,即將在今屆書展面世。得過第38屆青年文學獎小小說組冠軍,新書卻不是小說,是她與好朋友 Zoe 的書信結集。兩人同樣熱愛寫作,同樣來了香港七年,然後獲得永久居民資格。書,就叫《七年》,名列今屆新鴻基地產新閱會與三聯合辦「年輕作家創作比賽」的優勝作品。
出書,是主辦單位送優勝者的一份厚禮,難怪比賽第一輪,參賽作品多達2,000多份。當日關嘉利躋身25強,主辦單位找來廖偉棠指導她繼續創作,限時三個月完成。最艱難的,是不斷自我否定。「每寫一段,都嫌棄自己寫得不夠好,有時就不敢下筆。」後來學懂無論如何先寫出來,「通常隔一段時間看看,又會覺得還好。」她笑。
愛讀龍應台、張愛玲,欣賞她們新意盎然的表達,也從中領悟如何靜觀世界。雨後新晴,她見到路上蚯蚓,會觀察牠們扭動的姿態,也會猶豫應否介入牠們的命運,救牠們脫離危險的行人路面。
許多才華出眾的人,人生都比別人多一點起伏。關嘉利並非生於香港,如今以香港人身份參賽,一切機緣,得從2006年說起 。
「最不適應住處小了很多,我以前住農村。」從天高地闊,變成高樓局促,已經夠不習慣,爭奈束縛她的,還有升學困局。「我在內地成績不錯,想不到來港升讀高中這麼困難。」強制教育只有九年,教育局愛莫能助,叫她自己去學校叩門。訪遍名校,在校門遇上校工嬸嬸善意勸勉。「她叫我不要選 Band 1中學,嘗試找其他學校,因為我從內地來,大家都會覺得我英文不好。」果然,最好的中學,都潑她當頭冷水。「我是不開心的,不明白為何沒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 。」
輾轉得到一所基督教背景的 Band 2 中學錄取。同學真心相待,從未介懷她的原居地。校長、副校長無條件讓她入讀英文教學的精英班。「我在內地讀到中一才學英文,真想不到他們如此相信我。我很感激。」
兩年歲月靜好,不改心比天高。關嘉利仍是一腔鬥志,要考上更好的學校。等到會考放榜,如願轉讀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亦在校內認識了 Zoe 和其他新移民。「我們這群人,經歷未必一樣,感受卻很相似。」當日迷惘,今日動力,關嘉利、Zoe,加上原居佛山的 Yuliana,後來一同升讀中文大學,成立服務香港弱勢社群的社會服務團。她們邀請其他中大學生,一同走進福建中學,也自此走進新移民少年的生命。
少年來港,需要適應,需要學習粵語,更需要有過來人分擔苦處、傾聽心事。一整個學期共處,帶領彼此參觀學校、參與歷奇營,關嘉利看着孩子由害羞到熱情,打開心窗與人交往,「覺得非常快樂」。
服務、寫作,都忘不了新移民。好友 Zoe 來港前居於福建,比她要多克服一重難關,就是語言隔閡。難得兩人志趣相投,早已打算將往來書信結集成書,恰遇新地與三聯愛才若渴,攜手扶持。或者正如樂觀的人所說,當你懷着善意,衷心希望完成一個使命,全宇宙都會合力來協助你完成。「但它不只是我的故事,或我們的故事,更是所有新移民的故事。」她說。
寫作,有時純粹為了自己,有時更為了與自己有共同命運的人。《七年》,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