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朗誦節誦材中有一篇林徽因的詩作——《山中一個夏夜》,不少參與者對詩中一些矛盾的描述感到疑惑和不解。為此作一些探索和解讀,供誦讀者參考。
《山中一個夏夜》林徽因
山中有一個夏夜,深得
像没有底一樣,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圍没有點光亮。
對山閃着只一盏燈 ──兩盞
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滿山的風全躡着腳
像是走路一樣,
躲過了各處的枝葉
各處的草,不響。
單是流水,不斷的在山谷上
石頭的心,石頭的口在唱。
蟲鳴織成那一片靜,寂寞
像垂下的帳幔;
仲夏山林在內中睡着,
幽香四下裏浮散。
黑影枕着黑影,默默的無聲,
夜的靜,卻有夜的耳在聽!
令人疑惑的是,為何山中深黑得沒有光亮,而對山閃着的只是燈光嗎?為何風吹草木卻沒有聲響,但流水撞擊石頭在歌唱?為何蟲鳴卻寂靜,幽香四散又寂寞?還有那夜的眼、夜的耳是何意?
作者心中那個夏夜不一樣
夏天本應是驕陽當空,蟬鳴噪動的季節,夏夜則月光如水、蛙聲陣陣、螢火點點的浪漫時空。看台灣詩人楊喚筆下的《夏夜》:
朦朧裏,山巒靜靜地睡了!
朦朧裏,田野靜靜地睡了!
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着,
低聲歌唱着溜過彎彎的小橋。
只有風還醒着,
從竹林裏跑出來,
跟着提燈的螢火蟲,
在美麗的夏夜裏愉快地旅行。
夏夜是如此活潑迷人。可是林徽因在《山中一個夏夜》的描繪中,看不到星光,聽不到蟲鳴,聞不到花香、感受不到清風。唯有濃黑、寂靜和寂寞。而這一切令人疑惑之處,得從創作背景中去尋找答案。話說當年林徽因因患肺疾在北京香山療養,而徐志摩恰在北大任教。徐與林雖同處一城,彼此空間距離很近,但兩人都已成家,徐不便常去探望,為此常夜不能寐,唯有將思念融入詩中遙寄入骨相思。其《山中》詩作如下:
庭院是一片靜,
聽市謠圍抱;
織成一地松影——
看當頭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靜。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陣清風,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動;
吹下一針新碧,
掉在你窗前;
輕柔如同嘆息——
不驚你安眠!
這首詩猶如詩仙李白的《靜夜思》。他攀附着月色,化身為清風,要去往女神所在的香山,詩人的多情躍然纸上。
林徐二人情深
《山中》一詩寫於1930年,同年6月,林徽因以《山中一個夏夜》一詩作回應。文人墨客常以秋季之璀璨絢麗入詩文,而林卻偏偏選擇夏夜。其中緣由何故?原來在她生命中有着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據記載:仲夏的一個傍晚,徐志摩前往香山探望病中的林,黃昏的斜陽拂落在林家的斷牆上,微風飄過斷牆與斷牆旁的紫藤花,帶來了陣陣的輕香,徐志摩靜靜地佇立在斜陽下,凝神默視良久不語,過後他告訴林徽因,他要描寫那牆上向晚的豔陽和剛剛入秋的藤蘿。直至夜深人靜才離別,他倆沿着荒野的山路依依不捨,此時星光、松濤、花香已全隱去,即便荒野、荊棘也不顧及,唯有兩顆年輕的熾熱的心在躍動。徐一回家即伏案寫就《你去 我也走》,記下了當晚此情此景。摘錄片段如下: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你上那一條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燈一直亮到天邊,
你只消跟從這光明的直線!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
你不必為我憂慮;你走大路,
我進這條小巷
……
等你走遠,我就大步的向前,
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鮮;
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你!
