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教育:掃描

疫情屢次來襲,不少學校已習慣線上教學。各國的線上教學模式不盡一樣,十分多元。例如上海動員媒體製作公司為學童製作講課影片,全市通用;香港亦發現線上教學時間比較實體上課為短,令學生可發掘新知。

近日參加了幾個會議,都是有關疫情下的教育。雖然不能涵蓋全球各地,但也可以提供一個掃描式的觀察。這類觀察,不是普查的結果,講不出各類情形的分布;但是卻可以從各地的差異,大致摸索到有關的因素(或曰參數),可以作為長期觀察探索全球狀況的起點。

教育政策韌性十分重要

不過有三點需要說明。第一、所謂「全球狀況」,真是多元得很,愈來愈無法用簡單的描述來概括。莫衷一是,也許將是新常態。第二、情況變化非常迅速,一位全球性國際組織的教育負責人,5月中還做了一個非常樂觀的全球掃描,到了7月中,悲觀卻成了他的基調。第三、疫情,成了幾乎各地所有政府的考驗,都顯得有點手忙腳亂,因此,觀察一個教育體系的現狀,天天在變,說不清這是疫情直接所致,還是因為政府的慌亂干預造成。這就增加了全球局面的多元性與多變性,更談不上有什麼規律或者趨勢。反正疫情來得非常快,又變得非常快。

停課。疫情對教育的衝擊,當然首先是停課。停課,也不是沒有地方差異的。簡單來說,學校是人群密集活動的地方,停課是防止病毒在學校擴散。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3月底,疫情放緩,4月初,疫情轉壞,馬上把實行了只有幾天的「一周一天在家學習」,轉為全面停課。這是按疫情的變化而實行的措施。在英國初期,有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對少年和兒童影響極微,因此不主張停課。至今還有一些北歐國家,抱有這種想法,因此反對停課的聲音不絕。與其他社會活動一樣,科學分析與政治考慮,在教育領域一樣有不斷的爭持。

台灣堅持不停課,只有極少數的學校因有確診個案而短期停課。不過照香港近日的第三波疫情來看,就有學生受傳染,而且有可能校內傳播,學校並非免疫區。說明病毒本身在不斷變種;是否停課,就很難有長期有效的政策。這個病毒,不斷變異,也是難以制服的原因之一。還是梁卓偉教授的觀點,政策必須有極大的彈性,可以迅速隨機應變。

忽略學生差異

二、學習模式。各地的學習模式,自然是以線上學習取代課堂上課,以實現「停課不停學」。這裏面有許多可能性,這裏把上海的做法,根據上海張民選教授個人的觀察,作為一個框架,就會明白裏面的許多環節。

上海設計並實施了一套全市的線上學習體系:全市統一時間,統一播放,統一內容。比如說周二,第二節,中二地理。全市一起收看(所謂「直播」),稱為視頻課程。每節課,講的是全市最優秀的教師,但是只講20分鐘,然後由本校的教師作20分鐘輔導。直播以後,片段放在網上,可以重複看(所謂「點播」)。

播放採取「多通道」——電視、電台、互聯網——同時播放,也要求學生備有多種終端,電視機、收音機、電腦、平板、手機都可以;一種不靈或者收看不佳,可以用另外一種。為此,上海動員了全市12個公共電視台與電台, 44家網絡公司,同步播放。為了製作教學的片子,也動員了上海16個區,分別承擔製作。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集中解決教學進度和技術參差的問題。但是也意識到這樣做,就不如平常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個別性,也削弱了上海學校原來的多元姿采。而且優秀的教師一般都在名校任教,不一定能適應較弱學生的特點。不管如何,上海現在把這些視頻課程,全部長期留存在網上,作為下學期開始的,實現融合教學(Blended Learning)的素材。

上海這樣的做法,會議上其他國家就覺得嘆為觀止,這種全系統的統籌,在其他社會只能夠作為理想,很難實現。這也表示,上海這個例子,很清楚地說明,要實現真正的線上教學,會有哪些環節,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線上教學加速 容許同學開拓新眼界

三、學習內容。從學習內容來說,上海這個例子,基本上是讓線上學習,盡量接近課堂教學,也就是完成原來課程規定的內容和進度。在香港,也有一些學校採取這種概念。其他國家,絕大部分也是這種思路,而且都是一種「追」進度的心態。

但是也有些學校,不把線上學習的內容,限制在正規的課程之內,而引入一些原來課程沒有的內容。尤其在小學,本欄介紹過,這些內容,可以是一些趣味性的知識,可以是某種製作或者遊戲,也可以是家務、烹飪、「斷捨離」,又或者通過家長的合作,了解父母的工作、家族的歷史、家鄉的風貌等等。

也有一些學校,鼓勵學生自己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學習。最近,由於一個香港的研究項目,意外發覺不少學生,多看了很多課外書。也有學生自己鑽研某種科學知識,或者某種體育運動……

課內、課外、自選,這三個方面,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天地。由於疫情,反而開闢了新的境界。讀者會問:線上學習,成效已經打折扣了,哪來時間再學其他?其實又不一定。也是最近所得,有家長發覺原來一堂35至40分鐘的課,老師15至20分鐘就完成了,而且學生似乎也很有收穫;家長說,豈非只要一半時間就能完成課程?這當然不可能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但的確,疫情給了我們很多可能性,很多思變的空間。

改變

不過,話得說回來,要學生在課程以外學習,在最近各種跨國的討論中,很少出現。在很多其他社會,基本上教育的內容,還是停留在「課程」;雖然有時候他們的課程,有比較寬闊的定義。從全球來看,這是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等才有的「奢侈」。在內地與香港,也是個別學校、個別城市的選擇。

有待解決。線上學習,看來必然成為學生學習的必須部分,這也許是教育的新常態。於是,值得注意亟待解決或者被忽略的一些方面。

  1. 設備。本欄多次強調,也是同時陸慧英的大規模研究的發現,設備的參差,是實現線上教學的致命弱點。香港有政府資助的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計劃,又有很多捐贈。我們自己還很不滿意,但比起其他地方,已是比較幸運。英國在許多偏遠的地區,沒有Wi-Fi覆蓋,學生無法上課。在美國,有個別學區,為求「公平」,要全部家庭有Wi-Fi覆蓋才准許線上開課。在巴西,許多地區學校與家庭都沒有基本設備,沒有辦法上網,也沒有電腦(很多學生甚至因為沒得返校而沒有飯吃)。可見,線上學習逐漸成為教學的一部分,世界上的教育不均將會驟然加劇。
  2. 幼兒學習。停課以來,幼兒教育是一個重災區。線上學習,也許高等教育最容易適應而且可以有利,很多地方的大學準備來年全部線上學習。年級愈低,線上學習的困難就愈大。幼兒教育,幾乎完全依賴家長,又很難遙距與學生交往。這方面,與我們熟悉的幼兒教育相去甚遠,似乎還沒有哪個國家有很好的方案;甚至大多數被忽略。近年全球鼓勵早期學習的趨勢,勢被割斷。會影響一代人。
  3. 無試入學?美國愈來愈多的大學,入學取消對標準測驗成績的要求。英國也取消了A Level考試。他們的大學如何收取學生?這種迫不得已的做法,歪打正着,正好解決着長期在中小學頭上的緊頭箍。這將對全球有難以估量的良性影響,但是對於收生的新常態,大家都知之不多,翹首以待。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