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曾經不厭其詳說明社會根本、全面、不可逆的變化,因此教育必須重新定位;這是宏觀。也曾經不厭重複介紹學習科學,旨在說明目前許多對學生的要求,背離了學習的基本規律;這是微觀。呼應了筆者的兩條信念: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的未來!教育的核心業務,是學生的學習。最近由於內地一些會議提出,才忽然覺察,原來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都彷彿藏在筆者心裏,沒有在本欄認真地解釋。
宏觀。學生的未來,是指社會的現實。大前提,是目前的教育,聚焦在學校教育。這是因為從工業社會高峰期傳承下來的教育概念,主要是製造「學歷」,作為人力市場(labour market)的入場券;也是標誌個人「等級」與「類別」的訊號(signal)。這在傳統的工業社會,也許正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遍及全社會的學校體系,其出現也的確是為了適應這種需要。
因此,0-3歲,是為了進入幼稚園;幼稚園,是為了進入小學;小學,是為了進入中學;中學,是為了進入大學;大學,是為了找工作就業,(但是實際上,學校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為終生作準備)。
如此,則學校教育的目標,就難怪被分數、成績、升學這些「符號」騎劫了。學生實際上學了什麼?學得好不好?其實大家都不太知道,也沒有人會過問。常常聽到考生說:「考完試乜都唔記得晒!」或者「考完試仲記來做乜?」
也可以看到,學生在大學畢業以前,幾乎全程都在教育體系內部掙扎;教育體系裏面的運作,是不受外界社會影響的。
分數符號 決定成敗
不止如此,由於一直困在教育體系裏面,學生的自我價值觀,就完全受到分數、成績、考試、升學的成敗所支配。成績不好,就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成績優秀,就覺得自己很優秀。
社會變了!經濟生產供過於求,大規模生產變為少量多款(less of more),以營造常新的購買慾望;機構也趨向小、扁、脆;也因此造成了職業的不穩定,形成了以前不容易出現的職業形態:畢業生用非所學、頻繁的轉工轉行、普遍的創業自僱,以及逐漸增多的間歇就業、斜槓一族、無業宅家。
社會變了!碎片化了!個人的境遇,也將會很不一樣。個人也變得自由了,但要不斷為前路而奮鬥。個人會沒有了機構的保護與保障,必須學會獨力應付環境的變化與挑戰。個人需要不斷與不同的人群交往,但未必有長久的群體歸屬。人,因此需要更加堅強。每個人都需要有充分的自信,需要不斷克服從未遇過的挑戰,因此需要不斷增強自己。一句話,要學會不斷學習!
以上是筆者在不斷提出的。請想一想:把青少年關在自我封閉的教育體系裏面,不斷純粹為分數、成績、升學而奮鬥,與他們將要遇到的千變萬化的複雜現實,是多麼不匹配!讓他們為分數、成績、升學而喜而憂,對得起他們嗎?
微觀。學習。為學生真正準備他們的未來,就必須脫離「學歷掛帥」的教育理念。他們真正的準備,是在種種不確定之中,掌握確定的元素,那就是學習。學習是面對未來的唯一法寶。也就是在變幻莫測的現實中,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面對挑戰,不斷找到新的機會,不斷創造新的窗口。
傳統學習 背離規律
於是就要想:他們目前的學習,是在作這種準備嗎?符合人類學習的規律嗎?所以要看學習科學,因為那是有實證地分析人類的學習。
下面重複一下本欄多次介紹的學習科學一些啟示,對比在傳統教育體系下的學習形態,設想一些應該可以努力的方向:
學習科學,總的概念:人腦是可塑的,是人的活動在塑造人腦的發展。
啟示之一:學習是人類對外部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知識是人腦對外部世界形成的概念;知識不是由外部輸入的;學生必須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傳統教育:學習是訊息的輸送;學生是被動的接收方。學生習慣了在安排好的格局裏,馴服地接受輸入,而且要不折不扣的按原樣輸出(考試)。這與他們未來需要堅強地、自信地、主動地、不斷地學習,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努力方向: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首先讓學生主動獲取訊息,進而讓學生學會利用訊息、分析、綜合,從而主動構建知識。進一步,讓學生設計自己的學習目標、方向和內容,成為自覺的學習者。這是他們未來處世所必需的。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學會學習。
啟示之二:人的學習,關鍵在經歷;不同的經歷,產生不同的學習;不同的學習,需要不同的經歷。
傳統教育:學生經歷,主要是聽、讀、寫、考;科目是對口大學的少數學科。學生生活:大部分是在學校,或者完成學校安排的作業。如此單調的經歷,如何能夠面對多元善變而複雜的社會現實?
努力方向:把學生的學習經歷延伸到社會、大自然……體驗社會現實、各類社會、各類文化;他們的經歷也應該包括觀察、分析、綜合、質疑、成功、失敗、製作、創作……等。很多學校已經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把學生送出校門做社會體驗,把學生送到別的社會體驗另類文化,等等。
學生未來 在於學習
啟示之三:人類的學習,各各相異;同樣的經歷,可以產生不同的學習。
傳統教育:學生學習的目標、內容、過程、考核都是劃一的。而人的學習,本來是一個個別化的行為。假如沒有了傳統工業社會必須的篩選、淘汰、分等、分類功能,假如不把教育也看成是大規模生產,這種劃一性就沒有了必要。
努力方向:學習個別化,學生參與設計,學習成果也允許多元化。這需要體制上的變革,也牽涉到新的資源策略。芬蘭的實驗,全球注目,正是這個方向。
啟示之四:理解與實踐是同時發生的,不是分隔的先後過程。
傳統教育:學用分開,先學後用;在學階段是「學」而不用。考評,問「懂得什麼?」學生接受的是來自書本的、沒有根的知識;在現實的工作中難以應用。許多在工作中可以輕易學到的,又偏偏隆重其事浪費精力。
努力方向:學用結合、知行合一。教學,聯繫實際。什麼必須在學校學?什麼不必在學校學?需要研究。活動:接觸自然界,提前體現社會現實(這一點香港正在開展)。考評:問「能做什麼?」着重製作與創作。
啟示之五:人類學習是綜合性的總體過程;不是分類知識的堆砌。
傳統教育:科目:各不相干;考試:分門別類。綜合性的學習,由於難以考評,不受重視。課外活動,是典型的綜合性學習,但往往目的不明確,甚至誤解(例如:為了得獎)。因考試而設置的科目(學習領域),更是綜合性學習的障礙。
努力方向:學習:項目式學習(見上周本欄)。考評:綜合性製作或者創作。這方面的努力,目前只能說是鳳毛麟角,但尤其在小學已經初見成效。
啟示之六:人類學習是一種群體活動;最有效的是群體學習;社會性的品質,只能在群體經歷中養成。
傳統教育:教學,基本上是單向集體傳輸,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小組互動、學生的集體創作,可有可無。班級往往流於成為管理機制。
努力方向:教學中的群體互動,逐漸形成主流。學生的品格養成,依靠群體。班級,是群體學習的場合,應該由學生主導。
上面只不過是一個粗糙的掃描。總的來說,學生的未來,全在學習,真正的學習。要把學習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堅強的個人,迎接莫測的未來。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