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2020年初爆發至今,影響我們日常大小生活,包括是否仍送子女留學。前文從理念上分析了「留港或留學」(見本欄2020年9月8日),本文再以「強弱機危(SWOT)」模型分析這問題,讓家長在現今全球疫情仍然嚴峻下,對送子女海外留學有一個較全面的思考角度。
留學的優點仍在嗎?
留學的優點不少。網上隨便谷歌,也可找到十項八項,總的來說是競爭力有所提升,這又可細分為外在的及內在的。外在的是從工具層面上說,最明顯莫過於語言。理論上在目標國家逗留時間長些,你對當地目標語的把握能力會高些。對香港留學生來說,目標語多指英語。所謂Language is power,語言這把劍,磨得愈鋒利,將來發展機會自然愈高。內在的優勢與留學生獨自在境外學習有關。一個人生活,無父母依靠,多能提升日常生活管理的能力,較能懂得控制財政支出、時間管理;結交不同國籍、文化背景新朋友,溝通能力也會強些,最後整體自信心也能提高。
這些優勢疫情前後估計分別不會太大。留學仍然是實體的,在當地生活,自然的在口音上有所變化,說話語氣、手勢會向當地人靠攏;仍能與不同種族文化人士交往,慢慢建立世界觀視野。但需注意,箇中優勢近幾年已開始模糊,甚至逐漸消失;與新冠疫情無關,是全球化下帶來的另一種發展生態,有機會再談。
倉猝決定,受害的是整個家庭!
留學不是上街買菜般簡單,扶擇是要謹慎,把子女送往海外獨自一人,要注意的不只是學校、課程等,還需留意子女的心理調適,這需要時間,不可一蹴而就。撰寫本文時已是9月下旬,位於北半球的學校已開學或快開學,此時此刻,仍有家長向筆者查詢本學年海外學校的情況!家長心急不全然直接來自疫情,所謂新仇舊恨,舊恨是長期對國家不信任,認為香港日益「內地化」,把子女早日送走是上策;新仇是認為特區政府處理疫情不善,再加上社會動蕩,於是萌生去意。抉擇最忌感情用事,家長恐懼、不滿,子女亦會受影響。留學動機只為逃避,準備自然倉猝,細節未安排妥當,就貿然起行,很容易埋下子女與家長不和的伏線,最終受害的是整個家庭啊!
疫情下,留學的選擇更多
疫情、緊張國際關係,反令有志海外留學的同學多了不少機會。最明顯的是較易進入名校。以澳洲為例,這個也是港人喜愛留學的熱門國家,由於中澳關係政治化,內地已不鼓勵內地居民往彼邦旅遊、以至留學。內地生本來澳洲各大學的大客戶,少了內地客即少了大量的財政收入,此消彼長,唯有多收其他地區學生。
對部分港人而言,疫情下海外升學還有另一優勢。近幾年,不少港人常投訴,海外寄宿中學,錄取了大量內地學生,令香港學生有在內地讀書的感覺。中國是現今全球輸出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他們主要去的地方,也與港人一樣,是英語系國家,海外寄宿學校為求生存,自然是來者不拒。疫情及政治的原因下,中國學生減少到海外留學,造成了熱門寄宿學校回復以往種族多元化的情況,真是始料不及。最後,疫情下,海外升學也出現了新的危機。
經濟不穩帶來財政沉重負擔
先說故事。主角20多年前海外留學,讀的是飛機工程,回港後在航空公司工作,很快晉升管理層,薪高糧準,羨煞旁人。依從香港中產發展軌跡,先後把兩名子女送到英國讀大學。疫情爆發,航空業是重災區,他已連續半年停薪留職,或只領取幾成薪金。兩名子女在英所費不菲,學費、衣食住行一年過百萬港幣!疫情似乎已變成新常態,空中交通需求是否仍有增長?或是將會進入嚴冬期?全球疫情持續、反覆,首當其衝是經濟。可以預計公司倒閉,自救行動,如減薪、裁員似乎已是無可避免。這是疫情下留學的新危機。
另一危機是當前國際形勢對華人相當不利。部分原因是有心人把全球疫情大爆發歸咎於中國疫情處理不善,後果是導致全球華人與當地人關係緊張,部分國家華人留學生更無故被襲擊。現今華人在外國生命受威脅主要原因應是中美關係進入低谷,隨之而來的是西方(主要是美英澳加紐的「五眼聯盟」)的圍堵。「圍堵政策」是針對中國的崛起,全球疫情令這個議題變得更尖銳化。
海外留學本是不少同學的美夢,一場疫情卻令有意負笈海外者卻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留港或留學,已變得非常個人化,家庭背景不同,考慮點亦會各異。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