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津直私 何者為先

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四類學校,各有特色,都能提供優質教育,培養社會各方面的人才,是沒有所謂優次選擇問題存在的。家長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子女選中合適他們就讀的學校。

灼見名家近日推出教育視頻計劃:教育心線牽。筆者有幸成為講者之一,獲分配的講題是「官津直私,何者為先」。短短幾分鐘,只能略述其要,故此為文再詳論。

這個題目會吸引觀眾/讀者的眼球,而事實上以上四類學校,各有特色,都能提供優質教育,培養社會各方面的人才,是沒有所謂優次選擇問題存在的。家長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子女選中合適他們就讀的學校。

近日因着社會氣氛及疫情延續的緣故,對本港教育生態造成不少影響,總體學生人數也在下降之中。不少跨境學生留在內地,有部分索性轉到內地學校就讀。有中產以上家長,更會安排子女到外國升學,甚至申請全家移民。一些原本在香港工作的外籍人士也離開了,或者不會再回港,其子女自然亦不會在香港讀書。近半年,便有七間私立幼稚園因為收生不足,開支龐大,實在難支撐下去而結束了。連過去受中高產家長歡迎的國際學校,也面對收生不足的難題,尤其是近年才成立,陣腳未站穩的。這些的國際學校是政府批地而成立的,必須主要為外籍學生服務,本地生數目的比例是30%或以下。最近政府放寬了對幾間國際學校收生比例的限制,變相容許更多本地學生可以入讀,就是因為生源不足夠,外籍專才或高級管理人員子女減少。

按道理,這些都是私立的學校,並且收取巨額的建校費或債券,收不到學生是應該自我承擔責任,而不應該由政府作出政策上的支持的。尤有甚者,政府近日又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14.4億撥款,去資助四間國際學校的工程費用,並獲通過。這兩項都是資源和政策上的明顯傾斜,並且會導致學生轉校的音樂椅效應,即是一層又一層地令其他學校的學生流失。不要忘記,國際學校是有向家長收取巨額的債券和建校費的。不禁要問,一所津貼或直資學校如果出現收生不足的問題的時候,政府又會不會投進這麼大量的資源去幫助呢?

國際和私立的抉擇

國際學校大致有四類:(一)是歷史悠久,廣為人知,以服務個別國家在港工作的子女為主的,例如有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星加坡等。在回歸之前經已成立。(二)是回歸之後才成立的,由政府撥地或舊校舍,讓不同機構申辦,透過教育局的校舍分配委員會審批通過。獲批的團體需要和政府簽訂協議,並且在收生上有所限制,只可以取錄30%的本地學生。(三)是純粹私立的,有買地建校,或者購買/租用校舍運作的。沒有收取公帑,所以沒有收生比例的規定,故此本地生比較多。(四)英基學校。這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體制,以往是接受政府大量資助的,回歸之後按照一個計劃及日程,逐步減少資助。

選擇國際學校,家長需要有支付比較高的學費,建校費或/及購買債券的心理準備。學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亦有個別國際學校針對本國學生而使用其本國語言的。課程方面,會實行國際教育文憑(IB),英制的 IGCSE, AL, 以至所屬國家的制度。無論如何,這些課程上較本地學校而言,都是比較寬鬆的。在小學至初中階段,比較強調培育學生的自律和自發學習的精神和能力,以及多元思考。在高中階段,因為要升讀大學,課程也是比較艱深的,需要學生花精力去準備,但由於科目的多元化,所以個別學生仍然是可以按照他們的興趣和能力選修不同的科目,並依然是可以升讀大學的。

一般而言,國際學校的學生個性比較強,有自我的主張,未必太服從家人或長輩的意見。同時,這些學校中文學習會稍弱,因為校內以外籍學生為主,平日的交談也是用英文或者本國的語言,所以學校只能提供比較淺易的中文課程,反而學生的普通話會比較流利,因為是實施普教中的緣故。

所以,假設家長想子女接受比較國際化的教育,但又想他們有較多的中文及中華文化的培育,特別是傳統價值觀的教導,可以考慮選擇一些私立的,但提供國際課程的學校。可惜是這類私立國際學校,面向本地學生的,為數實在不多。這方面家長需要細心去研究和發現了!

