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到8月中旬,每當這個時候總是想念着將入讀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期待他們能夠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又期待小一銜接活動能幫助他們投入學校,盡快產生歸屬感。可是,今年確實很特別,因為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停課,未知幼稚園學生的成長如何?
近日,筆者也為着安排幼稚園家長講座而埋首,我重視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關鍵。學校如何與家長配合,以致在育人的路上能事半功倍?幼稚園家長所重視的又是否兒童成長的關鍵?
今次,筆者執筆時期望能從兒童發展看如何培育孩子成為積極進取的小一快樂人。
藉得我們深思的是孩子因為積極進取所以快樂,還是孩子因為在育兒有法的情況下能快樂進取地成長?根據Erikson(1963)於心理社會發展論所述,人生可以分為八個階段,而其中第三(學齡前兒童)及第四(學齡兒童)階段正值就是兒童在幼稚園與小學時期的階段。
對於大約4-12歲的孩子來説,由於他們的語言已發展至一定的能力,因此在與人溝通時,他們喜歡問亦喜歡説話,他們對周遭充滿好奇。因此當他們能滿足這個階段的需要,例如多給他們自發活動及多鼓勵,讓他們恰到好處地達成目標任務將可讓他們保持着一份主動的衝勁。因此,假如父母遇到這階段的孩子經常向父母提問「點解?」,即使父母感到「無得解」或對他來説「解也不明」,也要滿足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父母要為他們樂於發問和積極發問加以讚賞,讓他們發展不恥下問的態度。否則,他們就會誤以為發問就是錯,這會造成他們對發問產生罪惡的感覺。
從情意發展方面着手
第三階段之後就是進入Erikson提及的第四個(學齡兒童)階段。這個階段正要培育孩子勤奮進取的性格,否則他們將會走向自卑與自貶的性格中。家長須關注勤奮不一定是指向學業。由於孩子的天資各異,很可能有些孩子是經過長久的勤奮也看不見學業上有特別的表現,因此我們在這階段可以從情意發展方面着手。情意可以包括人際技巧、自律及學習熱誠等多方面。
我們可以陪伴及教導孩子盡力完成任務,讚賞他是一個有責任的人;可以讓他們努力學習與人相處,培育溫柔有禮的態度;更可以教導他們生活作息的規律,從而在他們付出努力實踐後讚賞他們的自律。久而久之,勤奮並不一定是以提升學業水平為目的,而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必要品格。當一個孩子自小培養良好的品格與態度,他自然也可用這些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其他的學習──如學術的要求。若一個孩子能勇於發問、態度認真和富有責任感,我們還「擔憂」他們什麼呢!
幫助孩子投入非學術的任務
除了發展情意之外,孩子的藝術及/或體育潛能等方面亦可以是發掘的範疇,但家長需要明白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切勿比較,在孩子的活動中寧缺莫濫。孩子是需要留有空白的時間,讓他們可以天馬行空,發揮創意,讓他們有自發活動的機會。因此,對於幼稚園與初小的學生而言,家庭教育首要的不是「學術」,而是培育「情意」。在做好學術之前幫助他們投入非學術的任務,他們這份情意將來就可運用於學習的任務中。
或許,在此再具體説明一點,例如在孩子放學後「換衣服」的任務上,家長當然要先教曉子女如何換衣服,但重點並不是他是否做好,而是他有沒有回家後主動完成這項任務的動機。因此,在家長協助及或導子女時應多加鼓勵及讚賞。我們著眼的不是他換衣服的速度及程序,而是他的態度及嘗試接受與履行這項任務的精神。當孩子得到家長的賞識,獲得肯定,從而增強自信。他能夠完成任務,亦是勤奮進取的表現,能彰顯他的責任感,自然能體驗到成功的的喜悦。因此,家長的角色是幫助孩子尋覓一些在他成長中稍具挑戰而又不至於未能完成的任務,一步一步栽培孩子突破自己。當他在成長中體會到嘗試與勤奮所帶來的成功感,他自然就能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快樂人。
社會對孩子能力的期望往往與孩子心理及能力發展進程不一致,家庭教育的重要就是讓家長多了解及明白孩子的發展階梯,並能為自己孩子選取一條最適合培育他的道路。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