那種濃情密意深深打動林。那個忘卻周遭的世界,苦澀又甜蜜、寧靜又動情的夜晚,在她心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一旦提筆這一切自然湧上心來。在她的情感世界裏,她享受着熾熱而坦露的愛,不但沉迷甚至沉醉;然而在現實世界,世俗人倫令她不能接受這種被道德約束的愛。這種無奈與矛盾交織時時折磨着她的心靈,促使她創作時將內心與現實的糾結,以虛實相間的風格含蓄地表達了出來。這就為誦讀者析解作品提供了依據。
全詩共三小節,每節又分前後兩部分,以長短句格式分隔成前四句和後兩句,描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前半部分是詩人虛擬的夏夜,後半才是現實世界的景象。解讀可從分部入手,當詩人徜徉於那個記憶中的夏天時,周圍的一切都隱去了,無論是光亮、風聲、蟲鳴……。那是一個只屬於林個人的世界,在那裏詩人自由自在,倫常的感覺消失了,唯有心靈的迷醉和奔放。在後半部詩人描繪出現實的世界:那有閃着燈光,甚或星月滿天的夜晚;那有泉水撞擊卵石聲響的曠野……,目的是烘托虛擬世界的存在。直到最後一段才揭開這矛盾的謎底,隨着詩人從夢中慢慢醒來,幽香開始喚醒矇矓睡意,告訴你,夜之所以濃黑、無聲、寂靜,那是因為詩人用夜的眼、夜的耳讓自己進入了一個朦朧浪漫的世界。
當我們析解了詩人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但是如何去展示卻遇到了難處。我們說朗誦是遺憾的藝術,就因為我們不可能先理性地解釋一番,所以需要誦讀者富創意地去演繹,無論是語言還是形體,尤其是神態的暗示。
苦澀的甜蜜
當我們釐清了詩作的表達方式。誦讀者必須把握重心,詩人虛擬的內心世界是詩作的核心。詩人寓情於景,當被暗黑籠罩,詩人反徜徉其中,沉迷那自由自在的境界;當山風無聲掠過大地,詩人慶幸得以保持心靈的寧靜;當外部世界的喧囂也無法擾亂她內心的平靜時,詩人沉迷甚至沉醉在個人的天地,唯一讓她擔憂的是孤獨帶來的寂寞。然而那虛擬的內心世界並非虛構,正是那一個迷醉的夏夜真實的寫照着,故誦讀者必須信服而細膩地去展示它。值得提醒的是:暗黑並非黑暗,寂靜並非靜心,平靜掩不住自由奔放的靈魂,甜美的記憶始終激盪着詩人的心靈。
在具體表達上,前半部宜以一種靜態的方式,紓緩的語言節奏,矇矓的神態,柔和的音色,尤其要捕捉敏銳而細緻的視聽觸覺,以及徜徉其中的自然舒坦,用眼神與體態充分展現出來。然後再用爽朗的音色,明快的節奏,活潑的動態來展示真實的夏夜。這種強烈的對比是烘托虛擬世界的綺麗,反襯詩人遠離塵世,奔向個性解放的慾望。還要提醒一下,誦讀時因前抑後揚容易本末倒置,要以飽滿的情感張力來超越情境的活力,活躍的現實世界只是起一種烘托作用。要始終把握整個詩作的基調——苦澀的甜蜜。
特殊的意境之美
對於朗誦節選用這樣深奧的作品,尤其對象是小學生,是否不太合適。最後提一下,我們現在比賽採用的是原作的手稿本,與發表的版本不同。徐的《山中》寫於1930年,林的原作《山中一個夏夜》寫於同年6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赴林徽因的一个邀請,乘飛機失事去世,林徽因為此悲痛不已。故當《山中一個夏夜》在1933年發表時,就有了全新的版本。詩作的末段修改成: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像張軟垂的幔帳。
疑問不見了,四角裏
模糊,是夢在窺探?
夜像在訴禱,無聲的在期待,
幽馥的虔誠在無聲裏布漫。
詩人的記憶留在了那個久遠的夏天,想起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悲傷和惆悵布滿心間。如今,物是人非,「訴禱、期待」,仿佛在對天堂的徐志摩喃喃自語。因此這新的版本,人們普遍認為是對徐志摩的哀悼和思念之作,更因明麗的色彩和哀傷的情感之間形成的張力,形成一種特殊的意境之美,節制,含蓄。對誦讀者來說,把握作品的風格也是必須注重的一環。
順便說一下,他倆曾寫過不少「同題詩」。如徐的《笑》和林的《深笑》,這《山中》與《山中一個夏夜》等。我們從中感受到的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濃濃的情,這情超越了愛情,超越了親情,是摯友,是靈魂伴侣,是彼此精神上的依靠。這是我們之所以欣賞他們詩作的所在,也是在紛亂的塵世中傾注一份清涼。
2020年秋於寓中。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