官津直資學校主流

直接資助學校在制度上、課程上可以說是介乎國際,私立學校和官立、津貼學校之間的。主要是政府按學生人數給予資助,而有別於津校。後者是按照班級數目決定資助額的。因此,直資學校很少實行小班教學,因為需要有足夠的學生的學費和政府的資助才能應付。學費是辦學團體自行決定是否收取,或收取多少的,要視乎辦學理念,學校的吸引力及有沒有在高中提供部分其他課程而定。當然收費愈高,政府的資助額亦會愈小。現在直資學校有免費以至收取最高約$7000一個月學費的。

直資學校在教學語言、老師編制,以至收生各方面都是自主的。並且可以在高中開設非本地課程,例如IB或者AL,但是修讀學生人數的比例必須在一半以下。因為是接受政府公帑資助的,所以必須以本地課程和考試為主體。同時學校考慮到高中的時候會有學生流失的,怕比例失衡。並且這兩個國際試也並不容易應付,所以實際上真的能選讀的同學只佔少數,例如是20到30%不等。換言之,假設家長因為想以較廉宜的學費又可以讓學生子女修讀國際課程,而選擇直資學校,多半最後會感到失望!

直資學校其實也大致分為四類:(一)傳統的英文學校,大部分是教會主辦的,前身是津貼或補助學校,但為保持其教學語言及收生上的自主而成功申請轉為直資學校。(二)回歸之前的愛國學校,本來是私立,之後陸續轉為直資學校。這些學校多數服務基層學生,學費不高。(三)以前的私立學校或按額資助學校,之後也轉為直資學校,也主要服務普羅大眾子女的。(四)九七以後成立的新學校,是透過申請校舍用地而成功創辦的,大部分位於新開發的地區。

在高中會提供部分國際課程的,主要是第一類及第四類學校。同時,政府對直資學校數目有一定限制,要成功有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也要符合多項條件,因此近年已經沒有新的直資學校出現了。讀者可能還記得,近幾年港島區有一所著名的男校及另外一間著名的女校,都有教會背景的,也因為家長、老師和校友反對而最後未能成功轉為直資學校。

官津學校老師是超級穩定的

最後筆者想談一談官立和津貼學校,但因為一般人對這兩類學校認知較多,所以不用太詳細說明。不計國際學校,現在官立和資助中學的數目佔總體中學的 7%及78%,而直資和私立分別佔 13%及2%。由此可知官津校是教育體制的主流。因為是接受公帑辦學,或者根本就是教育部門的一個部分,所以在學校管理,課程,收生,以至教學語言等等方面都是有規限的,例如津貼學校就要受「資助學校則例」(Code of Aid)約制,老師編制方面也因應班級的多少而有所規定。

官立學校的教職員工大部分是公務員,並且可以調到不同的學校甚至在教育局工作的。近期政府推出65歲退休的計劃,也包括官立學校教職員工在內,所以新近入職的老師都要工作到65歲才可以退休的,但津貼學校或其他學校則沒有這個規定。津貼學校的老師是60歲退休,而私立或直資學校則由校方自行制定。

官津學校的老師是超級穩定的,過了兩年試用期之後,便正式入職,要請他們離任是極度困難的事。而私立,直資,國際學校則實行合約制,沒有所謂「金飯碗」。一間學校的教師團隊如果是團結的、向上的及充滿活力的話,那麼這間學校校務必定有長足而持續發展,情況相反而校方又很難讓部分不稱職或表現欠佳的同事離開的話,學校很容易出現老化、僵化以至教學成效不彰顯,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這是現時官立和津貼學校需要面對而難以處理的一個大問題。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