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病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衝擊,雖未必可以稱為前所未見,但形容其影響巨大和深遠,相信不會惹來任何爭論。在當前相當困難的形勢底下,大家都忙於應付種種剛浮現的問題,難免未有足夠時間與精力去想像一些更長遠的議題。可是,當我們看清楚擺在眼前的各種問題的性質時,不難發覺它們只是在表面上因為環境因素而發生(例如部分行業的困境、個別職業的僱員所面對的失業問題),而表象背後則是一些更深遠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波巨大的衝擊,可以視為一次「善意的警告」,提醒我們需要注意好些長期存在但卻一直未有受到應有注視的問題。所以,在積極回應危機,不斷尋找權宜的應對方法的同時,其實也應該好好想一下,究竟有沒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採用一種更長遠的目光來看待,並且以此來探索回應問題的方法。
「保就業」計劃對形勢缺乏中長期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病對社會經濟之所以造成影響,因為它屬於全球性;個別地方可以提高地方層面的防疫能力,但這不足以令經濟全面恢復。關鍵之一在於新型冠狀病毒病令人的流動性大大減低。航空業、旅遊業首當其衝,而其他相關行業陸續受到衝擊,乃大勢使然,難以避免。問題是這並不是一般的衰退,更不是一時的調整,而是整個行業的停擺。就算疫情暫告一段落,很多行業還會需要進入一個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的調整期,要經過重新整固,才可以再次出發。
在我看來,現在所看見的倒閉、裁員、員工失業、減薪、放「無薪假」,只是問題最表面的一層。當然,我們都不希望見到這些情況持續下去,可是大家心底裏都知道,疫情短期內不會完全受控,疫苗面世的時間仍有一段距離,所謂局面平靜下來恐怕還要耐心等待,更遑論大環境恢復過來。對形勢缺乏中、長期分析,正是「保就業」計劃明顯的不足之處,因為沒有長期抗疫的打算,令過渡性的安排變為大規模派錢「吊鹽水」,製造錯誤期望(例如疫情將會過去,到時呈現V型反彈)的同時,完全未有為香港社會準備下一階段的適應期。
要思考具資格認證的職工能力持續提升
不同經濟部門及行業出現盛衰起落,乃市場環境變化的常態,需要調整、適應屬難以避免的事情。一種對待的態度是此乃市場運作的後果,大家好自為之。過去香港政府和社會(無論是1997年之前或之後)一直持這種態度面對市場調節的問題。這種想法背後的假設,是僱員本身按勞動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作出適應,自自然然便會調整過來。在此暫且不談這種想像有沒有問題,這個題目的討論需要更深入探討。在這裏我只想指出一點:我們一直未有重視在適應與調整過程之中,如何在中間發揮最有效和長遠產生良性效果的工作。簡單的說,我們從不正視職工的轉型。
這裏相關的問題不止於再培訓。事實上,再培訓是一個狹窄的概念,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更完整的職工能力的持續提升。而所指的提升,並非只局限於短期的學習新技術或簡單的培訓,而是具備資格認證或取得學歷資格的職工能力持續提升。
服務業職工晉升 需重新學習才有突破
舉例:現在我們見到某些行業大規模裁員,而就算疫情穩定下來之後,僱傭機構亦不會按以往的經營狀況來招聘人手,那些受影響的僱員難免需要認真考慮轉行。過去我們視職業流動、轉職純粹為個人行為,僱員自有打算。我們很少考慮:究竟怎樣可以將那批勞動力發揮得更好?更很少會想到,究竟為他們提供怎樣的協助,才能幫助登上另一種或另一層的職業生涯跑道?從人盡其才的角度來看,我們從不怎樣珍惜因受勞動市場調整影響而暫時未有工作的人才,同時更懶得去想怎樣可以將他們的能力發揮得更好。在我的經驗中,培訓或指導一些有工作經驗的學員,往往較由中學直升上大學的學生有效。他們不一定有良好的學術背景,但工作的磨練,通常會提升其語文能力,幫助他們從實際經驗中了解課本知識,提高學習的動機。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事半功倍。
數年前我跟社區組織協會一起做過一些所謂低端服務業職工的訪談,當中不乏努力上進者,幾經艱苦晉升為低層管理,卻發現自己的工作愈來愈需要使用文字,參與人事管理。基於過去的學歷,他們處於樽頸,很需要重新學習,才可以有所突破。作為「成熟學生」,只要取得學習的機會,我相信他們都可以脫胎換骨。
只在17、18歲才有升學進修需要?
香港不乏院校,更不缺教育經費,但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17、18歲的孩子身上。對於17、18 歲這個年齡關口,我們有種情意結,彷彿好像只在那關鍵一兩年才有升學進修的需要。說來奇怪,同一個孩子,當他過了升學年齡,我們就不再關心他們長遠的能力持續提升。在某個意義上,我們對學習、進修、能力提升的看法何其狹窄。
在疫情之下,有時不要急於尋找即時答案,反而好好的想一下,究竟我們一直忽視了些什麼,這可能對未來更有積極意義。長久以來,我們沒有認真對待「成熟學生」的需要,沒有真真正正的將所有學習渠道打開,為不同年齡、不同階段、基於不同需要的學員提供教育、訓練。要人盡其才,需要對人關懷;由人出發,才能把他們的各種能力發揮出來。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