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的收音機

60年代的香港,可說是經歷了一場意識形態上的「文化大革命」,撇除電視帶來的「革命」之外,更早的50年代,收音機絕對稱得上是本地普及文化首輪衝擊。
「哥仔靚呀靚得妙,歌仔呀靚咯,引動我思潮」,李燕萍的嬌俏歌聲,從菜檔上的殘舊收音機傳來,為新填地街的街市添上幾分旖旎。街口賣洋雜的古稀老闆在享受午後的悠閒,細心傾聽白駒榮的粵曲;街尾的投注站外,仍見不少老一輩馬迷手執收音機,貼近耳朵,留心細聽賽果,縱使站內有高清電視直播,這個貼身的袋口式收音機,仍是「老餅」們那杯茶,追隨多年,時刻見證他們心情的起落,與心跳同步。這種雅俗共賞的庶民風情,在香港地,確實無處不在,無所不容。
 
70年代中期本地製造的收音機,除了周邊顏色不同外,商家會因應客戶的要求,改動牌子名字,符合不同市場需要。
70年代中期本地製造的收音機,除了周邊顏色不同外,商家會因應客戶的要求,改動牌子名字,符合不同市場需要。
 

收音機矜貴年代

 
80多年來,收音機陪伴着香港人的成長,與電視一同提供免費娛樂予廣大市民。但翻查一下資料,發現原來早期政府並不熱中本地廣播事業。後來基於外在環境及需求下,才開展廣播業,而早年市民欲收聽節目和商戶售賣收音機,都必須繳費申請牌照。在1929年,當時港府的政策,是希望利用牌照收入來支付龐大的支出,例如:興建發射站,添置器材,增設播音室,其間更成立了「節目委員會」,協助節目內容的制定和人手的調配,同時委員會需經常匯報牌照申請進度,以了解市民的反應。當年政府甚至打算如果反應欠佳,就會終止整項發展。幸好推出後,反應熱烈,由1929年至1933年,短短四年時間,發牌數目由724個增至3000多個。而收費方面,更從1929年的每年五元至翌年增至十元。牌照以一年為限,到期需到郵政署再續。
 
70年代往後的設計更趨精美,無論在顏色上,一改跟過去的灰黑為主,外款組件絲印加工,提高競爭力。此為一款仿照卡式機的外觀設計,頗具創意。
70年代往後的設計更趨精美,無論在顏色上,一改跟過去的灰黑為主,外款組件絲印加工,提高競爭力。此為一款仿照卡式機的外觀設計,頗具創意。
 

六七年雙重免費娛樂

 
這個費用在當年來說,並不是一般市民所能負擔,因此都是一些較富裕的家庭或外籍公務員以及商業機構申請。至於坊間,則出現不少非法收聽的問題,一些具無線電知識的市民會自行組裝,甚至有商戶收取「聽眾」費用圖利,政府唯有立例罰款,加強檢控,以收阻嚇之效,但仍然無法真正遏止。直至1967年,取消收音機牌收費,市民才真正享受到免費收聽節目的權利。無獨有偶,首間本地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亦於同年啟播,一時間,普羅市民一下子享有雙重免費的視聽娛樂,在躁動的60年代,可謂是精神上的一種紓緩和調劑,順理成章這代人搭上這列普及流行文化的快車,無疑為香港故事,打開了新的一頁。
 
紅色的外觀醒目之外,左邊的喇叭單元較突出,表示聲響較大,而右邊轉盤清楚顯示。尤其適合家居或戶外使用,長者更為適用。
紅色的外觀醒目之外,左邊的喇叭單元較突出,表示聲響較大,而右邊轉盤清楚顯示。尤其適合家居或戶外使用,長者更為適用。
 

收音機與香港電子業

 
香港工業起飛於60、70年代;紡織、製衣、塑膠、鐘表和電子業,成為戰後新興行業,更是香港製造業的支柱。70年代末,原子粒收音機更是電子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出口產品。早年大部分的技術轉移,都是來自美日的外資來港設廠,其中日本牌子 SONY 更早於1959年,透過一間本地公司,於香港開設首間生產廠房,出產原子粒收音機。其後,不少本地廠商也加入收音機生產行列,造就本地電子業的迅速發展。然而早期一些重要的半導體仍需自英、日入口,香港只負責一些塑膠部件、電池的組裝,反而造就皮革製作收音機套的商機。至於本地電子業全面提升,已是70年代後的事情。
 
