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我到了香港電台普通話台做了一個談詩的節目,現也在這裏分享一下我對詩詞歌賦這些韻文的淺見。
我在1980年唸中四,那時選了文科,八科之中也選讀了文學科,會考的成績文學科比中國語文科好,我自己也較喜歡文學科,因為文章較短,最喜歡的詩有曹操的《短歌行》、白居易的《賣炭翁》、李煜的《虞美人》、辛棄疾的《破陣子》等,喜歡各個詩人詞人的性格,有溫婉的,有豪放的,也有憂鬱的。
大唐一代,詩人無數,有詩仙、詩聖、詩佛,儒釋道三家都有出類拔萃的代表人物。唐是詩的分水嶺,之前的泛稱「古詩」,字數句數較為自由,但大都在句尾押韻,唐詩重視格律,五字或七字,四句或八句,所謂五言七言的絕詩或律詩。五言絕詩最短,全詩只得20字,七詩律詩雖是最長,也只不過是56字,但要在20到50多了字之間去表達自己的人生目標、各種遭遇、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個人情懷,民族大義 ,確是要非常精緻精煉的文字,故此要用典故、用對仗、用押韻、以境入情,情境交融!寫詩只是短短數十字可以很容易,但要引起別人的共鳴就難了。
到40多歲,我在香港理工大學讀了第一屆的中國文化碩士課程,那時是翟志成老師當課程主任,如同我們的班主任。他常説同學們是「黃埔一期」是非常重要的,要好好唸書。這個課程除了有兩三門是必修外,有十門是可以按自己興趣去選修的,當年我也選了「韻文」和「書畫欣賞」這兩科都是「為己之學」以增加我感受詩詞文學和書畫藝術的能力為選科目的。
韻文是一個泛稱,相對就是無需要求押韻的散文。韻就是韻母,發之聲,聲母是發聲前的嘴型。如果是句尾同韻則易於記憶,有所謂音樂之美。中國人由商代起發展文字,到周朝,文字的數目已開始足夠去表達自己的意思及思想情感,並開此有民謠出現,記錄日常的樂事或特別的事,如秋天收成,結婚大事,各種哀樂榮辱的事。
中國最早的詩歌通常由《詩經》和《楚辭》開始,之後有漢的賦,魏晉六朝的駢文,唐詩宋詞元曲,到清朝則盛行對聯。到民國則有新詩的出現。《詩經》通常只是四字為主,後來隨着人們思想日趨複雜,四字難於準確表達,後來便有五、六、七字等詩體出現。另外,詩到了唐朝大盛,很重視形式和格律,但後來又發覺五言或七言過於死板,至宋又出現了長短句的詞,以配合不同的詞牌(即音樂旋律),但隨着時代已失傳了。
讀詩有其樂趣,寫詩更可抒發喜樂和憂鬱
中國的詩詞歌賦都是世界的文化遺產,記錄了人類的悲歡離合,詩可言情,更可言志。孔子極重視詩,他説「不可詩,無以言;不可禮,無以立。」所以「詩禮傳家」很重要。「六經」以《詩》為首,《論語》中說到最重要的道理時,孔子每每都愛引《詩經》的。詩經本有3000多首,最終由孔子選了當中的305首所謂「詩無邪」。孔子又把詩分做風、雅、頌三種形式類,又有賦比興三種風格手法的釐定,開了「詩」的傳統。中國也是詩的國度,溫文爾雅,思想純正!
讀詩有其樂趣,寫詩更可抒發喜樂和憂鬱,但喜歡那首詩都很個人,也要配合自己的性格,我最愛岳飛的《滿江紅》喜歡岳飛的為人 ,怒髮衝冠⋯⋯,多麼叫人向往的人物呢!
要學習如何欣賞唐詩宋詩,不妨看台灣蔣勳的書;要了解香港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我推薦大家看施仲謀教授的《香港中華文化教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