此收音機體積更細少,真的可以放在褲袋內,簡單俐落的設計,今天看來仍未過時。其實早期的收音機的設計,大多是外國客戶的指引要求,本地設計的參與,相對為少,只是強調「MADE IN HONG KONG」,價廉物美而已,絕非「DESIGNED IN HONG KONG」。
此收音機體積更細少,真的可以放在褲袋內,簡單俐落的設計,今天看來仍未過時。其實早期的收音機的設計,大多是外國客戶的指引要求,本地設計的參與,相對為少,只是強調「MADE IN HONG KONG」,價廉物美而已,絕非「DESIGNED IN HONG KONG」。
 

電台發展史

 

在1923年,一群業餘愛好者成立「香港無線電協會」,在其推波助瀾之下,加上社會的需求,遂於1928年,政府在山頂設置發射站,接着於中環前郵政總局設有廣播室,開始提供每日四小時廣播:內容包括音樂、新聞、天氣報告等,繼而展開本地廣播業市場的第一頁。戰後的1948年,正式改名「香港廣播電台」,亦即港台。
 
其後,英國的麗的呼聲在1949年啟播,為首個有線電台,提供更多元化的節目予本地聽眾,而其引入「天空小說」更是街知巷聞和極受歡迎的節目。往後麗的涉足電視,可惜遇上無綫電視於1967年啟播,提供免費節目,加上商業電台競爭激烈,最終麗的呼聲於1973年正式停播。
 
在1957年,港府邀請機構參與商業廣播,牌照最後為何佐芝所得,卻原來股東之一,竟是着名電影《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的男主角——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成為一時佳話。而「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正式於1959年8月啟播,簡稱「商台」。
 
90年代,政府發出另一商業廣播牌照,「新城電台」於1991年啟播。
 
 
直立式設計按扭全置在上方,機背配有金屬夾,方便用家扣在皮帶上,絕無花巧。
直立式設計按扭全置在上方,機背配有金屬夾,方便用家扣在皮帶上,絕無花巧。
 

衣車聲、收音機聲

 

60年代的香港,可說是經歷了一場意識形態上的「文化大革命」,撇除電視帶來的「革命」之外,更早的50年代,收音機絕對稱得上是本地普及文化首輪衝擊,例如造就了「天空小說」的流行,播音員李我和第二任妻子蕭湘,成了廣播業上當時得令的人物。其後李我加入了於1959年啟播的商業電台,延續一人演繹多人角色的傳奇。據聞首批從日本進口的原子粒收音機,是為了配合商台啟播而同時運港。對於一般貧苦大眾而言,早年收音機仍是奢侈品,因此才出現了一些涼茶店,購置收音機招徠生意的噱頭,而「涼茶、馬尾、飛機頭」更成為60年代的一幅具體生活寫照。
 
60年代原子粒收音機廣告,強調輕巧,強勁表現,推信是指收音機性能良好,收音清晰。香港製造逐漸受到青睞,在世界上打響名堂。 (圖片來自香港貿易月刊/1965年)
60年代原子粒收音機廣告,強調輕巧,強勁表現,推信是指收音機性能良好,收音清晰。香港製造逐漸受到青睞,在世界上打響名堂。 (圖片來自香港貿易月刊/1965年)
 

自主模式新體驗

 

除了一般市民會為追聽天空小說而廢寢忘餐外,其時電台更會推介播放不少西方流行曲,令年輕一代為之傾倒,世界時事資訊更為流通, 即使是目不識丁,也能了解一番,適值工業起飛的60、70年代,不少製衣廠的車間,女工們會扭開收音機,收聽點唱她們喜愛的歌曲,摩打衣車的聲音,加上收音機的悅耳歌曲,譜奏出香港艷陽正好的光輝歲月。另一方面,傳統的戲曲迷,也能安坐家中,細聽心儀的大老倌的名曲,確是一種自主行為模式的新體驗。
 
圖片:作者提供
 

吳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